“高考后再拘留”体现法律的硬度与温度_综合资讯_高考资讯-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高考后再拘留”体现法律的硬度与温度

发布时间: 2016-05-12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王展和同学计划骑摩托车进山放松一下,没有驾照的他遇到了交警盘查,交警同意王展父亲提出要考生参加高考后再受处罚,资讯一出,质疑者众。这次事件既体现了法律的硬度,又能体现法律的包容性。

  再有40天就要参加高考了,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的王展(化名)和同学计划骑摩托车进山放松一下,没有驾照的他遇到了交警盘查,随后因涉嫌无照驾驶摩托车被作出罚款500元、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5月8日,王展的父亲专门向办理案件的秦岭中队提出申请,希望能允许王展全身心地参加高考,在高考之后再接受法律处罚。秦岭中队上报交警长安大队法制科及相关负责人,经研究后同意王展父亲的申请。

  “高考后再拘留”的资讯一出,质疑者众。有人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是一个笑话”,有人表示,“我国的法律为何缺乏公信力,就在于弹性太大,人治味太足”,还有人表示,“即便这名学生错过高考,也是其应该承受的代价,更何况还不会错过高考”,更有人开始质疑,这名学生一定有什么关系或背景……这样的解读,固然宣泄了情绪,但对问题的实质与解决而言,并没有太大的价值与意义。

  理性地说,当地做出“高考后再拘留”的决定,符合相关法律。在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其107条设定了特殊的救济机制,即暂缓执行制度: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的,由被处罚人或者其近亲属提出符合本法相关条件的担保人,或者按每日行政拘留200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暂缓执行。

  更何况,“高考后拘留”的做法,不仅符合法律,也符合惯例。就在去年,在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桃映镇,高三学生高某也是因为无证驾驶要被拘留,但同样推迟到高考之后。而即便是关押在看守所里的人,同样有参加高考的权利。去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某高考考点门前,小武(化名)和小王(化名)分别迈进了考场,但他们二人前不久才因为盗窃被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拘留。这些人做了违法的事,但谁都不能剥夺他们参加高考的权利。

  既然“高考后再拘留”的做法符合相关规定,也符合惯例,那就没有什么可质疑的。相反,从这样的一个案例,公众不仅看到了法律的硬度,也看到了法律的温度。所谓硬度,就是对王展的罚款与拘留并没有减轻,而是依法办事;所谓温度,就是法律在执行的过程中,又考虑到实际的情况,对王展的特殊情况作出特殊处理“高考后再拘留”。这样的决定,显然是找到了法律与情理之间的平衡,不仅不应该被质疑,反而值得肯定。

  因而,希望“高考后再拘留”成为一堂法与理兼得的法治课。一直以来,在很多法律案件中,我们能感到冰冷的法律,却感觉不到丝毫的暖意。这样的案件,无疑是值得审视的,毕竟法理不外乎人情,法律应该是有温度的。期待这次的事件,能够成为后来者学习与借鉴的范本,既能确保法律的硬度,又能确保法律的温度。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