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会逐渐没落的名校的救命稻草吗_备考策略_高考总复习-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会逐渐没落的名校的救命稻草吗

发布时间: 2016-09-23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当你停滞不前的时候,其实就是慢性死亡,高校也是这样。“985”或“211”高校,是名存实亡还是青松不倒?小编和你一起看一看中国逐渐走向落没的名校,看到这些学校的现状,双一流能给他们带来转机吗?

9、中国人民大学

大家也许还记得80年代末调人大的第四副校长吴树青到全国第一学府北大去任校长的事情,那是人大最后的疯狂了。建国初期,为了满足国家对干部的需求而成立的全国唯一一所以人文社科类专业为主的全国重点大学,因缺乏理科大强大支持先天有许多不足。虽然现在暂时生源还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其学科建设老化,大多是原来五六十年代的班底。MBA本是其强项,但风头也让位于后来据上的北大管理学院,实在有些不可思议。人大与同城的北大清华相比不只是相差两个身位了,甚至要落后于北航了。

8、南开大学

如果要评选八十年代最具品牌的校名,北大清华南开复旦绝对榜上有名,但如今南开确实落后了。

老牌的数学化学已经没有了优势,金融专业也没有抓住市场而效益与其学术地位不符,光学专业在全国也不如浙大和西交叫得响。与天大比没有自己的产业没有资金没有科研经费,日子不太好过,甚至又有了想在2000年中国高校大劫难中大发一笔的念头,历史难道就这么垂青于这么一所暮气沉沉的老校?另外,南开缺少王牌专业,原先有化学、数学、金融、政治、历史。而现在,理学王牌鲜有能进前三甚至前五的,文科社科的优势和亮点越来越被弱化。

7、厦门大学

1921年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1921年04月06日厦门大学开学典礼,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博士及其夫人应邀出席并发表演说。厦门大学有着最美丽的校园,优异的住宿,临海而居,所以学生们都只顾着男欢女爱了?当年的厦大,被称为南方之强,如今更多的是一种鸡肋的感觉,实力还是有的,但是与南大,上交,复旦等之间明显有了代差,而位置上的差距更加明显,也是没落的原因。

6、哈尔滨工程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一个比较可以的211,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世称“哈军工”)。当时说全国第二清华北大都不能拍胸脯说是第一,牛逼不?

哈军工是应抗美援朝战争的迫切需要孕育而生的。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和外部局势逐步稳定。哈军工被国家确定为首批20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1966年,文革爆发。“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退出军队序列,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

后来改成哈尔滨船舶学院,七八十年代录取分数线比哈工大还高,现在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友榜全国排名48,估计南方人都不知道吧,其实就是哈尔滨本地人也不大清楚。

5、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无论是学科排名,学校条件还是自身影响力的下降,都是不争的事实。导致西交大没落的原因

外部条件:

(1)、西安城市竞争力下滑,作为城市,对优秀人才,尤其是研究型人才没有吸引力。(2)政策因素。西交是教育部直属,和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没有太大的关系,能得到的政策支持不多,甚至有审批过程专门拖延的现象。

内部因素:

(1)内部管理僵化,典型的“不改变肯定不会更差,改变会有风险”的思维模式。(2)人员流动性太差。教师队伍都是交大毕业的,没有新鲜血液流入。导致没有新的思维模式,没有突破与创新。3.行政对教师和科研的福利待遇太差,导致人员流失。

此外,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太僵化。虽然说交大的学生貌似刻苦,和其他学校的学生交流后发现,交大的学生是刻苦,但是这是一种战术上的勤奋,而在战略上是懒惰的。

4、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工大说起西北工大可能很多都不知道这是一所985一期的学校,它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那我再说说歼-10,空警2000,枭龙,探月工程总设计师,航天六院院子,院长,沈飞的老总都是这个学校出来的... 可能以后很难再出现这样的奇观了。

3、兰州大学

兰大是最令人佩服的学校,地处西北边陲而没有消沉停步,曾经创造了兰大的西部神话,在八十年代末被美国权威学术刊物《科学》 列为中国最著名的 13所大学之一。兰大同时又是最无奈的学校,近十年来,虽兰大仍保持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在几名院士的带领下,化学、地理等学科仍居全国前列,但总体水平由于人才东南飞而形成尴尬的局面,近年的排名总在30名之后,而且这种趋势还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2、南京大学(国立中央大学)

现在的南京大学依然是顶尖学校,但是比起之前的国立中央来说就差的太多,当年北大清华南开组成的西南联大都比起国立中央差了一截。1945年时国立大学及研究机关比较(《教育部检报国立专科以上学校教员及国立研究机关科研人员统计总表》)

(1)、国立中央大学: 教授325人,副教授57人,讲师113人,助教259人。

(2)、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55人,副教授7人,讲师34人,助教177人。

(3)、国立中央研究院:教授55人,副教授32人,讲师45人,助教16人。

全国:教授级3298人,副教授级1063人,讲师级1647人,助教级1955人。

这样一所当时亚洲地区的第一名校硬是因为政治原因被拆分了,国之悲哀。看看他拆分的学校,你就可以了解到当年的国立中央多么厉害。

1、山西大学

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大学堂之一,与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和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一道,开创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

北洋时期在四大的国立北大、北洋、山西与东南(中央)。但现在其它大学荣光仍在,而山西大学却退出一等的行列。这种没落源于很多原因。其实山西大学在抗战中处于战区,被打散了。而复校本来在四川,不过阎锡山害怕控制权旁落,又在陕西韩城搞了一个。

结果异致四川那部分流失。不过工被被分出一个太原理工大学,法被分出去成了并入了人民大学。作为当年国立第三大学,现在山西大学居然连211全不是,甚至在一些地区而是二本招生...悲剧啊...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这些曾经辉煌现在却逐渐没落的名校,双一流大学的提出对于他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所谓“双一流”,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合称。国务院去年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双一流”四个原则: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

依据这份方案,“双一流”按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推进,2016年是初始之年。

教育部官员称,“双一流”的评审标准和资金分布都会有新的机制,不会像以前一样向确定的一所高校拨款,会更注重学科建设,同时在遴选上有滚动淘汰的机制加入。

这被一些高校人士解读为,将打破985、211时代的身份制,开始五年一轮的重新洗牌,筛选标准是绩效评价。

目前,“双一流”政策的具体实施、评估方案等细则尚未出台。但风声之下,各高校都行动起来,对它们说来,能否挤进“双一流”关系到未来获取资源的多少。

双一流能让这些没落的名校有了新的发现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更多资讯请关注查字典高考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敬请期待!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