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如何写作文:写作是现代人的核心竞争力_高考语文复习方法_高考总复习-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今天如何写作文:写作是现代人的核心竞争力

发布时间: 2016-12-13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在教育界有两个典型的隐喻:园丁与鲜花。把教师比喻成园丁,把学生比喻成鲜花,都是一种物化思考,而不是人化思考。但是,这两个隐喻,一直在深层次地影响着我们当代教育的观念,现行的考试制度设计中,一直不把学生当人,而是当物来考量的。在语文教育中,还引进了科学的观念,量化科学化语文,把语文也变成了一种物。语文这门学科,在几十年的发展中,渐渐地变成了什么都可以装的垃圾筐,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却没有文学性。

语文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

上海特级语文教师钱梦龙曾撰文说过,教了几十年语文,发现不知道语文是什么。语文的核心定位问题,一直困扰着语文学界。

但如果从人的教育角度来思考,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巴金先生在《随想录》里曾经写了《小端端》等三篇文章,从自己外孙女做作业的角度,直接思考现在教育的负担过重等问题。30年过去了,学生们的负担更重了。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孩子,不是苗圃里的鲜花或杂草。但我们的教育目标,仍是育人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一字之差,失之千里。

每个孩子的未来既有某些确定性,又有不确定性。现行教育能给予的基础知识已经大大地落后于现实了。在互联网时代,在人工智能时代,知识更新速度飞快。今天的新知识,明天就变成旧知识。虚拟教师将会出现在课堂上,承担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教学任务,人类的教师则摆脱这些重任,更关注学生的学习动力、心理状态和交际能力。教师年纪较大,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引导学生们,进行知识的思考和思维的提升,塑造更好的人格。

现行语文教材的问题一直都是太薄。每本教材按照既定的观念,分成专题课文单元,以三四篇两千字以内的短文章来进行阐发。学生们普遍缺乏整本书阅读和长文章阅读能力。语文应有的活性全都被破坏了。

我认为,文学性才是语文的核心价值,其他人文内容可以由不同学科去分担。母语学习应该回到最开始的地方。

母语与外语学习不同,识字-阅读-写作,三者相辅相成,最后以写作输出所有的零散或片段知识。

写作是现代人的核心竞争力。这种能力,要建立在广泛有效的深阅读基础上,而进行真实、自然、准确的表达。

人类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大问题: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具有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思考能力的一种特殊程序。目前人工智能还处在弱人工智能阶段。弱人工智能已遍布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手机、电脑,大到汽车、飞机,都在运行各种程序。

今年初,谷歌公司旗下的人工智能AlphaGo在五番棋的围棋决战中,以绝对优势战胜了韩国超一流选手李世石,这被人工智能界和媒体解读为一个跨世纪的事件,人们认为,人工智能超越式升级的时代即将到来。

不久的将来,相当于人类思维运算能力的人工智能就会诞生,涉及记忆和运算的学习,人工智能会大大超越人类。人工智能不会遗忘,可以记住几乎无限的知识。在这些强人工智能的面前,人类原有的学习模式将遭到重大挑战。

据说可以植入人脑的神经性芯片也已完成了排异实验。今后人脑植入的芯片会跟我们原有的神经元生长在一起,接入互联网获取无限的知识资源。加强型大脑能直接调用互联网里海量的资源和知识,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无所不知的超强大脑。在这个背景下,原有课堂教学的背诵、记忆之类的方法,都失效了。传统课堂中教师居高临下地单向传输知识的模式,将会被彻底打破。过去,教师是知识垄断者,掌握了教参和标准答案,让学生无法逾越。现在无论什么难题,学生都可以从互联网中获取,知识的完整性更强。知识的传输方式不再是单向度,而是多线程,交互模式。知识在自由自在地流动,我们成为一个知识交换者,是无数知识交换节点中的一个处理器。经过我们处理然后传输的知识,变成一种大江大河般的流动。

在这个知识爆炸时代,老师可以是学生,学生可以是老师,每个人都可以在某一个兴趣专长点,成为专家,差别的只是年龄的不同。

因此,课堂微环境的教学模式,要再度深入反思,改为知识交流场和思维碰撞场。课文中值得探讨的问题都可以交给学生,形成一个个小专题,再加以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而形成写作思维,达到写作虹吸效应,反向吸纳相关的知识,把碎片化的知识整理融合起来,成为一种可以积淀下来的核心知识。只有这种学习,对学生来说,才是最有效的,也具有完整的持续性。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