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家长不容忽视的导致志愿“滑档”的三大风险_志愿填报_高考报考-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2017家长不容忽视的导致志愿“滑档”的三大风险

发布时间: 2017-02-17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高考只是考生跨入大学门槛的第一步,高考成绩出来后,考生还要面对填报志愿这一关键环节。在历届考生中,因填报志愿而与重点院校、专业失之交臂的考生大有人在,而大多数此类考生都是在填报志愿时不慎重而导致录取时“滑了档”。那么,什么是“滑档”?志愿填报又有哪些风险导致“滑档”?等问题,2017家长早知道,早规避,才更好地为孩子高考护航!

  

  什么是滑档?

  “滑档”和“退档”之间相差不大,故很多人将“滑档”理解为“退档”。其实,这两者还是有着差别的。家长掌握两者的差别,并逐个击破,才更好的减少志愿填报风险。

  “滑档”也叫“掉档”,通俗讲:填报志愿的时候,你填的第一志愿的学校的录取分数高于你的实际分数,而第二志愿所填的学校也没有多余的名额(你的第二志愿学校要首先录取另外的第一志愿报的人的)。第一、第二志愿都没有被取到,这样就说明你滑档了,只能去下一档次的学校了(一本滑至2本,2本滑至3本,三本滑至专科等)。可见,“滑档”的风险非常大,因为一旦发生滑档,有可能直接是录取批次发生变化。

  哪些考生最容易滑档,里面暗含哪三大风险点?

  一、踩线生只专注去年录取分数线

  

  滑档就是退档而降低到下一批次录取,往往一半多发生在极少数“踩线”(指刚刚处在本批次的录取线上一点点、成绩有微弱优势)的考生身上。因为,他们的分数最为危险,稍微填报不慎,就有可能从一本滑至2本,2本滑至3本,三本滑至专科等。

  而导致踩线生滑档,最大的风险点就是“过分参照去年录取分数线,罔顾其他因素”。

  踩线生一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志愿填报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一方面想在上线批次狠狠一搏,录取到较为心仪的院校;另一方面万一上线批次没有录取,他们又想在下一批次稳操胜券,录取到满意的学校和满意的专业。这种情况下,历年录取分数线,成为了踩线生必须关注的重点。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就因为大家都踩线,院校报考人数发生变化,导致录取分数也将发生变化。另外,院校招生计划的每年细微变动,或者新增专业的火热报考等情况,都将导致着录取分数波动。

  故而,踩线生想要填报好志愿,就不能只看历年录取分数线,还需要参照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波动情况、投档线、最低录取分数线、批次线等各类与分数有关的数据。同时,还要关注院校的最新专业动态、近三年的招生计划等。

  二、高分上线考生忽略政策性因素

  

  高分上线考生常因政策性因素,导致滑档。因为,在院校招生中,由于各地划分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比例≥110%的原因,上线后的考生不能被全部投档,从而有一部分的上线考生必然存在滑档落选的风险。一般在省控线20分以内的“边缘生”报考时需要格外谨慎。

  举例来说

  某年上海市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是按招生计划数的1:1.1的比例来划定的。假定招生计划数是2万人,那么上线考生就是2.2万人;再假定按规定可能增加的招生计划数是1%,于是必然有1800名考生虽然幸运“上线”,可由于不能被投档,或者投档后被退档,于是就像坐滑梯一样从高处又跌落到低处,造成滑档。

  三、相对高、低分考生

  

  造成相对高、地分考生所填报学校的投档线太高,导致滑档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对多填报的几所学校的投档分数线猜估均不准。如考生的成绩为600分,猜估所填报学校的投档分数线均在600以下,可实际投档分数线均在601分以上。

  (2)对自己的考分猜估有误。这种情况仅出现在猜分填报“和考后”估分填报“的省,在考后如考生猜估自己的成绩为600分,可实际考分只有590分,而所填报学校的投档线均在591分以上,故不能投档。

  (3)不懂平行志愿的游戏规则,故不能抓住关键点以化解滑档风险。

  以上三类考生要避免“滑档”风险,小编提供可预防对策:

  (1)尽量选择那些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

  (2)专业上不要过分挑拣并尽可能服从调剂。

  (3)所报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数余量。

  (4)不能用录取院校的最低分来判断是否能达线。

  (5)了解志愿填报的录取原则,尤其是专业录取原则。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