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我进的是大学 不是娱乐圈_高考新鲜事_高考报考-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教育时评:我进的是大学 不是娱乐圈

发布时间: 2014-12-02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继人大女神爆红之后,又出现了山东高校女神学姐拍唯美照、学姐学长在电子科大等你、女神在武大等你、上清华变白富美等网络热门话题。一些高校看到这种活广告带来的影响力,在高招宣传中采取了更直截了当的方式:将网络评出的本校校花拽到校门口,举着某地最美校花的牌子拍宣传照,养眼的图片和传奇的经历做足了噱头。(《中国青年报》11月29日)

大学并非与世隔绝的象牙塔,社会上刮什么风,大学里就可能起什么浪。与过去采用招生手册、电视、报纸等宣传方式相比,当下的高校也与时俱进,越来越热衷于借助互联网来进行自我推广,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大学校花等娱乐噱头当然并非毫无价值,但过度依赖这些内容吸引眼球无疑会冲淡更重要的内容,如校园文化、教学质量、学术科研能力等。有人认为,95后开始进入大学,学校的招生宣传要满足他们的需求。问题是,95后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男神、女神这样浮于表面的眼球刺激吗?北京语言大学的一些学生就道出了他们的顾虑:我希望不是每天打开朋友圈,看到的都是所谓的男神女神,所谓的最美最帅副主席,我进的是大学,不是娱乐圈。

2012年,耶鲁大学发布了一部长约16分钟的宣传片《我为什么选择耶鲁》,第一次以音乐剧的形式介绍了宿舍、餐厅、图书馆、社团、学术和专业等,全部演员都是耶鲁在校生或工作人员,以劲歌热舞告诉世人耶鲁并非呆板严肃,而是一个学术顶尖且充满活力的大学,这个宣传片在Youtube上第一周的点击量就达19万之多。同年,北京大学宣传片也在国内视频网站上爆红,有意境、有历史。可见,网民们乐于追捧的不仅仅是能刺激眼球的大学校花。

大学不应该在网络的喧嚣中主动媚俗,而应有自知之明,承担起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希望大学能出现更多值得让人回味和向往的形象片,但这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的境界。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