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也是要拼爹妈的 考前90%家长都没做到位_家长_高考全程导航-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高考也是要拼爹妈的 考前90%家长都没做到位

发布时间: 2017-05-09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在高中生成长的道路上,家长从来都没有松懈过。特别是进入高三后,与其说高考是孩子人生中一件大事,不如说是爸妈人生中更大的一件事。

  如何让高中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如何让高中生有一个更高的学习效率?如何让高中生在考前最后的时间里,能充分了解自己可选择的机会,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家长的眼界决定着高中生未来的发展宽度。为高中生提供更好更合适的策略与指导,是诸位家长必须做而且必须做好的功课。以下这几个方面,需要大家格外注意。

  较量一:今年的高考大纲你熟悉吗?

  高考是多数高中生的必经之路,高中生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将高中学习到的知识不断的夯实,并依据高考大纲做应试准备。作为家长,除了需要研究今年的高考大纲,还需要知道有哪些新的政策。从而有针对性地与任课老师沟通,时刻掌握高中生的备考状况。

  2017年,高考考试不变地区有

  1。全国Ⅰ卷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2。全国Ⅱ卷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

  3。全国Ⅲ卷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四川2017年所有科目使用全国卷)

  4。海南省:全国Ⅱ卷(语、数、英)+单独命题(政、史、地、物、化、生)

  5。山东省:全国Ⅰ卷(外语、文综、理综)+自主命题(语文、文数、理数)

  6。江苏省:全部科目自主命题

  7。北京市:全部科目自主命题

  8。天津市:全部科目自主命题

  考试不变地区是指2016年高考这些地区怎么考,2017年仍然怎么考。2016年高考考试模式为3+文综/理综的地区,2017年高考仍是3+文综/理综。高考大纲、教材、考试的每科分值没有变动。唯一变化的是,四川2016年高考部分科目使用全国卷进行过渡,2017年四川高考全部科目将使用全国卷。

  而每一科考试的重点也需要明确,虽然说学习是高中生自己的事情,但是作为高参的家长,了解高中生每一科学习重点和学习状态,才能够与高中生有更多共同的语言,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这个较量的关键在于与高中生的沟通配合程度。

  较量二:志愿填报的技巧你掌握吗?

  别认为志愿填报是高考后,甚至出分后才需要准备的事情。志愿填报需要做的准备工作还是很多的,所以志愿填报被称为是“家长们的高考”,也被称为是“第二次高考”。对于一个17岁的高中生来说,让他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所心仪的且比较适合的高等学府,着实是有些困难,毕竟他的经历和眼界都有限。

  这一年的时间,就需要家长为高中生“备考”。需要家长对各学校的“招生计划”、“招生章 程”和“体检与填报志愿的关系”等等了解透彻。同时也要结合自家高中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不可盲目自信或只图虚名。

  家长们应避免志愿填报时,对高校的招生情况都不了解,以为参照每年所发的《报考指南》填报志愿就能手到擒来,以为高校录取分数线一成不变,照搬往年的录取分数来报志愿。

  实际上,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录取结束前无法准确知道。另外,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家长要多分析几年的录取情况,还可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值、分数线对应的考生“位次”等。

  这些功课都需要家长做在高中生之前,充分做好高参谋的角色,只有我们分析的足够清晰,才能给高中生提供更快更准的选择,给他充分的时间去复习备考。

  较量三:面对负面情绪,是否会疏通?

  随着高考临近,高中生压力越来越大。要让高中生保持良好状态,必须让高中生的负面情绪得以宣泄。要做到对高中生充分的理解,对高中生情绪上的波动,做好“垃圾桶”,挖掘出引起高中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有的放矢地解决。

  最后阶段,拼的不是高中生的智商,更是高中生的心态,家长要起关键作用。面对高中生生气、暴躁、愤怒的情绪时,建议咱们家长最好的姿态就是冷静,不斥责,不批评,要表示理解和同情来抚慰高中生的情绪,让他的心情平静下来。高中生情绪化是个好事,至少他能将内心的彷徨和压力宣泄出来,而不是一再地积累,最后崩溃。

  较量四:除了高考,你还知道其他选择吗?

  家长一直在为孩子的高考准备。但如果只盯着高考,会使高中生只看得见国内的“985/211”高校。这当然是正确的,在国内这是主流,是将来进入优秀圈子的必经之路。

  但现在越来越多家长会跳出固有的圈子,放眼全世界,为高中生提供更高更宽广的选择,那高中生的人生轨迹也许就会从此发生改变。他眼中的大学不局限于国内那些重点院校,而是全球前100-200的世界名校。

  他将来的朋友圈更不仅仅是由黄色皮肤及各地方言组成,而是来自世界各个国家优秀的人脉及充满无限可能的机遇。如何找到一个更加适合高中生和家庭的留学方式,也是多数家长们较量的因素,毕竟成功的定义不是止于高考,更要看高中生未来的发展。

  较量五:提前考虑到未来就业问题吗?

  高中生(17-20岁)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他们遇见什么样的人,经历过怎样的经历,将在他们今后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也是专业学习和将来就业方向的形成阶段。

  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超过770万人,比2015年又增加了16万人。加上社会择业、海归回国等人数,青年就业群体超过1500万人。在招聘网上每天超过40万个招聘信息广告,近四成用人单位明确表明有海外留学经历者优先。同时,在本科遍地不值钱的今天,硕士学历及复合型专业人才,也越来越得到市场的认可。将来高中生能够登上一个什么样的舞台,一定程度上受到家长的启发和引导。

  这一年是关键的一年,也是信息量倍增的一年,对于高中家长而言,较量已经在不断的升级,越多越准的掌握发展信息,才越容易为高中生找到更加适合他的发展方向。父母的眼界格局会直接决定高中生的人生走向。也许他们现在不知道,但是总有一天,他们步入社会,有机会登上世界的舞台,与同样优秀的同龄人站在一起时,他们会感谢父母曾经为自己选择的这条道路。

  这是一个拼爹妈的时代。但拼的并不是父母的物质财富,而是父母的学识、能力、远见等,拼的是父母为高中生提供的选择,给高中生创造增长见识、拓宽视野的机会。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