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文学类阅读训练《西河秋行》阅读答案_语文_成人高考-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2018年高考文学类阅读训练《西河秋行》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 2017-11-06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西河秋行

  文/郭军平

  西河位于我们县城的西边,故得此名。

  每每教授《过秦论》时,当讲到“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时,我总要笑着提问学子:“此“西河”是彼“西河”吗?当然,总有博识的学子会说出其中的道理。由于“西河”是教学中绕不过的一个弯子,故家乡的西河,在我的眼里也就变得更加美丽了,更加可爱了。

  周末晨练后,忽想到西河一游,大约久未与山川亲近的缘故吧,心里动了这个念头。西河并不远,从城西拐,稍走几步,见得隍庙,下坡顺行,车行如飞,旁若无人。我似生翼,但觉耳边忽忽生风,沿途风景目不暇接:左边深沟险壑,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右边高崖壁立,奇峰陡起,忽似熊立,似美人垂首,不知是我的幻觉,还是自然变化给我的启发,惟感觉词语贫乏。仰望但见山上古树参天,老藤缠绕,黄土干皲,有如千年老人,一脸凝重,不由不生敬重之情。此时我想:如此厚重画面,如若让那些黄土画派名家见了,当会驻足流连忘返。

  行入坡下,忽有雾霭缠绕,却感觉不到,真如摩诘形容:“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也许因了秋雨初霁,故雾气升腾。眼看就到坡底,但见片片庄稼田地,黄中泛黑,时值秋分,谷物已收,枯叶飘零,令人生悲。路遇两老人提满篮负重,相互帮衬,旁有一犬,摇头摆尾,煞是可爱。西河旧桥直奔眼帘,依然旧容,没人粉刷,这也倒成一景。倘若拆拆建建,那历史的沧桑味还从哪里寻找?“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岁”,虽经风雨侵蚀,但字体忽隐忽现,依然结实牢固。口号是时代的见证,是说话的历史,保存点吧,倒也让人忆旧思新,了解历史,体验沧桑。桥有三个涵洞,中间一大,侧边两小,有名桥赵州桥之痕。我年轻时去沟西教书,常常路过,忽焉已过二十多年,真是岁月如流,日月如梭,昔日毛头小伙,已界不惑。真是人不如物,物是人非!桥依然如此,而人却渐渐变得沧桑不已了。若用东坡先生的话形容,已是“老夫”,也许旧地重游,更易让人产生如此感慨。

  桥下流水,水势已不再汹涌。近看,只是溪流状态,令人惋惜。据说因了上游浇灌和纸厂用水导致而成,虽如此,但仍水流潺潺,“哗哗”终年不断。每到洪季,水势自然汹涌澎湃,令人害怕,毕竟水火无情。鉴于此,政府加快了改造母亲河创建秀美山川的步伐。放眼望去,只见不远处已是一派施工场地,两岸已然加固。花边形的砌砖镶嵌其中,煞是好看。而施工场地也竖起了高大的工程图,清晰地描绘了西河发源地,也表明了改造西河的美好愿景。在奔小康,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一座集休闲、娱乐、再造秀美山川的蓝图正在铺展。可以遥想,当人们在发展经济中不能以牺牲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理念形成时,西河美好的未来就会为时不远了。但愿我们人人都来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让她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我默默地期盼着这样的日子。

  西河的水依然在“哗哗”流淌,我顺着水流沿乡间小路前行,边走边赏沿岸风景。但见众山峨峨,形态各异,似颔首低眉,似昂头挺胸,似铁骑突出,真让人领略到造化的神奇莫测,更让人感到造化的伟大无比,它真是绝妙的画家,用一只妙笔勾画出了山川的奇形怪状,百般模样,不能不让人称奇。在它的面前,我只能感到自己的语言是多么的贫乏。而山川无限的美真是难以言说。东晋女诗人谢道韫在《泰山吟》中写到:“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非复匠,云构发自然。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女诗人的感情令我陡然产生了共鸣。倘有一支会画的笔岂不更好?可惜我是一个门外汉,只能“徒有羡鱼情”了。

  沿小路继续前行,时见老村屋舍,人烟点点,畦畦菜地,绿叶葳蕤,虽入秋分,然依然蓬蓬勃勃、绿绿油油、鲜嫩嫩的,令人馋涎欲滴。这里的水土供给着城市的消费。勤劳的人们,总是能把黄土变成金子。沿途有的柴门紧锁,显然已久无人住,兴许主人已搬迁进城,或后人们早早出息,飞出了山窝。但留守的人们却依然保持着固有的淳朴,把家园依然经营得生机勃勃,绿意盎然。这里没有凋落的味道,依然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画面,不过也增添了不少现代气息。

  西河水滋养了沿岸人民,滋养了高大的树木,滋养了种类繁多的鸟儿。看那在树林间来来回回振翼飞翔的群鸟,不是为这里增添了更多的诗意了吗?可以看出,随着环境的改善,这里会成为天然的氧吧,美好的度假胜地。这不,晨曦正穿透了云层,把它那万千金光、万道彩霞披在了美丽的山村上。而那美丽的山川在金阳的照射下,不是变得更美丽迷人了吗?这样的胜景,能不让人流连吗?能不让人爱恋吗?(选自《诗意语文——谈文论艺》)

  1.下列对文章的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简明介绍西河位置,并点明自己对西河喜爱的原因,为下文游览西河打下铺垫。

  B.西河沿途景色秀丽,令作者游目驰骋,浮想联翩,甚至于产生了乐而忘返的感情。

  C.自古“景乐则情乐,景哀则情哀”,文章第4段写到“枯叶飘零,令人生悲”是感情的变化,体现出作者情感的跌宕起伏。

  D.文章第5段引用东晋女诗人谢道韫的《泰山吟》是为了说明西河山的奇异,两者相比相得益彰。

  E.文章最后一段写美好的“晨曦正穿透了云层,把它那万千金光、万道彩霞披在了美丽的山村上”象征着西河美好的明天。

  2.题目“西河秋行”能否改成“西河行”,为什么?(3分)

  答:

  3.作者西河秋行,记下沿途所见所感,请分条整理一下。(5分)

  答:

  4.简要说说文章是如何处理好“景”与“情”的关系的?(6分)

  答:

  《西河秋行》阅读答案:

  1.【答案】BD;

  B项“景色秀丽”概括错,应为“景色奇异”没有用排比手法;D项理解不正确。文章第5段引用东晋女诗人谢道韫的《泰山吟》是为了说明西河的山让作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和震荡。

  2.【答案】不能。A.“秋”点名游览时间;B.与文中写秋景照应;C.衬托西河之景毫无“秋意”,突出西河的美。

  3.【答案】A.沿途风景奇异,古树参天,令人流连忘返;B.西河桥风雨沧桑,让人顿生物是人非之感;C.西河岸正在加固,美好愿景正在铺展;D.沿岸山势奇特,令人感到难以言说;E.村舍老屋,一派田园风光。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需要学生筛选信息,仔细阅读原文,找出相关语段,提炼中心意思。

  4.【答案】①触景生情,抒发感叹,如写沿途所见,产生流连忘返之情。②寓情于景,作者写西河桥寓入人生沧桑的感叹。③情景交融,如作者写村舍农田,充满生机之感,把写景和抒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

  【解析】此题考察散文技巧——“景”与“情”的关系。“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散文中的情与景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情是景的魂,景是情的形。刘熙载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雅人深致,正在借景言情,若舍景不言,不过曰春往冬来耳,有何意味?”那么怎样使情感融入到景物之中呢?一般有以下四种方法:一、触景生情法。“触景生情法”也就是“情以物兴”,触及外界景物而引起情感,发出感叹抒怀的方法;二、寓情于景法。“寓情于景法”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寄托到景物中去,以景衬情的写法;三、情景交融法。“情景交融法”是指在描写景物时,句句流露出感情,将写景和抒情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四、情景相异法。“情景相异法”就是指作者描绘的景和抒发的情似乎是相异的,或景美情悲,或景丑情美,然而却是一种自然的反衬,辨证的统一,能够更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