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作文PK 老师自认文采输学生_高考新鲜事_高考报考-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同题作文PK 老师自认文采输学生

发布时间: 2014-03-14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语文卷试题

1、阅读理解。阅读作家李娟的《我所能带给你们的事物》(节选),然后回答三道开放式问题: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本文在内容或写法上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你认为本文在表述上是否存在问题?

2、作文题。我没有办法理解那些只注重实用主义的人。既然我们所想所做的一切都必须指向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我担心今后人们将不再会为了学习而学习。我们似乎越来越倾向于教育人们如何赚取更好的生存而不是如何更好的生活。2005年美国SAT作文题。阅读这段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晨报记者李星言

昨天下午,230多名拟选派参加2014年高考[微博]语文阅卷的语文老师、高中语文教研员等在华东师范大学[微博]进行了一场特殊的考试,他们和本市6所中学的200名学生做同一份语文试卷。

尽管最后得分结果还没出来,但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上海高考语文阅卷负责人周宏透露,不少学生作文的出彩程度超过了老师。

[写作文]

老师大多选择写议论文

中国中学的赵老师和大多数老师一样,都选择了比较稳妥的议论文体:班上有个作文很好的学生曾在考试中写了篇记叙文,虽然很有才气,但有偏题之嫌,在高考中这种方式太冒险了。而交大附中嘉定分校的王老师却联系自己读书的体会写了篇记叙文,在他看来,议论文虽然好写,却很难短时间有新颖角度,而具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更有可能得高分。

上海市实验学校的两位语文老师交卷后,直呼以后要对学生宽容些,虽然这一作文题比实际高考作文题难,但他们切身感受了学生在高考作文时构思成文的全过程,更能理解学生选择角度、组织素材时的思路与心理,也对作文阅卷尺度的把握有了更深的体会。

老师习惯用更多时间构思

虽然师生同题作文结果尚未出来,但现场几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纷纷表示,班上一些文采好的同学如果来考,很可能得分超过自己。周宏也透露,现在看到的不少考场作文中,学生作文的出彩程度都超过了老师。

崇明区教育局基教科耿慧慧老师介绍,在崇明举行的四届富盛杯海岛师生同题作文赛中,每届都有很多学生作文出彩程度超过老师,我们发现,在规定时间的考场中写同题作文,学生往往得分比老师高,其中尤以议论文最明显。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已经熟悉现场作文,而老师习惯用更多时间构思,此外不少学生的创造力、情感表达和独特视角都非常出色,在这方面甚至不输老师。

在周宏看来,现场作文分数一般的老师并不代表教不出好学生,如果时间充裕,很多人都能写出好文章,关键不在于写不写得好,而在于老师写不写。他建议,老师布置作文题目时,最好自己先写一遍,这样能更理解学生在写作时容易遇到的问题。

事实上,这些老师是来参加由华东师大举办的第五届高考作文评价标准与主观题评阅研修班,目前上海已有1300多名老师接受过该培训,每次仅40%-50%的老师能通过评阅水平的审核,从而获得高考语文试卷的阅卷资格。

[主观题]

老师也不知能拿几分

昨天下午,走出考场的不少老师坦言:回答主观题,我写满了整张卷子,但也不知自己能拿几分。

其实,高考改革发展方向之一是越来越重视高水平语文能力考核,而开放性试题则是这一考核的重要形式,但这也是考验阅卷老师的难点,其中答案半开放甚至全开放的试题,是最大的评判难点。

语文中的高层次能力,诸如鉴赏、评价、质疑等,是很难用科学测评方式来衡量的。周宏认为,所谓分分之差都能分出水平高低的理念并不适用于语文教育,科学测评更适用于语文考试中的基础类知识。在本次对于开放性试题的阅卷培训中,会与老师们探讨以类似评价作文的方式来为部分主观题答案打分。

他举例,开放性试题得分的方式其一是全面,其二就是深入,即便学生只写到一点,但只要写深写透,对文章有充分理解,同样可以得高分,让科学的更科学,开放的更开放。

[作文评分解密]

初评终评相差39分:记叙文阅卷最易有分歧

上海高考语文阅卷负责人周宏透露,今年的培训首次采用师生同题的方式,并且取消往年的讲座形式,增加更多模拟打分演习。其中,记叙文的模拟阅卷量从往年的2-3篇提升到今年的60多篇,并且开设专题训练。

周宏透露,虽然高考写记叙文的学生不多,但每年阅卷,记叙文都是分歧最大的,多年前曾经有过对一篇过于含蓄的记叙文出动过11名阅卷老师表决。

记叙文阅卷容易产生分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其观点表述不如议论文来得直白。2007年的作文题目是《必须跨过这道坎》,有篇记叙文一评仅有25分,二评给了47分,而阅卷中心组最后给出的是64分。周宏介绍,这篇文章以家乡的门槛寓意人生、文化的坎,一评阅卷老师认为,此槛非彼坎,有偏题之嫌,而中心组评阅后认为,该文虽含蓄却层层递进、立意深刻,堪称佳作。

记者发现,不少老师会叮嘱高考写记叙文的学生,篇末点题、逐章显志,让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明白文章主旨。而在周宏看来,优秀的记叙文,只要用精简的形象、景物描写,就能烘托出主旨,生硬点题反而容易拉低分值,这在客观上也要求阅卷老师能迅速把握记叙文的含义主旨。我们要公正地评价具有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这正是此次加大记叙文阅评培训比重的原因,周宏表示,此举并非鼓励学生在高考时多写记叙文,而意在对每一位学生给予最大的尊重与公平。

[老师如何阅卷]

不能确定质量时,会提交阅卷中心审议

记者:部分家长[微博]对作文阅卷有90秒定生死的担忧,实际阅卷中有没有时间要求?

周宏:实际阅卷中,老师对作文的阅评时间会有电脑控制的下限,不能低于规定时间,所以不可能90秒改完。但其实有经验有眼光的阅卷老师,只要2分钟就能对一篇作文作出基本准确的判断。

记者:对于在实际阅卷中记叙文评分可能产生的分歧,通常是怎么处理的?

周宏:首先是要求阅卷老师在遇到记叙文时看慢点,当不能确定文章质量时,不要草率打分,而提交阅卷中心组审议。

记者:有老师把作文阅卷标准简单归纳为格局定类别,细节定分值,是这样的吗?

周宏:高考作文阅卷的大致标准是以立意、结构、语言等综合评定一二三类卷,再以局部定该类别的上中下。作文评分对语文老师的眼光与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培训。

记者:近来网上热传语文答题公式,号称即便读不懂文章都能得一半分,这种做法实际有效吗?

周宏: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在实际阅卷中其实是行不通的,比如开放性试题中,学生洋洋洒洒写了5个点,确实涵盖到得分点,但其中有2点是互相矛盾的,说明他其实并没有理解文章,自然不能得分;此外,有些学生会用一种看似正确其实毫无意义的套话,如形象地表现了主题,这种也是不能得分的,他必须写明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