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古今“高考”作弊与反作弊方法_高考新鲜事_高考报考-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盘点:古今“高考”作弊与反作弊方法

发布时间: 2011-06-07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资料图片:有关人员展示查获的高考作弊器,其中的信号接收器被伪装成钱包模样。

6月6日,教育部发布2011年高考预警,通报数起典型涉考案件,并称近期连续破获了45起涉及高考的贩卖作弊器材、考试诈骗案件,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2名,捣毁一批销售作弊器材窝点。

其实,无论是古代的科举考试,还是现代的各种考试,高考,硕考、英语四六级考试等等,都会有作弊者的身影。可以说,考试与作弊就像孪生兄弟,有考试就有作弊。自然,考试主管部门也一直与各种作弊行为作斗争。

古代科举考试作弊,严重者就会被砍头,无论是考生或主考官,一旦涉及科考大案,重则全部人头落地。而今天,对于高考作弊,严重者会被取消当年所有考试成绩、取消录取资格,甚至第二年不得参加高考。

资料图片:警务人员在高考前缴获的作弊用手表。

资料图片:工商人员收缴作弊耳机。

【古代作弊与反作弊】

作弊主要有三种

科举考试是古代的学子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因此历朝历代的科举考场上都存在着作弊的现象。其中最常见的作弊方法有三种,一个是贿赂主考官以获得好的成绩;第二个就是夹带考试经文进入考场内作弊;第三是请人代考。

反作弊比现在还严

糊名:唐代时科举考试的考场设有卫兵,以阻止考生夹带作弊。武则天时代设立了糊名的办法,将考生的名字遮盖,以减少批卷者认出答卷人的机会。

全身搜查:搜查时,监考官执行的是全身搜查,会将考生全身搜摸一通,如机场安检一样,甚至要把鞋子脱下来,查看鞋底是否有可疑物品。

洗澡裸检:金初期也是搜身,不仅要检查头发,甚至连鼻孔、耳朵也不放过。后来,可能觉得如此搜身有点过分,就进行了改革:洗澡裸检。考前让考生进行沐浴,考生要脱光自己的衣服,一丝不挂,然后换上官方为每一位考生准备的统一服装,然后才能进入考场。这事实上是一种考前裸检制度。

违纪要坐牢:明朝同样对考生进行搜检制度。不过,朱元璋首次将入场夹带行为,上升到了法律高度,被查出的违纪考生将被关进小牢房,枷号一个月。

脱裤子检查:从乾隆起,由军人负责具体搜检,并且每搜到一名夹带者,赏银三两。由于有激励机制,当兵的更加认真。为了发现违规考生,当兵的有的将考生的裤子扒下来,来一次全面裸检,创下了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史上的奇闻。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高考作弊手段也越来越科技化,从夹带纸条到找枪手替考,从手机短信到隐形耳机,从针孔摄像到作弊笔、作弊手表,从一个人到一串人,高考作弊已越来越高科技化,越来越群体化。

小抄:自考试出现就有的作弊手段。把答案用极小的字体,抄在纸上或者衣服、手绢、身体上。

枪手:这个也是自考试出现就有的作弊手段,只不过古时候叫替考。

耳麦:2000年开始,在南方流行的一种隐形耳机可以缝在T恤衣领里,也可藏在耳朵里。

无线通讯:随着BP机、手机出现的一种高科技作弊手段。

作弊钢笔:2006年炒得最热闹的作弊方式。有的笔身上有作弊的内容,有的用荧光照出颜料字。

作弊眼镜:被一些人称作2006年最新的作弊武器,是由两副眼镜及无线接收器等组成,可以里应外合。戴上它之后,就可以看到正确的高考试题答案。但是只见网上叫卖,不见实物,更多的是一种诈骗手段。

作弊手表:出售手表的公司是雇枪手佩戴针孔摄像机或者录字笔混入高考学生中,然后再通过某种手段将答案传到购买答案的学生的作弊手表中。

作弊鞋:2007年5月31日,沈阳工商与公安部门联合对一隐藏在社区居民家中,制作高考作弊鞋点进行查处,当场收缴制作好的作弊鞋42双以及作弊钱包9个,并没收涉嫌制造作弊工具的电子配件若干。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