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指导:平行志愿中预估校线的多种方法_填报指导_高考报考-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填报指导:平行志愿中预估校线的多种方法

发布时间: 2011-10-11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在高校录取分数线还没有出来的情况下,许多高考生其及家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都会显得不知所措。因此,在一些高校招生咨询会中,经常可以听到家长围绕着高校咨询专员问:贵校今年的录取分数线大概是多少?我家孩子今年考了XXX分可以报考贵校吗?的问题。实际上,会问这样问题的家长事前肯定没有做过相关预习。因为,高校录取线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预估的,预估的分数值对于考生选报意向高校多少有些参考价值。

名次排位法

名次排位法是一种与某高校前三年录取成绩在全省中所占名次的类比方法。这种方法,需要考生或家长事先搜集到意向大学前三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以及全省考分的名次表。具体操作的方法很简单。当考生查询到自己的分数之后,只要参考意向高校前三年的(最低)录取线在当时全省的考分中排名第几位。然后,查询自己的分数线在今年全省的考分中的名次,将几个名次排位相比较,若考生的名次遥遥领先,就意味着考生能够成功报考意向大学的成功率较高,反之,则较低,此时考生需谨慎填报意向大学。

咨询分析法

在高校招生咨询会中,若直接问高校招生咨询人员其今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是十分不明智的提问。原因在于,录取分数线还未出来,即使你问他,他也无法回答你。另个原因在于,当你问这个问题时,善言且没有责任感的高校招生专员可能会因为想让你的孩子报考他们的学校而谎编出一些数据。最为聪明的方法是,告诉对方自己的孩子考了多少分,然后集中观察对方的热情情况。通常,待听到高生分数之后,对你表现越热情的高校咨询员越能说明,你的孩子成功报考他所在学校的成功率较高,相反,则越低。

省校两线差均值法

省校两线差均值法是志愿填报专家张才生研究出来的一种预测校线的方法。具体方法的公式为预估校线=当年省线+省校线差均值+保险系数。具体解释来说,省校线差均值是指往年省校线差平均值,一般取3到5年的均值;保险系数根据各批次院校往年线差波动情况测算,波动很小的取5,波动在5到10之间取10,超过10的取15。以南京某高校举例来说,2008至2010年该校在江苏省理科招生中,省校两线线差分别是47、45、45,均值约为45,该校年与年之间线差波动在5以内,波动系数取5。那么2011年该校理科的校线应该在:2011年一批批次线(345)+45+5(上下),即395分左右。

录取线差法

所谓录取线差是指考生意向院校当年平均录取分数与其在所在招生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差值。相对于高校的平均分,录取线差更具有参考价值,而且是高考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依据。虽然,每年高考模式不一、高考试卷难度有别,造成各个院校各年度的录取分数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但根据相关教育机构调研发现,对多数院校来说,尽管录取分数波动较大,但其录取线差一般波动不会太大。所以考生及家长应该逐年计算目标院校往年的录取线差。

录取线差的公式为某年录取线差=当年平均录取分数-当年相应批次控制分数线。举例来说,某大学(理工类)在南京20062010年录取线差分数为61、71、65、73、62、60,那么其平均录取线差则为(61+71+65+73+62+60)/6约等于65。很显然,根据往年的情况来看,报考此大学平均需要65分的线差,最高的年份需要73分的线差。为保险起见,建议考生至少要留10分以上的余地。此外,在收集高校录取分数线的时候,考生与家长最好事先收集好意向高校3至5年的录取分数线。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