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志愿警惕四大误区 志愿需根据自身情况_填报指导_高考报考-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高考报志愿警惕四大误区 志愿需根据自身情况

发布时间: 2011-05-24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2011年广东普通高考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达65.5万人,今年仍然沿用去年的志愿填报及录取方式。而填报志愿的重要性不亚于高考,今年的考生需要注意哪几方面的问题呢?信息时报记者收集了以下四类学生的典型案例,希望能对即将填报志愿的学生有所帮助。

案例1 家长和孩子意见相左

有位学生的父亲在石油化工这个行业做得不错,也希望孩子在填报志愿时选择这个方向的学校和专业,偏偏孩子对石油等相关专业毫无兴趣,对动漫却兴趣浓厚,并希望能将自己的这份兴趣爱好转变成今后的职业。

父亲得知后又气又急,气的是自己不了解动漫这个专业,不知道孩子今后的前途会如何?急的是如果孩子选择了动漫专业,毕业后自己完全没有办法为他的就业搭桥辅路,这该怎么办呢?

解读:广州真光中学赵主任表示,对于这种情况,首先,家长和学生要保持冷静,因为双方在这种急躁的状态下是不可能谈得拢的。其实,家长和学生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希望今后能有一个好的工作,所以赵主任建议,家长不妨放下身段,多了解动漫专业和就业方向,不要采取完全拒绝的态度,孩子也可主动为家长提供一些资料和数据,让父母相信这个专业是有发展前途的。

职业规划发展专家陈斌表示,选大学、专业时,除了解自己的素质外,还要了解学校、专业的内容,有哪些课程、人员配备、设备怎样、进行哪些教育等。

案例2 临界生选择外地高校机会多

对于临界生来说,填报志愿也许是一件颇有难度的事,发挥得好可以进一个不错的一本,但要是一不小心跌进二本也是有可能的,这些学生在填报时也相应地变得模凌两可,难以下笔了。小吴是去年的一名临界生,成功迈入国内优秀一本院校。这是因为他选择了在一志愿中填写了外地院校,最终因为这些院校在广东招生人数不足而被降分录取,如果凭借他的高考成绩在广东本地也许只能上一所普通的一本院校,甚至有可能滑至二本。

解读:赵主任表示,家长和学生不妨将眼光放得远一些,不要紧盯广东的院校,其实不少外地的院校是相当不错的。去年一位成功考入外地名校的学生表示,不论是学校的氛围还是师资力量,外地的高校也是很优秀的。填报外地高校实惠之一就是相同的考分,能进办学条件更好的学校或更有发展前途的重点学科专业。一般来说,同类学校中外地高校比本市高校录取分数低,甚至当本市和外地高校开设相同专业,该专业在本市高校中属非重点专业,而在外地高校属于重点专业,或者属国家级重点学科范畴。

案例3 仅凭专业名称填志愿

学生小A喜欢计算机专业,家长也看好它的就业前景,而且凭孩子的成绩,只要高考正常发挥,考取国内知名院校计算机专业也不成问题。所以在填报志愿时, 家长和小A共同选择了一个专业名称里有信息技术的专业,并一致认为这就是时下很火爆的计算机专业。等到了揭榜时,家长和孩子傻了眼,这根本不是他们想 的计算机专业,但是此时再懊悔也无济于事了。

解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副院长赖志立表示,要避免此情况的发生,需要家长和学生一起对所报专业进行深入挖掘,到底在大学四年中将要学习哪些 科目、今后的就业方向是什么?这些信息的获取渠道有哪些?赖志立表示,可以从大学的网站、媒体的政策解读、学校老师的志愿填报辅导等一系列途径获得,千万 不要因为功课没有做足,耽误孩子一生的发展。

案例4 不根据实际情况报志愿

阿雪和小珍平时关系很好,平时会聚在一起聊聊自己将会填报哪些学校,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两人因为平时关系比较好,不舍得毕业后各自分开,就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商量着报考相同的学校。

解读:广州铁一中陈老师表示,实行平行志愿后,学生先要对自身定位准确,如:跳一跳能考上什么学校?正常发挥能考上什么学校?万一考试时发挥不佳,自己的保底学校又是哪一所?陈老师补充说,对于第一志愿,学生不要浪费,不应填太高不可攀的学校,第一、二志愿应是学生能拼搏进的学校;第三个志愿应是根据自己水平,保证能进的学校;第四个志愿就要为自己保底了,选择一个低一档的学校,防止自己在考场上发挥失常。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