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考生切莫“撞大运”_保送生资讯_保送生-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高校自主招生考生切莫“撞大运”

发布时间: 2007-12-25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距2008年高考还有5个多月,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争取优秀生源的大战早已拉开序幕。面对五花八门的自主招生考试,沪上优秀高三学生积极“备战”,不少人选择了多所高校,希望能提前拿到“入学通知”……

机会多 未必就保险

今年不少高校推出自荐的报名方式,原本“一人一表”的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小王,拿到复旦大学的推荐表后,自己又报了上海交大。她告诉笔者,由于她很难在两所学校间取舍,所以决定都去试试。

上师大附中的小骆说:“参加自主选拔考试,可以减轻高考压力。比如报考复旦大学的自主选拔,如果你笔试和面试过了,高考只要够一本线就可以了。而交大冬令营的加分政策也非常诱人。”据了解,小骆班里有一半同学都在准备自主招生的考试,一人多投材料的不在少数。

■老师点评:

能拿到多个机会是好事,但也别分散太多精力。毕竟明年高考才是最后的决战,而且各所学校的自主招生方式都不同,如果学生填报多所学校,每个都花精力准备,容易打断正常的高三学习,当心得不偿失。

忙备战 忙得团团转

近年来,各高校的自主选拔考试形式变得更丰富、更多样,从早先的保送生和特长生,到这几年的各种冬令营、校长推荐、特长生选拔、作文竞赛、小语种考试等。虽然自主选拔并不是百分之百保证提前录取,但因为“通过自主招生,就有半只脚已踏入大学”,所以被不少老师称为“虚拟录取”。为求高考“提前入场券”,优秀的学生对自主招生趋之若鹜。准备材料、补补缺漏、参加培训,不少学生忙得团团转。

据了解,一些学生甚至专门请了家教,补习已在他们高中生活中退出舞台的科目。

■老师点评:

高校推出自主招生就是希望打破“高考唯一,分数至上”的传统录取方式,通过多种方式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考试内容涉及广泛,而这个综合能力是靠高中三年的积累,而非临时抱佛脚。

做选择 定位要准确

大同中学的小沈正在等上海财大的推荐表。他告诉笔者,虽然复旦、交大的自主招生人数今年又增加了,但根据他的实际情况,通过这两所高校自主招生的可能性较小,所以找个符合自己实际水平的高校就好。“加分,只能在通过高考分数线后,才能累加。如果高考成绩连分数线也达不到的话,即使通过自主招生考试也没用,前面花的精力就都白搭了。”小沈的父母也很支持儿子的想法,没必要一窝蜂报名,在不影响复习的情况下,如果能通过符合自己定位的学校的自主招生,锦上添花也不错。

■老师点评:

每年的高校自主招生中,确实有个别平时并不突出的学生最后通过了考试。但这样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学生还是不要抱着投机心理,企图在自主选拔中搏一搏。按照自己的实际能力,填报合适的学校,才是脚踏实地的方法。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