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上“家庭冷漠病” 平等沟通化解亲情荒_家长必读_高考总复习-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孩子患上“家庭冷漠病” 平等沟通化解亲情荒

发布时间: 2011-09-19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导语: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父母能给孩子的越来越多,但是父母也越来越忙,对孩子缺少交流,在学习上就定硬性指标,导致了孩子好多对家庭观念冷漠。怎样改善这种情况?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新变化。区别于传统的家庭亲情、伦理和道德典范,在我们周围的一些家庭中,正出现亲情荒芜、礼仪缺失、代沟加深等不和谐现象,值得人们思索。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中,如何构建和谐家庭关系?

这段时间,在金华市机关工作的吕女士非常苦恼亲生女儿就是不肯跟她说句话。她说,18岁的女儿对亲戚朋友都是笑眯眯的,对父母的态度却总是冰冷,一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女儿已经一年没跟我说话了。吕女士泪流满脸地说。

据吕女士说,一年前,女儿主动交给她一封男生写来的信,她把情书交给了老师。从此,女儿就没跟她说过一句话。吕女士用尽各种方法,都失败了。女儿冷冰冰的态度,让吕女士伤透了心。

怕孩子不说话的,不只是这位母亲。据一份网络调查统计,61%的中学生认为自己与父母存在矛盾;82%的中学生认为家中有一个人最啰嗦;认为在家得不到尊重、父母经常不与自己交流的中学生有15。2%。采访了浙江金华10位中学生,他们也有同样的困惑:随着年龄增大,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冷淡了。有两位学生表示,在家一般不主动与父母说话。

据金华市妇联副主席陈艳艳介绍,不少孩子像吕女士的女儿这样,由于对父母不信任,不愿意与父母交流。有的父母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干涉过多,没完没了地唠叨,也让孩子觉得很厌烦,久而久之与父母的关系就变得冷漠了。

专家分析,造成这种家庭冷漠病的原因,主要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家长还把孩子当成附属品,不懂得尊重孩子。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孩子上中学阶段,这期间孩子已开始生理发育,认为自己长大成人了。而父母依然按照孩子幼年时的教育方式,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没有意识到孩子已是独立的个体,致使孩子封闭自己,不愿与父母交流。

孩子不愿和父母交流,关键是没有和父母建立融洽的亲情关系。金华市教科所所长吴惠强认为,在家庭教育问题上,一味地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造成了两代人之间的对立情绪。

家住永康的童先生就因此苦恼着。儿子幼年丧母,童先生虽然爱儿子,却忙于自己的事业,很少有时间陪他。前些年童先生再婚,为给儿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便把他送到了金华,寄宿在老师家里。可谁知,两年过去了,儿子已离家出走5次,从不主动回家,打骂都没用。专家对此分析,家庭亲情缺失,极易导致孩子的冷漠。

沟通和信任,是家庭教育成功的标准。专家认为,只有两代人相互间融洽交流的家庭,才是成功、健康、和谐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孩子无论到了多大年龄,都还愿意和父母交流。家庭成员相互平等,共同参与家庭事务,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

相关阅读:

家长你还在信奉打是亲骂是爱吗

成功家庭教育的八条金科玉律

家长学堂:九招培养孩子过硬的心理素质

手机风暴席卷中小学 家长应注意引导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