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公共教育资源岂能随意市场化_各地资讯动态_高中频道-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羊城晚报:公共教育资源岂能随意市场化

发布时间: 2009-09-01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今年省两会期间,广东省政协委员孟浩递交提案,质疑名校办民校混淆了原本公、民产权清晰的资本界限。教育部门虽有表态:对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在审批、投资和举办者权益等有严格的规定,然而,名校办民校之风并未止息。(23日《新快报》)

不单广东,其实全国这样公立名校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名,开办民办学校的风气也已经延续多年。仅以广州本地名校名义在周边开办的民办学校,已经不下三十家。名校触角延伸之处无不攻城略地,如同开连锁商店,不但成为教育高消费的始作俑者,更将大批义务教育段学生招收成了高收费的择校生。

可以断定,只要政府提供的教育资源一天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这种名校的马太效应就会继续演化下去。家长有所谓高端教育的期望,名校有名师教育的暗示,买卖双方客观存在。教育主管部门要么就消灭这个市场规律,要么就通过加大投入缓解供需矛盾,显然前者不可能,后者总是做不够。如此名校办民校只会多不会少,只是关系更暧昧,政府监控难度更高而已。虽然教育厅规定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不得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不得安排公办教师到民办学校任教。但是明白人知道,只要名校办民校继续开绿灯,那么所有的规范都不过是个提醒罢了。

名校办民校加剧了公共教育资源流向的不平均分配,让只有给得起高价的人群才能享受到名校资源。对真正的民校来说,也是一种明显的挤出效应。新兴民校无论是品牌还是教育资源当然都敌不过老字号的学校,为了能生存发展,必然也要联合名校,希望以公带私谋求自己的超常规发展。对家长来说,无法判断教学质量,只能完全信赖名校品牌。对教学人员来说,多一个岗位拿多一份更优厚的薪水,再辛苦些也是值的,总好过自己去做兼职。对主管部门来说,规定名校办民校提取回报所得的收入属于国有资产投资受益,必须纳入公办学校单位预算,统一核算。不管有没有名校真的这样去做,但至少这意味着名校可以养自己,可以利益上送,上级自然更省心了。

长期放任公共教育资源的市场化,一纸规定又如何能抚平贫校富校、民校名校之间的鸿沟呢?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