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去鲁迅化"的背后能有什么"世界观"_各地资讯动态_高中频道-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长江日报:"去鲁迅化"的背后能有什么"世界观"

发布时间: 2009-09-01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教材去鲁迅化又被拿来说事了。8月22日《上海商报》发表张永峰文章称:是当今流行的世界观和文学观促成了这次教材的改革。

作者所谓的当今流行的世界观,就是用去政治的、非历史的眼光看世界,将一时的社会秩序和世界秩序永恒化,将西方的优势地位本质化,并进而衍生出一种世俗、功利、犬儒的人生态度。看前半句,我以为作者想表达的是类似于普世价值的意思,但看后半句,又觉得作者说的是一种实用理性而已。前者尚有价值诉求,不管值不值得批驳;后者则无价值诉求,徒有功利主义的态度而已。所以问题就出来了:即便是以西方价值为参照系罢,何以又衍生出了去价值化的实用理性来?这种衍生有什么逻辑吗?作者的靶子到底怎么打的,我实在不明白。

接下来,作者大致阐述了鲁迅的文学思想,以鲁迅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说明建构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是多么重要的事情,说明当今的犬儒态度是多么无知的。如此看来,作者的立论点,仍在对犬儒式的世界观的批评上。说白了,向西方看,或者向自己看,都得有价值上的追求,不能只剩了功利主义的态度(犬儒是否意味着功利主义,也值得商榷)。可是,功利主义的态度与去政治、西方优势地位本质化等等有何种逻辑联系?甚至,到底是否存在一种去政治、西方优势地位本质化、一时的社会秩序和世界秩序永恒化等等为特征的当今流行的世界观?如果功利主义盛行,又能有什么世界观呢?题外话,鲁迅建构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努力,仍然是西方价值为参照系的,就看是全盘照搬还是拿来主义。

以上论述,只想说明作者的论述立错了靶子,其一,这种所谓的流行的世界观,有点让人不知所以,有点像虚置的靶子;其二,即便这个靶子成立,从以西方价值为参照系的世界观,到去价值化的功利主义,其间并无衍生的逻辑。

教材删减鲁迅篇幅,唯独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即鲁迅曾经作为意识形态教育所倚重的作家,如今已经回归其文学身份。所以,我以为用去意识形态化比去政治倒更为贴切一些。至于一个时代对鲁迅的态度,到底体现了何种主流观念,我以为倒不如从如今的文学史书写中去找答案。基础教育的语文教材,不再承担意识形态灌输的功能之后,不过是更偏重语言文字本身而已。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