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分退档” 拿什么来保证高考录取公平?_示范高中资讯_高中频道-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山东“高分退档” 拿什么来保证高考录取公平?

发布时间: 2009-09-07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在今年山东的高校录取工作中,首次出现高分考生因综合素质评价低而被退档,同时也有刚上投档线的考生因为综合素质评价高被录取。该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议。9月3日,现代快报记者赶赴正处于风口浪尖的山东临沂师范学院,调查了解高分退档事件的始末。调查中,快报记者发现,对于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来龙去脉,临沂师范学院始终语焉不详,而评价主观性强、农村考生在评价中明显占劣势等问题并未得到解决,这给此次高分退档的公正性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而临沂师范学院的改革也不禁让人怀疑,这是否是一场秀。

高招改革改出高分退档

今年,山东省教育厅决定在临沂师范学院、山东政法学院两所本科高校的4个专业开展录取方式改革试点。大致的操作模式为大学教授组成专家组参与学校招生录取工作,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被专家录取组认真核查、比对、研究,成为录取的重要指标。

8月19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召开了一次资讯发布会,列举山东高考今年的新变化。在这次发布会上,临沂师范学院12名高分考生因综合素质评价低而被退档的消息被公布。

临沂师范学院主管招生工作的副院长谢亚非在资讯发布会上表示,录取依据设定有学校主观性,但在执行过程中任何个人的主观因素都无法渗入,因为这个录取体系仍然是数字化的,是几种成绩加在一起形成一个最终录取成绩,是定量而非定性的评价。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则表示,综合素质评价是对高中生除学科学业成绩之外的过程性发展成果进行全面评价,目的就是打破单纯按分数从高到低录取学生的办法,促使高中学校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争议也由此而来。赞成者认为,高分退档打破了高考唯分数论,是高考招生制度的有益探索;反对者则认为,高考分数的高低是死的,但综合素质的高低是活的,很具主观色彩,难有客观标准,容易被少数人操控。

在临沂师范学院校园内,商学院一位二年级学生对快报记者说:中学老师的一些主观评价成为决定一个学生能否被大学所录取的重要维度是否妥当?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定性的东西怎么被量化,并不明晰。

而临沂师范学院一位老师的看法则是,由专家组成员根据省招考部门1:1.2的投档比例,认真审阅考生电子档案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等内容,然后提出录取建议,以此来淘汰20%的考生,而不再是以分数相差一两分来决定考生的命运,大大缩小了人为操纵的弹性空间,保证了录取的公平。

评价体系语焉不详

临沂师范学院到底是依据怎样一个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来评价那些进入投档线的高考学生的?

临沂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王耀辉教授曾介绍,综合素质评价有四个项目,第一是中学语文会考成绩;第二是素质教育选修模块中的语文类成绩;第三就是中学给出的综合素质评价结论性的意见,要求达到良好以上;还有就是这次的高考语文成绩,必须达到100分。

临沂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相关人士称,上述4个指标中,其中3项都是可以量化的实打实的成绩,被质疑的只是其中一项中学给出的综合素质评价结论性的意见。

上述人士告诉记者,4个指标中,中学的评价只占很小一部分的权重。

专家组成员到底是如何评审进入投档线的学生的?记者试图联系临沂师范学院专家组成员之一的王耀辉教授,但其手机一直处在关机状态。

据记者了解,山东省教育厅下发给两所试点院校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文本性的东西,最初的方案其实就出自上述两所院校。

从记者的调查过程看,临沂师范学院是如何将一个定性的指标转化为一个量化的指标的,并不清晰。

高中阶段的客观评价难以保证

作为山东高招改革试点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中阶段的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又是怎么样的呢?记者拿到的一份《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方案(试行)》显示,普通高中学生基础素养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维度。

公众的质疑在于,上述6项指标,主要由高中班主任或学校作出文字性评价,评价主观性太强,在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能否保证学校对所有学生作出客观公正的综合素质评价?

山东临沂一所重点中学的一位高中老师告诉记者,在教学实践当中,老师在平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评也比较慎重。比如在学习态度和能力这个指标上,主要的依据为考试成绩,排名40%以前的,都会给个A。而运动与健康这个指标,学校在实际操作中,主要看学生在体育方面有无获得奖牌,有无取得相关证书等;审美与表现则主要看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各类文艺演出中有无突出的表现。至于如何确定等级,具体都是班主任老师自己确定的。

对此,一位山东家长表示,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市级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以及各种竞赛获奖证书,都可以作为标志性成果,而一些有权力有关系的家长总能让自己的孩子获得这些资历,这事实上造成了对大多数学生的另外一种不公平。

事实表明,此类担心并非多余。山东试点高校在阅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时,就发现了部分报告随意性强、缺项漏项等问题。有些学生报告里拼凑虚假的痕迹明显存在。山东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招考人员说。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临沂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罗成建对此情况并未否认。但他认为,只要将评价过程放在阳光之下,就可以减少对综合素质量化的不确定性。

综合素质评价不利于农村考生

事实上,从临沂师范学院12名高分考生退档事件被关注之日起,外界就迫切想了解:12名考生到底是因为哪一项综合素质评价低而被退档?12名考生的家庭背景怎样?但是临沂师范学院以不能泄露学生个人信息为由,拒绝向快报记者提供相关信息。

有关人士认为,在高中阶段的基础素养评价体系中,基础教育并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学生,在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两个维度中,他们明显失分。高考是保证社会公平的一个底线,作为录取依据的综合素质将不利于农村考生。

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张玉林认为,临沂师范学院的做法究竟是否有损公平,要从被退档的学生的家庭背景来分析,是否都是平民子女?在记者的调查过程中,这个普遍的担心和疑问并未得到一个正面的答案。罗成建说,临沂师范学院的这次高招制度改革试点本身并未触及社会的公平底线。

在罗成建看来,这次改革是在相对公平的分数之上,给学校一个选择的空间,促使高中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在尊重高考成绩的前提下,让教授专家组根据学生综合指标录取学生,有利于学校选拔专业成绩好、素质全面的大学生,也有利于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

招生改革还需诚信保障

在临沂期间,一所中学的负责人告诉快报记者,临沂师范学院12名高分考生退档事件,对考生和家长而言,不仅是一种警示,更是一种导向。作为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在高中时代就更多地接触社会,全面地提升自身素养,而不应把分数作为考量孩子的唯一标杆。

在调查中,山东多所高校的招生办负责人均表示,综合素质评价在高考录取中作用的强化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对综合素质的评价,亦需要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标准来配套。

张玉林教授表示,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在招生过程中,强化综合素质评价这种带有一定模糊性的标准,而弱化高考分数这样具有确定性的标准,确实难以打消公众对招生腐败的疑虑。此番试点最终能否成功并推广,关键在于提供给专家教授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是否过硬、可信。这取决于高中阶段如何建立评价制度,包括怎样确立评价标准、评价项目及制定评价程序。如果这一步能做到规范公正,避免暗箱操作,那推进高校招生录取标准的多样化就有了基本保障。临沂师范学院的招生改革,无疑让高中阶段的评价重要性上升,但是这种主观的评价能否经得住考验,又能否做到真正的公平,依然存在疑问。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