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推荐制:别让试点演变成悲剧_示范高中资讯_高中频道-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校长推荐制:别让试点演变成悲剧

发布时间: 2009-07-28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今年的高考招生尚未结束,部分学校已经开始为明年的招生备战了。记者昨日从北京大学获悉,目前该校正在酝酿2010年的自主招生政策,将在部分地区启用校长推荐制,四川已纳入试点讨论的省份。(7月13号《四川资讯网》)

经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学生,可成为北大自主招生直接候选人?听起来就教人犯嘀咕。

以前上学要看成绩单,成绩好的同学优先,保证升学率;后来发展到上学看家长的腰包,家长腰包鼓的优先,保证经济效益;再后来似乎更升一级,铜川一中却要考察学生父母的工作单位只招政府机关子女。现在倒好,上大学就看校长的脸色了。

先看看附在这则资讯后面的一个调查:高校招生采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可行吗?其支持和反对人数为1:6,这个结果无非说明大家像笔者一样,对校长推荐制可行性都抱有很大的质疑:

其一,校长可否都掌握了识千里马的技术?一些校长长期位居官位而疏于学教一线,他是否具备推荐优秀学生的能力实在值得怀疑。进而言之,校长有权推荐学生,而谁来推荐这个校长?这个校长在具有推荐权之前是否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如果学生就对校长能否公正地推荐优秀人才存在广泛的质疑,其推荐结果必然伤害自主招生的公信力。

其二,校长会不会拿着推荐权去媚权或媚钱?这个环节若处理不好,笔者真的很担心这个推荐权正好给部分正企图或已经习惯出卖本该公平的教育权去以达到自身不可告人的目的的校长们,提供一个很好的寻租机会像铜川一中只招公务员子女一样,校长推荐制会不会导致北大自主招生只招公务员子女或有钱人?

其三,即便中学校长们公正无私,但推荐标准何在?是依据高考分数还是依据师生口碑,抑或依据校长喜好?显然,如果没有一个较明确的推荐标准,这样下放招生权容易为难校长不说,推荐结果自然也难以服众。

其四,推荐程序和推荐名额究竟如何形成?是不是每个中学校长都有推荐权?推荐权怎样较公平地分配给各校长,而一个中学校长又有权推荐几人?这些问题都相当棘手。如果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笔者相信不少学生和学校都会反感这样的招生方式。

笔者以为,在没有创立一套合理的校长推荐制之前最好不要轻言校长推荐制,更不要随便把某个地方作为试验点,它毕竟关系一方考生的切身利益,也极易造成一些腐败源头;若处理不好,将适得其反。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