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强人妈妈一纸协议书帮助儿女戒网瘾_天下杂谈_高中频道-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女强人妈妈一纸协议书帮助儿女戒网瘾

发布时间: 2009-07-29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网瘾到底怎么戒?一直是困扰专家和家长的一个难题,看着那么多因沉迷网络而导致的悲剧,有关网瘾引发的争议话题也越炒越烈。下面是一例成功的戒掉网瘾的案例,希望对有需要的家长有所启发。

37岁的章晴是南京某房地产公司老总,一个兼具美貌和智慧的女强人,有着殷实的家境、一对漂亮的儿女,足以令外人羡慕不已。然而,这位单身妈妈并不幸福,儿女们整天流连于网吧,变得叛逆、狂躁,她甚至三番四次狠心将孩子送去脑科医院,央求医生开镇静药来帮孩子戒网瘾种种尝试都失败了,最后她抱着一线希望找到心理专家,有意思的是,一纸协议书竟然成了特效药,现在她和儿女的关系也日渐融洽。

妈妈逼孩子吃药戒网瘾

章晴是一个渴望成功的女人,当她开办了房地产公司并取得成功后,却得知丈夫有了外遇,一怒之下,她和丈夫办了离婚手续,独自带着一双儿女生活,儿子14岁,女儿12岁。看着儿女一天天长大,章晴一直在担心儿子变成跟丈夫一样的负心汉,更担心女儿会跟她一样不幸被别人抢走老公,因此,她对儿女的管教方式是两个极端,一方面物质上对他们溺爱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造成孩子花钱如流水,一方面简单粗暴,对孩子们总是一味呵斥,常指责他们你为什么不够坚强?

两个孩子跟妈妈没什么可交流,但又离不开妈妈,因为妈妈给他们很多零花钱。去年,孩子们迷上了网吧,哥哥跟妹妹还分别去不同的网吧,说是要照顾彼此的隐私。看到孩子们不学好,章晴采取了打骂方式,孩子们顶嘴、砸东西,仍然偷偷跑去上网。

我觉得他们心理扭曲了。章晴怀疑,孩子是否得了精神分裂症,三番四次送他们去脑科医院,请医生开镇静药。为了阻止儿女上网,打、骂、哄、劝,章女士可谓用尽了各种方法,但还是拉不回孩子的心,我觉得他们着魔了。

家里设电脑室上网更疯

章晴担心孩子们到网吧会学坏,家里地方也大,于是在家里安排了一个房间,买了两台电脑,顶级配置,搞了一个电脑室。不过,让她气愤的是,孩子们虽然不再往外跑了,可在家上网根本没节制,没日没夜地玩游戏、聊天。对妈妈的劝导,一句都不听,网瘾一发不可收拾。

有一次,章晴气坏了,出门前把电脑室锁了起来。哥哥对妹妹说:你等等,我从窗子爬进去给你开门。当男孩颤巍巍地从很窄的窗户边缘爬过去时,被物管看到了,还以为是小偷,叫来了110,后来才知道是想上网的孩子在搞恶作剧。那次以后,章晴不敢再用堵的方式,生怕孩子再有类似危险举动。

专家开药方签协议书

三个月前,身心俱疲的章晴带着两个孩子找到心理专家张纯,请他帮孩子们戒网瘾。张纯说,要戒掉孩子的网瘾,先得解开他们内心深处的结。网络成瘾只是事件的表象,上网成瘾的青少年中大多存在家庭教育问题。张纯发现,这个案子中,妈妈有很大的责任,离婚女人敏感脆弱,教育孩子存在许多误区。比如,有小男孩到家里来做作业,她就堵在门口盘问人家,责问女儿为什么把家庭地址和电话给别人,甚至告诫女儿世界上没有好男人,有这样凶的妈妈,女儿在学校当然没有朋友。

张纯说,这两个小孩缺少父爱,在妈妈那里又得不到爱,现实中又缺乏朋友,找到了虚拟的网络来宣泄情感,在网上他们得到了爱和尊重,感觉很好,所以会喜欢上网。

张纯开的药方是,孩子和家长彼此之间通过协商的方式透明、平等地交流,并制订上网规则。于是,在张纯的见证下,母子签定了一份协议书,以奖励的形式帮孩子戒网瘾。大致内容是:章女士每月的第一天给孩子50元零用钱,孩子每天放学必须按时回家写作业,一旦违约去了网吧,就倒扣一个季度的零用钱,每周在家上网4次、每次在1小时的范围内。孩子对母亲的约束则是:妈妈在家里不能太唠叨,违反了就要延长上网时间。另外,孩子如果帮妈妈做家务,也能奖励一定的上网时间。协议右下角有母子三人的亲笔签名。

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比对孩子进行简单的说教强多了,这种做法很有效!章女士笑着说,一个月左右,孩子们上网明显少多了,三个月后基本就很正常了,现在母子关系也比以前亲密了。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