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晏扬
据新华社15日报道,由于面试不合格,今年11名内地省市的高考“状元”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对此,见诸媒体的评论近乎一边倒地为港大此举叫好,反思应试教育的有之,反思“高分低能”的有之,反思“状元热”的有之,并有论者提出希望有内地高校勇敢地站出来,从拒收“高考状元”做起,打破“高考状元”这个神话。
针对近年来社会上过分追捧“高考状元”现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给“状元热”降降温,理性看待“高考状元”,确实很有必要。不过,综观有关港大拒收“高考状元”的评论,却又存在这样一种倾向:过分贬低“高考状元”,把他们说得一无是处,将他们当作了“高分低能”的代名词,当作了抨击应试教育的“靶子”。在我看来,不管是过分追捧“高考状元”这个极端,还是过分贬低甚至妖魔化“高考状元”这个极端,都失之偏颇,都不是看待“高考状元”的理性态度。
诚然,一名考生成为“高考状元”,具有很多偶然因素,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能在高考中考得“状元”的学生,必定是学习成绩优异者。而学习成绩优异,即使在现有的应试教育体制之下,我们也显然不能认为他就“低能”、“低素质”,就是“书呆子”,更不能武断地将“高分”与“低能”划等号。虽然取得“高分”的学生未必“高能”,但从总体上看,“高能”总是与“高分”相联系得更紧密,而不是与“低分”联系得更紧密。难道说,反而是“低分”考生的能力,在整体上要比“高分”考生的能力强?
对于这次港大拒收11名内地“状元”,我们也需要冷静看待。这些“状元”只是不符合港大特有的录取标准,我们尊重港大的标准和选择,但并不能由此认定这些落榜“状元”就是“书呆子”。至于有论者希望内地高校勇敢地站出来,像港大这样拒收“高考状元”,依我看,这在眼下恐怕是脱离国情的痴人说梦罢了。
“高考状元”是应试教育的“优胜者”。因为是应试教育,因为高考的成功不等于人生的成功,所以我们不应该过分追捧“高考状元”;又因为他们是“优胜者”,所以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去面对今后的学习。以客观而平和的心态看待“高考状元”,不要追捧他们也不要贬低他们,也许这才算得上一种理性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