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过程中的遗憾--2015高考语文试卷广东卷作文解析_高考作文点评_高考作文-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认识过程中的遗憾--2015高考语文试卷广东卷作文解析

发布时间: 2015-06-08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用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有似乎很远

2015年的广东卷,主题是感知自然的远与近材料分两段,第一段描述两种观察自然的情况,近观自然亲近又有限,远观自然充分而无趣;第二段细说远观和近观的利弊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这是近观的局限,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这是远观的不足。

至此,要求考生就感知自然的远和近为题,写一篇文章。

文章给了我们两种角度,一是远观自然,通过互联网、百科全书等资料了解自然,我们可以了解得详实,但是没有真正的亲近,没有实地的感知--遗憾。

二是近观自然,与自然为邻,在花木草木间诗意地栖居,但是我们无法从历史的维度,更广大的视角去了解自然--遗憾。

两个角度任选其一去立意,均不跑题。这是我们之前在课上反复强调的提供多种情况的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技巧之一:选取自己最擅长的角度,立意成文,确保不跑题。

但是对于高分作文来说,仅仅不跑题是远远不够的,立意需要达到深刻的标准。我们可以将之融合,弥补远和近自身的缺陷:

我们远观自然,可知生物的演变与进化,可知全球的气候与变化,这是我们的书斋里需要储备的知识--在感知自然的过程中远观意味着积累;

我们近观自然,目之所及,亲身感知,谛听风声,聆听鸟鸣,获得真正的美的收获--在感知自然的过程中,近观意味着实践。

事实上,不仅仅感知自然需要积累和实践的融合,了解世界的方法也是如此。若考生能从感知自然的角度继续深入,则可推出自己对于了解世界的方法的认识--需要大量的积累和亲身的实践。

考生可以选择议论文,选择接地气的现实素材来论证,亦可选择散文,以阅历和文笔取胜。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