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简介_校园晒图_高中频道-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武当山简介

发布时间: 2009-09-26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武当山简介

摘要:武当山古名太和山,位于湖北省北部十堰市境内,山势雄伟,面临丹江口水库,背依神农架林区,连绵400多公里。有72峰,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其余各峰均倾向天柱,蔚为奇观。

武当山,绵亘800里,其自然风光,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色。自元代以来,就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石、9井、10池、9台等。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犹如金铸玉琢的宝柱雄峙苍穹,屹立于群峰之巅。环绕其周围的群山,从四面八方向主峰倾斜,形成独特的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的天然奇观。被誉为自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山以宏伟的建筑规模著称于世。其古建筑始建于唐、宋、元、明、清均有修建,在明代达到鼎盛。共建有三十三个建筑群,100余万平方米;历经数百年沧桑,现仍存有近5万平方米。其整个建筑系按照真武修仙的道教故事,采取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其规模的大小,间距的疏密都恰到好处,因山就势,错落有致,前呼后应,巧妙布局。或建于高山险峰之巅,或隐于悬崖绝壁之内,深山丛林之中,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达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被誉为中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武当山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东汉以来,即有道人在武当山结茅为庵,潜心修炼。随后逐步成为中原道教活动的圣地。武当山道教得到封建帝王的推崇,始自唐朝初期,唐贞观年间(627-649)遇大旱,唐太宗李世民遣均州吏姚简到武当山祈雨灵验,后在灵应峰敕建五龙祠。自宋迄清,历代皇帝极力推崇武当山真武神,奉为社稷家神。在元朝时期道教垦田数百顷,养众万人,有9宫8观等,100多处庙宇及坛、亭、台、桥。到明朝达到鼎盛时期。在永乐十年(1412)遣要员率20多万军民夫匠,以12年功夫,建成9宫9观等33处道教庙宇,全山各宫观有道士少则300─400人,多则500─600人。使武当道教宫观空前宏大,成为明朝皇帝直接控制的武当道场,因此,武当山被称为皇室家庙。武当山道教文物声名遐迩。除古建筑群外,历代统治者及四方信士,特别在明朝鼎盛时期,曾制造数以万计的金、银、铜、铁、锡、玉、珠、石、泥、丝、木等质地的神像法器安放在武当山,使武当山各宫观陈设富丽堂皇,被誉为黄金白玉世界。虽然大多珍品已流失,但全山至今仍存注册文物总计7000多件。具有极高的科研和艺术观赏价值。武当道教音乐,素负盛名,是武当道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唐太宗始建五龙祠以后,武当山一直是帝王将相、芸芸众生祈福禳灾的重要道场,别具神韵的道教音乐,融宫廷、民间、宗教音乐于一体,具有庄严肃穆,神秘飘逸的独特风格。

武当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元末明初武当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被尊为武当武术的开山祖师。后经历代武术家不断创新、充实、积累,形成中华武术一大流派,素有北宗少林,南尊武当之称。武当拳,亦名内家拳,这种拳法以养身炼功、防身保健为宗旨。具有尚意不尚力,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延年益寿,祛病御疾,增长智慧等多种特点和功能。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