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国内外著名重点高校校训之最(组图)_院校动态_高考报考-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盘点国内外著名重点高校校训之最(组图)

发布时间: 2010-01-06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校训,并不如训令般严肃,而实为一种人文积淀,展现的是大学之气度。欲对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与精神特质有一个简明概要的认知,过于庞杂的信息往往会令人眼花缭乱,不得其要。然而品读校训,却能够读出一所大学的精神内核。

诚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办学者在学校初建时就明文训令,虽年代久远,但古意盎然间仍生机勃发;武汉大学的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则是办学者将业已形成的校园精神提炼而成,从而归纳现实,指引将来,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更多展现的是学校的人文气质与办学理念;北京舞蹈学院的文舞相融,德艺双馨更多打着学科特色的深刻烙印。然而无论由何种途径得来,也无论展现学校的何种特色,校训,都是历经时光淘洗与历练后所凝结的最精华的思想。品校训,如读校史、如观校景、如识校风,寥寥几字,一所大学的办学传统、教育理念、文化氛围、学科特色与学子气质便跃然纸上,或简约朴实,或古朴厚重。这份大学无形的精神财富,对内是一种文化向心力,对外则是学校个性和精神面貌的缩影,实乃大学之魂。

然而当前,校训同质化之风益盛,纵观高校校训,团结、勤奋、求是、创新已成校训的高频词汇。不顾本校实际或不辨本校风貌,盲目口号式的校训,实则是对校园文化的污损,劝勉作用更无从谈起。立意深刻、传承文化,反映大学之追求、学子之气质的校训,才能谓之好校训。于此,笔者暂取六所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大学校训共同赏析,于校训间,品读中山之气质、南师之品行、川大之理念、法大之不凡、南开之风气、河大之目标。

中山大学:博学 审问 慎思明辨 笃行

中山大学

原文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也,审问也,慎思也,明辨也,笃行也。含义: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这块革命热土上创办了广东大学和黄埔军校。在当年广东大学的开学典礼上,先生亲自确定并手书了博学 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十字校训,其现代意义也就是中山先生告诫学生的革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革命。无论是原来的广东大学还是现在中山大学,也无论如何沧海桑田,这十个字已经成为每个中大人的心灵支柱。

广州自由浓郁的气质为中大人践行博闻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而在其基础上的笃行则更为人所称道。不尚空谈,也不喜夸大宣传或作秀 中大对许多或可成为展示亮点的工作和成就淡然处之。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各大高校纷纷比拼大学排行、SCI名次的喧嚣之中,更是发出一声中大精神 的清音。即使是声名显赫的体育冠军、文娱明星,在中大也过着相当平静的生活。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这是校长黄达人眼中办学的最根本理念,在此理念之下,中文系本科生实行四年导师制,大一百篇作文、大二八篇书评、大三学年论文和大四毕业论文。建校八十余年,历史蹁跹,但严谨治学、知行合一仍然是中大人心中常驻的精神种子。

南京师范大学:正德厚生 笃学敏行

南京师范大学

正德源于《尚书大禹漠》,意即端正德行。《左传》对厚生解释为:薄征强,轻赋税,不夺农时。令民生计温厚,衣食丰足。笃学即老实认真做学问。敏行即勇于实践,善抓机遇。

南师是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在她的办学史上,从来不乏名师。著名教育家李瑞清、郭秉文、陈鹤琴等曾先后在此主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吴贻芳、艺术大师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等诸多名家大师曾在此执教。目前更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在此潜心耕耘,著书立说,培育后学。笃学至此,南师大的学子在这如画风景与如云名师的熏陶之下,也自有一股飘然清逸的气质。

人本与德行思想是师范类高校的共同灵魂。华中师大的立德树人,湖师大的仁、爱、精、勤,与南师大的厚生一样,无不倾注着浓烈的人性光辉,激励着未来的师者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品格厚待学生,感化学生。在1902年创建三江师范学堂以后的十余年间,南师开女禁,首创大学男女同校,开全国暑假学校之先河,这些对我国原有的封建教育制度所进行的大胆而具有开拓性的实践与改革,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而现在,南师的转专业政策较很多高校都更容易也更人性化:每年4月都有转专业考试,允许30%的学生自主转专业,一般只需大一课程全部及格,通过转专业考试即可在大二转到新专业。

四川大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四川大学

语出林则徐书室的一副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意即要象大海能容纳无数江河水一样的胸襟宽广,以容纳和融合来形成超常大气。

提起四川,不得不提到火锅。细火炖制的汤底,以选料讲究的汤卤调制,上得桌来,各色菜品在滚沸中尽展美味。这样一份精心酝酿后的淋漓与包容,正似川大的写照。

川大以1896年创建的四川中西学堂为肇端,彼时,她坚守着老校训精韧不怠,日进有功的精神内核,不断精心夯实着基础,在中国大学合并大潮之前成功扩张。及至今日,历经两院入堂、三水汇流,前后融汇了不少蜀中名校精华后的新川大,渐入佳境。各学科如众水相聚,相互融汇,从而不断产生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2005年,百年的川大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新校训,恰如其分地勾勒了学校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和学术精神,其中更恰巧暗嵌川大二字。

西南名都,竹溪佳处,胜在望江楼川大校园内,自然名胜,人文荟萃,相得益彰。有人言,蜀地风景过于秀美,气质过于安逸,人长在此易满足懈怠。其实不然。2003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国内乙肝歧视第一案便是川大师生们共同发起的一项大型公益法律维权行动。2003年之前,中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能被录用为公务员,且在找工作过程中也处处被拒,遭受歧视。以宪法的名义起诉这群热血的川大法学院师生通过不懈努力,无偿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提供法律援助,最终慢慢改变了用人单位、广大群众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政府也通过修改条例,改变了一律拒绝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态度。

热门推荐:

中国著名高校校训中英文对照表(组图)

中国50所大学校训揭幕

盘点中国八大校名最讲究的大学(组图)

中国历史最悠久的18所百年名校盘点(组图)

盘点中国最养眼的十大高校(组图)

中国最逍遥的10所大学(组图)

中国退步最快的14所大学(组图)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