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辛苦打拼的外省务工人员如今终于不用为孩子的上学问题发愁了,根据广东省“三步走”的规划,“异地高考”明年将迈出一大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近日发出通知,明确了外省户籍随迁子女在广东参加普通高考的资格界定,适度放宽了报考条件的要求。考试院表示,广东“异地高考”的条件已比较成熟,加上异地考生,2016年报考的总人数预计也不会超过2015年,因此不会影响户籍考生的录取率。
在2012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文件要求各地在2012年12月31日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之后,广东即拟订了异地高考的“三步走”方案:第一步,从2013年起通过积分入户的外来工其子女可参加高考;第二步,从2014年起有合法稳定职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居住证以及缴纳社保的外来工,其子女具有3年完整学籍可参加高职录取;第三步,2016年起,外来工符合上述条件,其子女在广东参加中考并在父母就业所在城市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的可参加高考。如今迈入“第三步”,标志着异地高考在广东的真正落地。
“三步走”体现的是一种审慎的态度。这种审慎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由于众所周知的利益牵绊,异地高考牵动着各色人等的神经,甚至可能导致外地户籍和本地户籍者的撕裂。尽管异地高考政策被论者寄予了教育公平的理想,但需要明白的是,本地户籍人口对异地高考的抵制也是在表达一种利益诉求,这种诉求并无正确错误之分,面对这种诉求硬性压制未必就是上策。因此,现实要求在出台政策时需要一个缓冲期。而广东这个地方还有其特殊性,作为全国外来工最多的省份,据统计广东也是外来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规模最大的省份,数量达到了313万人,占全国1/3,超过了北京、上海、天津3市义务教育学生数之和。牵涉如此之广,当然更应该循序渐进。
虽然分作了三步走,但在经过几年摸索之后,广东的这个第三步跨得够大。在已出台异地高考方案的各地中,随迁子女的准入条件并不宽松,往往不仅要求家长有稳定工作、稳定住所、稳定收入,缴纳各种保险,系常住人口,有的还规定其从事的行业为城市发展所必需。比较一下就可发现,广东异地高考的门槛是目前最低的,不仅“住在城中村、居住证中断也可报考”,而且对此前父母就业地与子女学籍所在地必须在同一地市的要求也作了变更。表面开放,但设置较高的门槛,开放的价值有限,广东在异地高考政策上的低门槛无疑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值得称赞。
放开异地高考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或忧虑户籍考生的利益受到冲击,或担心引来“高考移民”,或为外来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受到保障而感到欣慰。这些歧见均无足深怪。但如果目光超越一时一地,立足全国,当能发现,假若把目标设定为教育公平,那么一个省份放开异地高考还远远不能说接近了终点。异地高考更像是户籍制度未突破前的一种过渡性设计,如果学生在哪里都可以接受优质教育,考生在哪里都能参加统一考试,招生在哪里都对各地平等开放指标,教育机会就不会因人而变、因地而异,人们呼唤的教育公平当不远矣。然而显而易见,这不仅是教育的问题,也并非教育部门一家之事。
有专家指出,目前各地推行的异地高考,只是把“户籍+学籍”高考报名制度放宽为“户籍(或居住证)+学籍”的高考报名制度,从本质上说,还不是异地高考,真正的异地高考是将户籍、居住证与高考报名脱钩,实行基于学籍的高考报名、录取制度。专家所说立论高远,但应该是教育、户籍等一系列制度改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