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塑造大学认同争名并不矫情_高考新鲜事_高考报考-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时评:塑造大学认同争名并不矫情

发布时间: 2016-04-08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近日,南昌大学发布的章程中,一段表述引起了南京大学师生的关注:学校名称为南昌大学,英译为NANCHANGUNIVERSITY,简称南大。对此,在南京大学的校园内外抗议乃至讽刺声音不绝于耳,而来自南昌大学及其支持者的回击,也颇为引人瞩目。

无论全称还是简称,大学的名称都包含着历史、记忆与认同。南昌大学与南京大学,甚至再加上好事者们提及的南开大学和南通大学,她们之间关于南大简称的争夺,表面看起来是对品牌的争夺,但真正根本的是对于本校历史传统的认同比拼。结论当然是以南京大学基本胜利告终,但个中的你来我往,显示的正是各个高校学生及校友对于母校的认同塑造过程。

对于一所大学来说,争辩与捍卫简称本身,可以让学生形成更强的大学认同,而名称的认同,下可以促进招生的便利,上可以吸纳校友的支持。然而,为何近期会有此类争名事件频繁发生,兴许追溯历史,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大学发展波澜起伏的状况。

现代中国的高等教育肇始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勃兴于民国时期的大踏步发展,而在此后的政治动荡中,高校多元发展的道路被严重限制。直到1978年之后,中国高等教育才又迎来春天。百年来,政治局面往复导致诸多大学的兴衰,而伴随高校的兼并、分流、取缔,必然会有一些大学名字或消失,或被修改。1997年高校扩招之后,大学城建设、专升本、院升大学的一系列运动,则都助推着新兴高校的崛起。这类新兴高校更名的需求,与一些消失大学校友捍卫传统的底线,出现了你争我夺的现象。

当然,简称之争更多的是本土性、地域化的称谓上升到正式文件之后带来的争议。但这样的争夺可以更加激发学生与校友对于高校认同,从这角度出发,争名并不矫情,反而值得鼓励。只不过,形成对母校的认同,不仅仅需要关注名字,关注历史,更需要关注当下历史的创造。

事实上,一所大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真正能够驻留心间的大学印象,不是简单认识大学的历史,而是参与和创造大学的今天。在多元化时代,关于大学精神的阐释,关于大学历史的创造,都有赖于年轻一代的激情与担当。大学是一个思想自由之地,对于精神的追逐,对于文化的创造,对于认同的阐释,也许并非全部汇入主流。但这些充满生机的思维、行动和突破,常常让人对大学精神更加充满敬意和怀念。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