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选考遭遇投机 怎么保证公平_高考新鲜事_高考报考-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当选考遭遇投机 怎么保证公平

发布时间: 2016-05-12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在上海和浙江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北京、广东、江苏、四川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期陆续公布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高考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关乎千万学子的命运乃至国家发展大计。2014年《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后,新一轮高考改革堪称伤筋动骨,回答了为什么改、改什么和怎么改等根本性问题,通过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和录取机制,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很难一蹴而就。伴随着新高考时代的到来,许多新问题可能涌现出来。在两个先行试点地区,师生就不同程度地遭遇选择之痛在摸索中走班备考周期紧凑等现实之困。根据试点地区已经发现的问题苗头,及时调整弥补,乃当务之急。其中,如何妥善协调选择与投机的矛盾,尤其值得关注。

在新一轮高考改革中,破除一考定终身、文理不分科已成趋势,3+3也成众多省份未来高考的新模式。无论是上海的6选3(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还是浙江的7选3(再加一门技术),都彰显了选择性教育理念。按理说,学生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擅长的3门作为选考科目,完全合理。但在现实中,却存在投机取巧问题。

以浙江为例,因为选考成绩两年有效,高二上学期的10月,下学期4月,高三上学期的10月,下学期4月,学生可以从中任选两次参加选考,取其中最好的一次。正常情况下,高二上学期10月,是不可能完成选考学科的教学任务的,因此最起码要到高二下学期4月,才能组织学生参加选考,这就给了部分别有用心者以可乘之机。

在2014年入学的高中新生里,就有一些原本相对薄弱的学校,在组织学生何时参加选考时动起了脑筋。为了淡化分分必较,选考科目实行按比例划等级,按等级赋分,卷面成绩排名前1%的学生折算为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都有相应的比例,分差为3分。换言之,如果某一次参加选考的学生整体较弱,就可以矬子里面拔将军。考虑到牛校基本都会按部就班完成教学任务,有学校就在高一集中火力于某几门选考科目,赶在高二上学期的10月前做好准备,而后组织所有学生参加选考。结果,在第一次选考后,纷纷爆出某些薄弱学校破天荒地涌现一些满分学生。相反,那些名校的高材生却因为自相残杀,拿到手的分数并不高。

这种投机似乎合理运用了规则。但是,那些本在学业上居领先地位的学生,却不得不接受更低的分数,难道公平吗?卷面成绩更高而最终得分更低,岂非咄咄怪事?当然,这种投机不会总能出奇制胜,但依然存在一定操作空间。因此,如何有效协调选择和投机的关系,值得深思。尤其是即将步入高考改革的地区,更需要汲取经验教训,力争实现平稳过渡。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