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高校游催生拉客乱象:20元带人钻洞进厦大_高考新鲜事_高考报考-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火爆高校游催生拉客乱象:20元带人钻洞进厦大

发布时间: 2016-06-03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6月2日新媒体专电醒目的参观公告牌、流动的租车商贩摊、色彩缤纷的导游旗、人头攒动的游客这样的热闹景象并非出现在旅游景点,而是国内不少高校的校园门口。近日有报道称清华大学谢绝游客参观,但在西门附近,却有大量商贩扎推拉客,租辆自行车或搭乘私车就能进出自如。

高考在即、暑假临近,各大名校的参观游日渐升温,校门周边的拉客乱象也引起热议。部分网友质疑屡禁不止的背后,校方相关部门和商贩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利益关联,携手靠山吃山、靠校吃校?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追踪。

记者体验:外围拉客乱象仍然存在

记者6月1日上午来到清华大学西门,远远就能望见立着非参观时间谢绝入校的牌子。三名保安正在入口核查进校人员身份,骑自行车也需出示证件。

在门口铁栅栏上,悬挂着参观管理公告: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3:30-16:30,校园对外开放参观,游客出示身份证可从西门进入,其他时间禁止通行。

没有校园卡不能进,身份证不行。两名女性被保安拦住,她们称自己是教师家属,但面对保安的盘问含糊其辞。来自沈阳的陈女士和5岁的女儿也被拦下,带孩子来北京玩,正好今天六一,想到这些著名大学看看。但才知道清华周一到周五不让进。

对于有媒体曝光有商贩在清华西门外,租借印有清华大学字样自行车,可以自由进入清华,记者当日在清华西门外并未看到。

不过,记者在北京大学多个大门口附近发现,租车旅游的牌子不少。在东北门,一男一女在租自行车,几十辆无特殊标志的普通自行车摆成两排。

租车贩说:20块钱一天,下午五点前回来,押金200。北大清华都能进。记者表示清华西门查得严,对方回答,你从我告诉你的门进,清华东南门,啥证也不用给,他们都认识我这车。

6月1日11点左右,记者打车来到清华大学东南门,经过电子抬杆,出租车畅通无阻地进入了校园。门外,刚被保安拦下的河南一家三口说,发现车能进,没人查,我们准备去路边打个车再进来。

记者梳理发现,其实国内许多大学出于维护校园环境、教学秩序的需要,都发布了限游令甚至禁游令。但这并未打消许多游客的参观意愿,客观上也为校外拉客生意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校方回应:一直严厉打击管理上有难度

而屡禁不止的背后,部分网友怀疑:是不是学校相关部门和商贩之间存在某种利益关联,不然怎么小贩那么有自信骑他的车就能进?

对此,清华大学保卫处没有正面回应。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抱怨道,有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管不过来。

保卫处表示,商业性租车进校园的行为,不仅违反相关规定,而且无论对租车人还是校园内部都存在安全隐患,校方一直以来予以严厉打击。随着暑假临近游人增多,学校会联合属地派出所,加强管理和打击力度。

而为何屡打不止,主要是由于学校没有执法权,发现后只能对商贩进行劝离。一些门卫人员认为,被惩罚的低成本可能导致商贩夸下海口,心存侥幸地进行拉客生意。

比如对于商贩承诺的可以从东南门进校,保卫处解释,该门也严格核查个人证件。而乘坐出租车能自由出入,是因为人流量太大,对车辆只能抽查证件,但有电子系统自动记录了车号,安全有一定保障。

记者发现,这种乱象并非清华大学独有。大学被一些社会闲杂人员当成了赚钱工具。这些人动辄破坏学校围栏、强行冲进校园,更有甚者自备校门道闸遥控器,蓄意靠此控制道闸升降,开车载游客自由进出学校。厦门大学保卫处副处长陶元升说。

据了解,早在2016年,厦大就因发现有黑观光车公开拉客逛校园,抓过3部非法营运车辆,并赶走30多名黑车司机,此举虽起到了一定震慑作用,但并没能彻底遏制黑车的敛财行为。

除了黑车司机,厦大周边还潜伏着许多带路党,他们利用自身对厦大校园及周边环境的熟悉,以无需排队、省时可靠为诱饵,按每人20元的价格不断带游客爬树、翻墙、钻洞进校。

我们在巡查过程中,还发现有一些校外人员制作、贩卖、使用假的校园证件,编造虚假理由等方式进校。陶元升说,对此,校保卫处加强巡逻和校门盘查,并结合监控等技防手段及时发现,予以制止。

探讨支招:高校游的灰色地带何以消除?

适当的规范管理,在服务社会需求和正常教学秩序中找到平衡,很有必要,建议通过学生志愿者加以引导,缓解目前存在的困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助理研究员姜朝晖说。

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骆培聪认为,要遏制社会闲杂人员利用游客进行敛财,单凭校方一己之力很困难,因为学校的安保力量毕竟有限。因此,校方应与包括公安机关在内的其他政府部门进行联动合作,携手加大对校园周边乱象的整治力度。

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徐国栋说,应制定相关法律,规定对高校实施有限开放。如此一来,在整治校园周边乱象时,更加有法可依,不仅能够更好地维护校园秩序,还可以遏制校园安保人员与社会闲杂人员的相互勾结现象,斩断相关的灰色利益链条。

也有专家建议实行社会化管理方式。大学将可以开放供社会使用的资源交由社会公益机构管理,社会成员则按照免费、登记、持证使用的原则进入,这样也会对学校的开放权力起到一定制约监督作用。

部分大学在校生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大学应该告别粗放型开放,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比如在人流量控制方面,可建立预警机制;在入园游客数较多时,采取提前网上实名预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