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历史真题与答案解析_高考历史复习方法_高考总复习-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历史真题与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 2016-11-23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真题再现】

1、(09上海历史)“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

A、领导人 B、时间 C、参加者 D、地点

【答案】C

【解析】公车上书中康有为联络的是在京参加应试的各省举人,不是各省官员。

2、(09上海历史)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答案】C

【解析】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饰,茶室是日本传统的休闲场所,能剧和狂言属于日本四种古典戏剧形式之列。它们与西服、酒吧和西洋歌剧并存,体现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文化的多元化。

3、(09浙江文综)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势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解读表格材料的能力。农业税的“消”有可能是农业生产削弱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税率降低引起的,①说法错误。我国古代自商鞅变法到清朝,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④说法不符合史实。宋代随着商业外贸的发展,非农业税不断增长,②符合题意。由表格中非农业税所占比例可知,非农业税已经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③符合题意。

4、(09海南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8分)

明朝后期,内阁首辅张居正为挽救统治危机,推行各项改革,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成效显著,史称“张居正改革”。

材料一:器必试而后知其利钝,马必驾而后知其驽良,今用人则不然。官不久任,事不责成,吏调太繁,迁徙太骤,资格太拘,毁誉失实。臣愿皇上慎重名器,爱惜爵赏。用人必考其终,授人必考其当。仍敕吏部严考课之法,审名实之归。

——《明史纪事本末。江陵柄政》

材料二 敕下吏部,慎选良吏,牧养小民。其守令贤否殿最,唯以守己端洁,实心爱民,乃于上考称职,不次提用。若但善事上官,干理簿书,而无实政及于百姓者,虽有才能干局(按:有才干),止于中考,其贪污显著者,严限追赃,押发各边。

毋徒炫于声名,毋尽拘于资格,毋摇之以毁誉,毋杂之以爱憎,毋以一事概其平生,毋以一瞽(按:过错)掩其大节。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张居正整顿吏治的内容(5分)

(2)指出整顿吏治与张居正改革的关系(3分)

【答案】

(1)严格考核政绩:稳定官吏队伍;任人唯贤,不看虚名:注重实效和政绩:奖惩分 明。(5分)

(2)整顿吏泊是张居正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于一支高效率的官史队伍、保证了 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3分)

5、(09广东历史)(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的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据《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材料二 王安石不应算做是中小地主的政治代表,使用大、中、小地主代表以及革新派、守旧派等概念,都不能确切地反映当时的客观史实,应该分为官户、乡村上户和坊郭上户(北宋文献中的概念)三个阶层。从出身看,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分子同属官户……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但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分配,将权力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 ——据《王安石变法简论》

问题:

(1)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有哪些?(3分)

(2)材料一、二研究王安石变法,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运动。(2分)

【答案】

(1)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募役(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3分)

(2)方法:阶级(阶段)分析、一分为二。(2分)

结论:材料一,基本肯定;材料二,基本否定。(2分)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2分)

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解析】第一问注意对王安石变法内容的设问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属于基础知识能力考查,回顾教材即可回答。第二问和第三问实际都涉及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事件评价的基本方法问题。评价历史事件,我们应该首先必须坚持的原则是生产力标准,应结合当时历史背景,客观、公正、一分为二地加以评判。

6、(09辽宁文综)(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北宋初年规定:租佃土地须“命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诏:“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州军,旧条:私下分田客(佃户)非时不得起移,如主人发遣,给予凭由,方许别住。多被主人折勒,不放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年收田日毕,商量去处,各取稳便。即不得非时衷私起移。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

材料二 知大名府韩琦言:“臣准散青苗诏书,务在惠小农,不使兼并乘急以要倍息,而公家无所利其入。今所立条约,乃自乡户一等而下皆立借钱贯陌,三等以上更许增借。”

——摘编自《宋史 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中制度规定的目的。(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相关制度规定的历史背景。(5分)

【答案】

(1)目的:材料一:规范租佃关系,抵制地主对佃户的人身约束;协调租佃纠纷,维持生产正常进行。材料二:保护自耕小农,抵制兼并,增加国家收入。

(2)历史背景:租佃契约关系普遍化,自耕小农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土地兼并加剧,政府

根据社会变化在政策上进行调整。

【解析】本题为选做试题,考查学生“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中的“王安石变法”这一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需要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第(1)问的回答要精读史料,最大限度的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第(2)问的回答要结合变法的背景和必修二的相关知识。

7、(09江苏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北宋年间,面对严峻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以王安石为首的有识之士在范仲淹“精贡举”的基础上,为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就如何选拔、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范仲淹)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

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

材料二 (苏轼)自唐至今,以诗赋为名臣不可胜数,何负于天下,而必欲废之?

(王安石)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司马光)神宗罢赋、诗及诸科,专用经、义、论、策,此乃复先王令典,百世不易之法。但安石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令天下学官讲解。及科场程式,同己者取,异己者黜。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一

谙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范仲淹、苏轼、王安石、司马光对科举考试内容分别提出了怎样的丰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司马光所说“以一家私学,欲盖掩先儒”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4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王安石兴学校、变科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答案】(1)范仲淹:主张考经邦济国之术;苏轼:主张考诗赋;王安石:主张考经义(时务策);司马光:主张考经义,论、策。(2)统一编纂以儒家经典为内容的教科书(主持编纂《三经新义》作为统一的教科书和考试依据);禁锢了思想自由;进一步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3)统一思想;为改革培养人才。

【解析】此题比较简单,以这几年的教育改革为大背景,以北宋改革科举考试为切入点,考查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第⑴、⑵问考查考生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第⑶问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8、(09浙江文综)“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10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 食货》

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荀子 议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6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4分)

【答案】

(1)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

(2)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以专心应敌于外。

9、(09福建文综)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书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法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8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7分)

【答案】

A.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实质 :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局限性: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的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在专治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10、(09山东文综)【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

(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2分)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答案】

(1)含义: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2)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4分)

参考答案:(2)改革措施: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

11、(08年山东文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1)按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什么政治权利?如果生活在秦国,依据商鞅之法,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高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6分)

(2)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贵族特权,在此过程中,两者采取的策略有何不同?(4分)

【答案】

(1)担任低级官职(或除执政官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立军功;努力耕织。(6分)

(2)梭伦:崇尚中庸(调和),手段温和。商鞅:不畏权贵,严刑峻法。(4分)

12、(08年江苏高考A)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剌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

材料二 (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6分)

(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2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材料一体现了当时民族之间不和谐,回答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第(2)问根据材料二,说明改革不顺利和孝文帝具有什么品质;第(3)问依据材料回答孝文帝改革对唐朝的影响。

答案:(1)汉族和鲜卑族之间存在着民族矛盾。推行了改汉姓、改语言、改服饰、通婚姻、改制度等方面的汉化措施。(6分)

(2)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2分)

(3)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4分)

【名师心得】

1、掌握史实,夯实基础:了解和熟悉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基本史实,以扎实打好这方面的基础。

2、比较分析,提高能力,从背景、目的、内容、特点、结果、成败原因、影响等方面全面归纳著名的改革。在此基础上找出其共性和个性。

3、学科渗透,拓展思维: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等政治知识来分析改革和变法的必然性、多样性、复杂性、曲折性、进步性和局限性,从而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4、关注时政,瞄准目标:理解古代改革、国外改革与当今我国的改革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了解如何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并深化农业改革、发展农村经济,进而掌握改革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现实意义。

【综合测试】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在诗中这样写道:“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克诸神的伟大母亲,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它扒掉了众多的界权标,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

材料二 我们这个政体叫民主政体。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无论能力大小,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并在成绩卓著时得享功名,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无论何人,只要为祖国效力,都可以不受阻碍地从默默无闻到步步高升。 ——伯利克里《论雅典之所以伟大》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怎样的改革措施?这一措施有何积极意义?

(2)材料二中“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在梭伦时代真正实现了吗?为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从雅典最初的四个部落中各选100人,组成一个“四百人会议”,前三个等级的公民都可以当选。“四百人会议”是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主要职责是为公民大会拟订议程,预审提案,准备决议,实际上执掌最高统治权。

材料二 最能体现人民权威的改革是克里斯梯尼创立的“陶片放逐法”,又称“贝壳放逐法”。这是一项确保民主政权长期存在的法令,可以有效地防止僭主政治及政治野心家颠倒民主政权。在伯利克里当政时期,担任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被取消,政府发放津贴,保障中下层平民参政的权利。职官选举多采用抽签或举手表决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平民的参与和选举结果的公正性。

请回答:

(1)列举对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

(2)为什么说梭伦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

(3)谈到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有人说“四百人会议”相当于美国的议会,你同意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根据这一制度,富人(不是世袭贵族)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最富有的雅典人最为重要,他们可以单独执政。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即允许穷人(妇女、在当地居住的外邦人和奴隶除外)在公民大会上行使一定的否定权。 ——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百余年间,雅典始终遵循着他开辟的这条道路,继续进行一些民主改革,终于使雅典成为一个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政治民主、文化昌盛的居领导地位的希腊城邦。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其中的富人和穷人分别指哪些人?

(2)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3)梭伦改革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如何?

4.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行之府矣。

材料三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的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请回答:

(1)有人认为,材料一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军国大事的决策方式及其造成的结果的差异。

(3)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差异?

5.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上的不同地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材料一 2007年3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我同时强调,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社会发展不同,他们的发展水平不同,民主的形式和途径也是不同的……民主制度和任何真理一样,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

(1)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试根据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概括其对后世的借鉴意义。

(2)近代史上,西方各国逐步建立起了代议制民主制度。因为国情差异,各国的政治制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试指出法、德两国代议制民主的不同形式,并分析概括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3)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4)某中学兴趣小组欲对近代西方人类文明创立的政治制度进行探索,请你为其提供下列帮助:①拟定一个探究题目: ②提供三种获取相关探究资料的方法。

6.阅读以下三则材料:

材料一 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无夺民时,则百姓富。

材料二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民。民伤则离散,农贱则国贫。

材料三 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不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一楚国之俗。

——《史记•蔡泽列传》

请回答:

(1)这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哪三次重要改革?

(2)材料一中“相地而衰征”的内容及实质是什么?

(3)材料二说明的哪一项改革措施?其目的是什么?

(4)这三次改革有何共同的作用?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政治特征?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商君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二 秦简公七年(公元前408年),初租禾。

——《史记•六国年表》

材料三 秦孝公任商鞅。鞅以……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故废井田,开阡陌,任所耕,不限多少。 ——《通典•食货志》

材料四 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令黔首自实田(自报土地实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商鞅的哪一改革措施?

(2)结合材料二、三、四,概述我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过程。

(3)依据上述材料,分析秦国变法的作用。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强调“轻罪重罚”,主张“以刑去刑”,对此韩非子评论道:“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无离春所难,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大罪不至,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

——《韩非子》

材料二 “连坐”也称相坐,随坐、缘坐,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该政策更加确定化,并将其与什伍制度结合,以后代代相传。秦始皇时,百姓不堪统治的残暴,在陨石上刻“始皇死而地分”等字。秦始皇抓不到案犯,便将在陨石附近居住的百姓全部诛杀,这也是一种“连坐”。

材料三 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寄生虫。他把礼乐、诗书、修缮、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统统毁灭。

请回答:

(1)韩非子对商鞅“轻罪重罚”持何种态度?

(2)材料二所反映的连坐法有何特点?其直接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商鞅认为“六虱”应该统统毁灭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4)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商鞅变法的措施对秦国以后的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梭论

材料二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古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三 (康有为说)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戊戌变法》

材料四 戊戌变法,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梦蕉亭杂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商鞅、康有为为什么能取得最高统治者支持?

(3)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性质分别是什么?两场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

(4)据材料一、四分别指出两场改革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从中你得出什么启示?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坏井田,开阡陌,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为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逐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

材料二 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桑蚕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魏书》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哪两次著名的改革或变法?

(2)材料二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始实行的一种什么土地制度?其影响是什么?

(3)试分析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两次重大改革或变法的共同点是什么?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6世纪初,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比过去增多。北魏人口比西晋太康年间南北方合计还要多出一倍。孝文帝重视兴修水利,他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促进了水田的发展。

材料二 北魏的洛阳……城中有不少“资财巨万”的富商大贾,有的富商住宅非常华丽,车马服饰可以同王侯相比。北魏的许多贵族高官显宦也都经商。

材料三 鲜卑武士佣和汉人胡食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农业明显发展。你认为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起了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北魏的贵族大都经商,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中的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

(4)综合以上材料,概述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室。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魏书•高祖纪下》

材料二 孝文帝“雅好《诗》、《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高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有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孝文帝“汉化”的主要措施。

(2)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直接影响?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时方镇缺守帅,稍命文臣权之……又置转运史、通判,为之条禁,文薄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

材料二 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

材料三 (宋太宗)因谓近臣曰:“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指辽、西夏掠夺)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敝……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子语类》

请回答:

(1)宋初统治者主要想解决前朝遗留下来的什么问题?其措施涉及哪几个方面?这些措施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2)根据材料指出宋太宗对待“外忧”与“内患”的态度怎样?其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3)材料二与材料四对宋初改革提供的评价如何?扼要说明你的看法。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宋的既定政策是纵容豪强地主兼并之家肆意兼并土地,而且给予免税免役的特权。而中小地主和较富裕的自耕农为逃避繁重的税敛和差役,有人宁愿托庇于官绅和豪强之家,伪立契约,假称土地以典卖,自己沦为佃户,实则仍为原有的土地上耕种,但要把收获物的一部分交给官绅和豪强之家。

材料二 北宋初期的纳税户,除缴纳赋税之外,还要依其户等到各级政府分轻重不同的差役。因为官绅地主、富商大贾都享有免税特权,各种差役抖落到中小地主和富裕的自耕农身上。

请回答:

(1)北宋初期的土地和赋税政策的特点是什么?这些政策造成了哪些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王安石在变法中主要采取了哪两项措施?

(2)梁启超认为王安石变法中有哪两项措施在宋代起到了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作用。你认为应该是指哪两项措施?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临川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读书非常广博,儒家经书、佛经、诸子百家、医书、小说无所不读。早年随便父辗转南北,到过很多地方, 解了社会现状,很早就立下了矫世变俗”的雄心壮志。担任地方官司多年,每天一地,来不及休息,便立即考察当地农业生产情况,并着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调到中央任职以后,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普先后两次被罢免相位,但从未动摇过变法的决心,人称“拗相公”。

——《历史上重大改革与回眸》(岳麓版)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类别 目的 措施

理财 富国 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市易法

整军 强兵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取士 选才 改革科举制、改革官制、整顿太学

材料三 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进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

——司马光《司马温公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安石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2)王安石变法的许多措施既有成功之处,又埋伏着失败的隐患。从材料二中选择两项符合上述结论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3)如果通过历史隧道与王安石对话,请你结合对材料三的理解,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其变法成功。

16.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宋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史上两次非常重要的改革。

孝文帝( 公元467年— 499年)是北魏第七位皇帝,谥号孝文皇帝。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颁布了均田令,495年正式迁都洛阳,命鲜卑贵族汉化,采用了汉族统治阶级的政治制度。这些改革,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王安石变法,指北宋时期,大臣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革北宋建国以来积弊的一场改革。新法立意虽好,但并未处理好具体实行的问题以及与反对者的关系,于是与反对者间长期反覆地争斗,导致处于被批评的局面,但是一些具体措施还是保留了下来。

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改革在背景和目的上有何相同之处?

(2)从内容看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改革的成效如何?

(3)在改革中都遇到了很大阻力,各自的反对势力是哪些?

(4)从两次改革中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钱投入钱柜叮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二 教皇须让我们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报告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死!’” ——斯大林《宗教改革和伟大农民战争时期的德国》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九十五条论纲”是针对什么问题而发表的?它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材料二中路德的要求反映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4)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运动的结果是什么?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加尔文

材料二 ……财富本身绝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这样做就是亵渎神明。

——加尔文

材料三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世界中信仰体系的大分化和大组合。虽然各地、各个宗教派别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是世界性的宗教帝国让位于地方化、民族化的宗教组织:有形的宗教仪式崇拜,让位于无形的精神信仰崇拜。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回答“一个人发家致富”的原因是什么?加尔文这一主张在当时有何现实意义?

(2)材料二中“某些蠢人”是指什么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加尔文是怎样评判“财富的”?又提出了怎样的主张?他的主张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

(3)结合材料三分析宗教改革后,欧洲宗教界呈现出哪些特点?宗教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保税人)在夜晚催促农民第二天早早起来干活。谁稍晚一点,哪怕家里有紧要事情也不行,乡丁们会来揪着他的胡须又打又骂。 ——埃及史学家迦白鲁谛

材料二 马木路克在训练 材料三 阿里与法国顾问在一起

材料四 在我第二次(1833年~1835年)访问埃及时,农村中体格健全的人已经少见,不是缺一两颗门牙(这样就无法咬住子弹)或短一截手指,就是少一只眼睛或双目失明,这样就可以不被征召入伍了。 ——英国旅行家兰恩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改革前的埃及怎样的局面?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穆罕默德•阿里军事改革的措施有哪些?取得了哪些成效?

(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材料四有何关系?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穆罕默德•阿里“致力于把埃及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国。他坚信埃及人民要富强起来,必须在国内生产自己所需的一切,尽可能地减少进口”。

——1837年俄国驻埃及领事杜哈梅尔

材料二 穆罕默德•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

——埃及人民中流传的一句话

材料三 穆罕默德•阿里是“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指奥斯曼土耳其)的人”。他统治下的埃及成为当时“奥斯曼帝国唯一有生命力的部分”。——马克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动机。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对埃及的影响。

参考答案

1.【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关键词“奴隶”“自由”,由此推断梭伦改革的措施。回答第(2)问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措施的局限性。

【答案】(1)措施:梭伦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意义:使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2)没有。梭伦改革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就越多。

2.【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三位雅典政治改革家。第(2)问就是回答梭伦的改革措施。回答第(3)问时要注意材料一中“四百人会议”的职责。

【答案】(1)梭伦、克里斯梯尼、伯利克里。(2)梭伦改革中的“解负令”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分享了政治权利,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对国家机构进行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创立四百人会议与公民陪审法庭等国家权力机构,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加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3)不同意。美国议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掌握立法大权,而四百人会议是雅典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主要职责是为公民大会拟订议程,预审提案,准备决议,实际上执掌最高统治权。

3.【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材料一中的关键词“取消债务”“富人成了统治阶层的主角”“穷人在公民大会上行使否决权”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提问。第(2)问的看法就是“评价”的意思,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是回答其他政治家对民主制度的主要贡献。

【答案】(1)措施: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职能。(2)看法:①梭伦改革体现了梭伦高超的政治智慧。梭伦改革的基本路线是取消贵族特权但不消灭贵族,让工商业奴隶主掌握政权,大力发展工商业;照顾平民大众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②梭伦改革并不是完全公正的。由于实行财产等级制,下层公民不能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改革以后,贵族仍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二者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3)发展历程: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梯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时,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

4.【解析】由于国情不同,古代东西方国家建立了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西方为民主政治制度。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和清代的军机处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而设立的,与雅典民主政治不同。

【答案】(1)不同意。理由:唐朝三省分权制约,最终都要集权于皇帝,实际上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2)差异:古代中国:个人决策,容易出现失误。古代雅典:集体决策,可以避免鲁莽行事,使决策具有科学性。(3)根本差异: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5.【解析】本题考查范围广泛,跨度较大。古今中外在民主制度方面的实施情况,紧扣材料信息并结合教材知识,逐一解答此题。

【答案】(1)意义:①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立民主制度;②创造选举制、任期制等民主运作方式;③维护司法公正,加强民主监督;④重视公民的民主参与,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2)不同形式:法国民主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原因:法国大革命后经过曲折的历程确立了共和制,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统一,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概括地讲,两国对封建制度改造程度的不同,是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历史原因。(3)成就:平反冤假错案;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基层民主选举。(4)题目:西方政治制度初探(探讨对近代政治制度的认识)等。方法:查阅文献资料;网上搜索;求教专家学者;观看音像资料等。

6.【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相地而衰征”“ 籴甚贵伤民”“ 楚悼王”等,这些信息告诉考生它们反映的是齐国、魏国和楚国的改革问题。回答第(2)问要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改革者的用意回答第(3)问。第(4)问反映春秋时代的发展趋势。

【答案】(1)重要改革:管仲改革、李悝改革、吴起变法。(2)内容: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实质:承认私人对土地的私有权。(3)措施:“平籴法”。目的:稳定小农经济,实现富国强兵。(4)作用: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进步。政治特征: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不断增强;封建制度逐渐建立。

7.【解析】明白“教民耕战”的意思容易回答第(1)问。回答第(2)问时要注意关键词“初租禾”“废井田、开阡陌”“自报土地实数”。第(3)问答案来自所学知识。

【答案】(1)措施:奖励耕战。(2)过程:①秦国的“租禾”是根据田地产量征收赋税,实质上是开始承认对土地的所有权;②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确定私有制度;③经过战国时期的变法,新的封建制度在各诸侯国确立;④秦统一后,令农民自报土地实数,按亩纳税,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行封建土地制度。(3)作用:变法使秦国兵强国富,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8.【解析】第(1)问的“态度”,一般分为支持或者反对。回答第(2)时要注意“特点”,在这里是指与其他法律的不同点,“直接目的”是对谁而言的。回答第(3)问要注意与变法的关系。回答第(4)问可以从法律和文化方面考虑影响。

【答案】(1)赞扬态度。(2)与什伍制度相结合;强化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3)是其推行耕战政策和富国强兵的大敌,不利于新法的推行。实质上是一种思想文化的专制政策。

(4)使秦的法律严酷苛刻,文化专制严重,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9.【解析】梭伦改革是代表奴隶主阶级的改革;商鞅变法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答案】(1)出发点: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维护奴隶制统治;振兴雅典城邦。(2)原因:商鞅阐述法家理论;列举历朝兴亡史实。康有为认为:以西方、日本变法取得成功为例证。(3)性质:梭伦改革是奴隶主阶级的改革运动;商鞅变法是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作用: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商鞅变法推动了封建制的确立。(4)原因:梭伦:中庸,缓和矛盾,取得广泛支持;康有为:过于激进,激化矛盾。启示:注意改革的策略。

10.【解析】回答第(1)问时注意关键词“坏井田,开阡陌”“桑田、露田”“《魏书》”等。第(2)是考查考生对孝文帝改革措施的理解能力,这里的“影响”侧重于土地制度的影响。回答第(3)问可以从背景、内容、影响方面考虑它们的共同点。

【答案】(1)改革或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2)均田制。影响: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共同点: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都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都获得了成功。

11.【分析】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不仅有经济措施还要有政治措施。回答第(2)问时注意鲜卑人生活方式的变化。第(3)问考查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的影响。回答第(4)问时要注意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考虑改革的影响。

【答案】(1)措施:孝文帝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新的租调制,重视兴修水利。(2)说明:商业的活跃;鲜卑族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3)说明问题: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汉化、北方民族大融合。(4)影响: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北方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12.【解析】回答第(1)问要注意材料一中的关键词“革衣服”“ 北俗之语”“ 葬河南”。抓住了关键词,容易归纳主要措施。回答第(2)问时注意以下问题:“雅好《诗》《书》”,孝文帝是鲜卑族首领。

【答案】(1)措施:易服装,改鲜卑服为汉服;官员讲汉话,否则受罚;南迁的鲜卑人死后就地埋葬等。(2)信息:孝文帝对先进的汉族文化十分喜好。影响:促进鲜卑族学说汉话,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13.【解析】回答第(1)问时注意关键词“五代藩镇”“文臣”“ 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措施的答案来自所学知识。回答第(2)时注意“态度”的意思,“根本出发点”就是目的。第(4)问中的“看法”就是分析改革与失败之间的关系。

【答案】(1)问题:藩镇割据问题。措施:军事、行政、财政、司法。精神:削弱武将、宰相和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2)态度:认为“内患”甚于“外忧”,即边事可预防。出发点:巩固其统治地位。(3)评价:材料二认为,宋初改革措施使天下晏然,战祸平息;材料四认为它使地方兵弱财困,终于导致“靖康之役”。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使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由此形成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加重了中央财政负担,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看法:由于北宋灭亡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不应该完全归罪于宋初改革。

14.【解析】第(1)问的“特点”是归纳材料中的要点,后两问围绕上述要点展开。回答第(2)问时要注意“银行作用”的含义,便于分出带有“银行”色彩的措施。

【答案】(1)特点:不抑制土地兼并;按照户负担差役;豪强有免税权。问题:土地兼并严重;赋役不均,逃避赋税的现象严重;政府赋税收入大幅减少,财政困难。措施:募役法、方田均税法。(2)措施:青苗法和市易法。

15.【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归纳材料一的要点。第(2)问的“理由”,既有利于国家或农民,但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符合上述观点的措施都可以选择。第(3)问考查改革成功的因素。

【答案】(1)北宋中期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时代需要改革家。王安石勤奋好学,少有大志,注重调查,了解下情;为人刚正、意志坚强,具备了改革家的素质。(2)青苗法:限制高利贷盘剥,增加政府收入;募役法:减轻了农民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农民负担仍很沉重,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只要能从成功和失败两方面正确分析即可)(3)平衡各阶层的利益,减小变法的阻力。加大宣传力度,统一统治阶级内部认识,解决内部纷争。在用人问题上应慎重。

16.【解析】回答第(1)时须注意的问题:古代中国改革共同的原因是内忧,目的都是维护统治。第(2)问的“侧重点”就是回答改革的指导思想。第(3)问的“阻力”不相同,孝文帝面对的是守旧势力;王安石的反对者是地主和官僚。回答第(4)问可以从改革者个人、符合国情等方面考虑。

【答案】(1)背景:都是社会矛盾尖锐和激化的情况下进行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其统治。(2)侧重点:孝文帝是汉化政策;王安石是理财策略。成效:孝文帝改革促使北方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推动社会进步;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收入,加强了军事力量,促进了经济发展。(3)阻力:孝文帝改革是上层旧贵族和守旧势力反对;王安石则是大地主和大官僚反对。(4)启示:改革者要有献身精神和坚强的意志;改革措施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规律;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

17.【解析】解答第(1)问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一中的关键词“钱柜”“教皇”“圣礼”等限定词。回答第(2)问时要注意“自由、权利”“皇权”反映哪个阶层的利益。第(3)问说明各阶层与教皇的矛盾。第(4)问的“结果”是建立新教派。

【答案】(1)针对问题: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问题: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绝对权威。(2)问题: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与掠夺,建立适应其发展需要的新教会。(3)说明问题:德国各阶层同罗马教皇的矛盾十分尖锐,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国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得到了各阶层的支持。(4)结果:建立了不受罗马教皇管辖的新教会。

18.【解析】第(1)问中前问的答案来自材料,后一问反映资产阶级要求。回答第(2)问时要注意关键词“亵渎神明”,相对于天主教会而言的,加尔文主张“先定论”,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第(3)问的“特点”答案来自材料信息,“影响”的答案来自所学知识。

【答案】(1)上帝的恩赐。为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神学依据和宗教动力。(2)天主教会。他认为财富是蒙上帝恩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他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的成功,并且具有节制、忍耐、简朴、诚实、讲信用和谦逊等高尚美德。新兴资产阶级。(3)特点:一些地方化、民主化的新教组织出现;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简化,人们普遍接受信仰得救主张。积极影响:①动摇了天主教会统治地位,促进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②冲破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③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和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欧洲各国文化、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19.【解析】回答第(1)问要注意关键词“保税人”意指实行包税制,“乡丁们”意指马木路克势力。第(2)问的答案基本来自所学知识。第(3)问考查考生对军事改革的理解能力。

【答案】(1)经济上包税制盛行,政治上马木路克控制政权。(2)措施:废除雇佣兵役制,实行征兵制;按照法国模式组织和训练新式军队;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军队。成效:军队数量迅速增加,成为地中海东部海军力量最强大的国家;使埃及逐渐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殖民统治。(3)为了壮大军事力量和进行对外战争,穆罕默德•阿里向埃及人民征收岢重的赋役,并采取强制手段让人民参军,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20.【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注意关键词“工业国”“富强起来”,改革的目的比较明显。回答第(2)问时不要漏掉“消极影响”。

【答案】(1)动机:发展埃及经济,使埃及 走上了富强的道路,巩固了自己的统治。

(2)影响:积极影响:阿里改革促进了埃及社会的发展,为维护国家主权,争取民族独立起了重大的作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在客观上是符合埃及人民利益的,因而是进步的。消极影响:阿里为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不断对外扩张,几十年的战争耗尽了全国人力和物力,把广大人民推向苦难深渊,最终葬送了改革的成果。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