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特殊招生”成为“特权招生”_高考新鲜事_高考报考-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不让“特殊招生”成为“特权招生”

发布时间: 2015-02-04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治理特殊类型招生乱象,杜绝高招腐败,让人们看到了向既得利益开刀的勇气,也意味着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已从单兵突进步入了全面突破新阶段。

日前,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这次出台的改革举措聚焦特殊类型招生,旨在堵住招生过程中的制度漏洞与灰色空间,不让特殊招生成为特权招生。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而招生公平又是教育公平的重中之重。由于特殊类型招生过程信息的不公开,监督与制约机制的相对缺失等原因,造成了一些高校的招生腐败,尤其是特殊类型招生的腐败,侵害了大多数考生的合法权益,破坏了高考(课程)招生的公平公正,如同毒瘤侵蚀着整个教育链条的健康。对特殊类型招生的规范,无疑是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必须啃下的一块硬骨头。

从《通知》具体内容看,针对艺术类招生和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其政策指向是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将人数都限定在不得超过主管部门核定的本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同时严格要求文化成绩,并提出逐步提高艺术类专业文化成绩要求的可能。释放的信号很清晰:严控规模、信息公开、规范流程、提高门槛。

对于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保送生问题,招生新政要求加强信息公开,并严格禁止高校以保送生招生形式违规录取未经本校文化测试和相关考核的考生,严格禁止高校以保送生招生形式将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的学生录取或调整到非外语(课程)类专业。这些政策指向同样非常明确,逐步减少规模,增强透明度,将各个招生环节置于阳光之下。同时,通过完善制度约束,不让行政权力干预招生环节,防止招生腐败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要求高校在高考前不得以任何形式开展与综合评价招生挂钩的考核活动,鼓励高校探索多元录取机制,不得采用自主招生办法招生。这说明,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充分意识到,此前部分高校因自主招生引出的高考前掐尖夺生源、行政权力渗透自主招生环节等问题亟须纠正。有鉴于此,探索多元录取机制,降低除高考之外的某一项招生考核的权重,并将考核时间严格限定在高考之后,这些制度设计,正是为了尊重高考和综合评价在整个招生环节中的权威,降低高校招生自主权所带来的违规风险。

针对时弊、对症下药,此次《通知》中的举措点到了特殊类型招生的要害之处,为规范特殊类型招生开出了系统化的药方。治理特殊类型招生乱象,杜绝高招腐败,让人们看到了教育部门敢于蹚地雷、向既得利益开刀的勇气,也意味着在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的推动下,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已渐渐从单兵突进步入全面突破的新阶段。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如果说,此前颁布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及改革配套方案,已经让公众看到了教育公平的新起点,那么,此次对于特殊类型招生的规范,则意味着教育公平在实践中的新进展。把改革方案落到实处,不仅能为培养人才打造新平台,更能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提振人们对中国教育的信心、对社会公平的信心。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