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为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绘制“施工图”_高考新鲜事_高考报考-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五部门:为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绘制“施工图”

发布时间: 2014-12-05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阶段目标】到2015年,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其中宽带接入比例达50%以上;到2017年,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接入;到2020年建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全面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保障措施】建立跨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建立健全政策环境;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氛围。

教室里不需要粉笔、黑板擦,孩子们不用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地球任何角落的一家工厂的整条生产线都能被搬进物理课堂。这些在过去看来是遥不可及的事,不久将变为现实。

今天,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为未来6年的中国教育信息化绘制了一幅清晰的施工图。

分解动作为施工谋篇布局

为了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实施方案将总目标进行分解,不仅有了施工路线图,而且还有3个明确的时间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可量化目标。

《方案》规定,到2015年,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其中宽带接入比例达50%以上,拥有网络教学和学习环境;初步建立起丰富多样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实现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普遍共享,并输送到全国具备网络教学条件的学校、班级,实现课堂教学的常态化、普遍性使用。

2015年,网络学习空间将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全国50%的教师和30%初中以上的学生拥有实名网络学习空间,高校90%以上师生拥有实名网络学习空间,开放大学100%的师生拥有实名网络学习空间。与此同时,将建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与国家数字教育资源中心,形成数字教育资源市场化的汇聚和共享机制;建成贯穿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覆盖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学籍、教师和学校资产的管理信息系统及基础数据库。

《方案》要求,到2017年,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接入,网络教学和学习环境完善,有条件的农村学校班均出口带宽应不小于2M(兆),城镇学校班均出口带宽应不小于4M,义务教育阶段城镇和农村学校多媒体教室比例分别达80%以上和50%以上;基本建成数字教育资源与公共服务体系,为学习者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服务。

与第一阶段不同,到2017年,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将实现普及化,教师普遍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研修、备授课、批改作业、家访及指导学生学习,学生普遍应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自主学习,所有教师和初中以上学生基本实现人人通。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