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声:没有合格的本科教育就是不合格的大学_综合资讯_高考资讯-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教育部发声:没有合格的本科教育就是不合格的大学

发布时间: 2017-03-19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大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本科生,本科是大学教育的基础,这是大学的根本使命。衡量一个大学办学成果,首先是本科生毕业后的表现,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中,各个大学毕业生在同等竞争中,几年内就可以分出高下。

  

  这些年,各高校极力争取硕士博士点,大量的博士生导师涌出,大量的硕士博士产出,质量无法保证。本科生则是严进宽出,只要考进大学,混几年也能毕业。某企业主管对此深有体会,接纳的大学生中有的人看上去精明能干,电脑使用也熟练,但专业智能一塌糊涂,给他机会也不肯下功夫学,只好辞退。社会在进步,想混日子的人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本科教学质量的下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家不能简单地责怪于学生,也不是扩招带来的后果,而应该在大学教学、大学的特性和人才培养环节等诸多方面来寻找原因。

  

  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透露:“教育部将于今年年底、明年年初颁布实施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标准,作为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国家标准和基本要求,要求高校依据‘国标’、结合实际,修订本校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据了解,造成“重科研、轻教学”的原因,是现行的高校评价机制出现了问题。一方面,对于大学而言,最大的“政绩”不是教学成绩,而是科研成绩。尤其是要看得到了多少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与项目,带来了多少万甚至多少亿的科研经费。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导致了高校科研功利化和教学荒废化。

  而另一个方面,对高校老师的评价体系,学科与学科评比标准以及学校与学校的评比标准,主要是依据科研成果来量化。学科排名也主要依据科研项目和成果课题,这使得高校全民总动员都去做科研。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正在升温,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效,主要体现在,学校把人才培养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在重点领域的教学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学校的资源配置、政策支持更多地向人才培养倾斜;教学质量监督保障机制正在完善。

  但就全局来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还不够牢固,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对教学工作领导重视还没完全到位,教师投入还没完全到位,资源保障也还没完全到位,人才培养工作仍在爬坡过程中。

  从四个方面指出了如何深入推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持续升温。

  一是要向学校要水平和质量,高校要进一步落实人才培养核心地位;

  二是要向教师要水平和质量,要着力抓好教师队伍这个关键;

  三是要向学生要水平和质量;

  四是要向教育行政部门要水平和质量。

  她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要大力持续推动人才培养工作,不仅要有要求,而且要有举措。政府对于推动高校教学改革、提高质量的职能主要是指导、支持、服务和监管。”

  教育部将积极推动教学质量评价监督,要求高校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自评体系,开展对高校教学质量的审核评估;对高水平大学的工程、医学、金融、会计等职业性强的专业,开展专业认证,确立国际标准;支持第三方社会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校教育教学评价。

  本科教育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立校之本,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必须办出一流的本科教育。本科教育之所以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中处于基础性的重要地位,是因为本科教育是学科发展的基础,不仅为学科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如大批学者、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而且学者们往往通过本科教学综合化、系统化讲授,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没有合格的本科教育就是不合格的大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