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化学试题千变万化,却又有规律可循。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特级教师夏建华等名师受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之邀请,在我省高考化学学科备考会上面授机宜。
命题方向
重基础考能力具有开放性时代性
夏建华曾深入分析和研究过近年来海南高考命题及考生答卷情况。他总结称,化学试题具有以下显著特色:原创性、基础性、能力立意、开放性、时代性。
原创性指的是,试题提倡原创,即使是传统题,也从情境素材的选择、选项的设置和问题的设计等方面做出变化。试题特别关注学生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水平,注重在具体情境中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减少记忆性试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对于扼制以题海战术、加班加点、机械训练的不良学习方式,引导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基础性指的是,化学试题突出主干知识(知识和技能的考查上保持稳定),注重考查主干知识和核心观念,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基本技能的训练,学习方法的感悟。
试题的稳定性体现在考查内容及比例、题型、题量、难度等与往年相比保持基本稳定,甚至在阅读量上也保持稳定。
能力立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二是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三是化学实验和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理科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经常开展化学实验、经历科学探究的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
开放性指的是,试题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既考查了考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为考生回答问题提供了较大的空间,考查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创新能力。当然,开放是适度的,一般是限定条件下开放。
时代性指的是,试题突出与生活、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密切联系,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现象、社会热点、新材料等科技成果中选择试题素材,设计问题情境,通过设置大量化学试题与生产、生活、环保、健康、安全等实际相联系。
复习策略
课后习题也会成为命题素材
有不少化学学科一线教师谈到,课本中非正文部分的信息(资料卡片、思考与交流、学与问、课后习题等)为素材的考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不容忽视。海口实验中学化学教师王小明分析,非正文部分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是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食品、药品、能源、环境的关系,涵盖了一定的化学原理和化学思想,注重实现和落实体验性目标。以2014年海南省高考卷为例,该部分的内容考查分值达到了35分,分别是必修2(10分)、选修4(19分)、选修5(6分),所以说做好这部分内容的复习相当重要。王小明认为,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根本,是专家命题的源泉。老师和学生要认真研究课本非正文部分内容(思考与交流、资料(卡片)、科学视野、科学探究、科学史话、实践活动等)近三年甚至2007年以来考了哪些内容,哪些没有考过。比如说,2014年考过了可燃冰。学生还可结合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对非正文部分内容进行适度地开发、挖掘和拓展,特别是必修2、选修4、选修5三个模块的内容,这三个模块可以开发和挖掘的潜力很大,如: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实验、测定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含量、中和热的测定、化学反应自发的方向等。
规范答题
要准确使用化学用语
夏建华强调,在答题环节,要准确、规范使用化学用语;规范化的答题才是有效的答题。
夏建华提炼高考化学重要术语和知识点如下。
附:工业流程常见的操作与名词
原料的预处理
溶解:通常用酸溶,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
灼烧:如从海带中提取碘。
煅烧:改变结构,一些物质能分解,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烧高岭土。
浸出:固体加水(酸)溶解得到离子。
浸出率:固体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的多少。
酸浸: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
水洗:通常为除去水溶性杂质。
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洗涤:洗去表面的杂质离子,降低晶体的溶解度
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
①pH的控制: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中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②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
③降温反应的目的: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
④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析出。
⑤冰水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⑥有机物(乙醇、乙醚等)
相关链接
今年高考化学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必考部分约占80%,选考部分约占20%,以中等难度题为主。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其中第Ⅰ卷全是选择题,约占35%,属必考内容。第Ⅱ卷以非选择题为主,约占65%,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必考部分的主观题与选考部分的三个模块的试题。考生可以在三个选考模块中任选一个模块答题,但不能跨模块选题,否则只按所选的第一个模块记分。其中,必考部分的选择题分为单项选择和不定项选择,各6道题,分值分别为共12分和24分。选考部分有1道多项选择题,分值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