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教育部公布的《2008年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办法》明确了高校招生八类保送资格,其设置跟前些年大同小异,依然是“省级优秀学生、一些权威竞赛(如奥赛)获奖者、体育、外语精英、公安英烈子女”等。
保送制度的设立,是为了奖赏某些单项突出的特长生,防止其被高考总分录取线阻挡在大学校门之外,在一考定终身之外,为特长生寻找一条进入大学校门的渠道。但多年来,由于学校拥有相当大的评选自主权与政策弹性空间,操作程序不透明,对权力的制约监督形同虚设,保送制度已被严重异化。
在现行的评选制度中,最让人犯晕的是所谓“省级优秀生”,因其评价标准的空泛而一直都饱受诟病。这种评价标准的空泛主要体现在———德育标准,是指“对祖国对党的热爱”;智育标准,是指其学习态度端正、各科成绩还过得去;体育标准,则是指其体育分高、热爱锻炼。以上三种标准,都不能说不正确,但却无法衡量其高下,常常处于“说你好你就好”的尴尬境地。至于选拔,常常是还未“见光”就被教育部门的领导们内定,成为一种“行业福利”。类似驻马店高级中学教师子女独享优秀学生指标的现象便比比皆是,严重损害了保送制度设置的初衷。
同样,来自奥赛活动中的畸形、丑陋现象也频现报端,警示着与保送挂勾的奥赛正在变味。而事实上,那些在某单一学科特别优异或动手能力特强的学生,一般其他各科成绩也差不到哪儿去,无需保送也可稳进大学。他们有资格被保送却在大多数时候被学校“安排”去争单科状元。于是那些成绩在其下者,就顺理成章地占据了保送名额,成为了各中学攀比升学率的多出来的“市场份额”,“荐良不荐优”由此就成了保送“通病”。加上各地教育部门不再将成绩作为硬指标后,家长们的地位与人际关系便成为重要考量选项,保送制度逐渐蜕变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至于那种在体育方面为国争了光但耽误了学业的青少年,借保送制度获得一条进入大学的绿色通道,从而相对补偿其青春损失,制度设计的美意可谓人性。但问题是,这种额外“金牌”合理吗?至于当下频频曝出的文艺体育明星破格入名校,演艺明星当教授等资讯,都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高校的“追星媚富”情结,严重损害了高校的书卷气质。
还有公安英烈子女被保送,难道父辈的荣誉可以世袭吗?为什么只有公安英烈的子女可以被保送?其他行业就出不了英烈吗———如此一路追问下去,越加让人疑窦重重。
去年,国内某著名门户网站曾就“高考保送制度该不该保留”设置网络投票,有高达76.38%票选择了“不该保留”。这一结果,是不是反映了公众对保送制度加速蜕变的不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