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不能加课 高考难度不会增加
今年九月伊始,轰轰烈烈的北京高中新课改拉开了帷幕,这场以“减负”、“提素”为主要核心的课改风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三个月过去了,课改也已经进入了第二阶段。而前不久,第一阶段总结研讨会在北京二中召开。针对教师们普遍感觉新课程课时紧张等问题,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学校不能因为课改随意加课、补课,新课程课时总量和上课天数将保持不变。3年后的新高考难度不会增加,但会更加灵活。
另一方面,在广渠门中学召开的崇文区课改推进会上,市教委有关负责人首次对新课程高考回应,据透露,每个科目所有必修模块以及必选模块是新课程高考的最低限度。按照本市高中新课程选课指导意见中的要求,在完成116个学分之后,文理科学生还应在语文、数学、化学、物理、政治、历史、生物等高考科目中的选修模块里至少选修22个学分。这也就是高考的内容。
家长热议“加课” 现状堪忧
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主体,北京各大高中的高中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和老师最有发言权。我们不妨听听看他们怎么说。
“如今”课时不够、教师负担加重“”高考制约课改“等问题成为困惑一些学校展开教学的主要因素。如何理解并解决这些问题,有关方面在探索。”这是东城教委课改研讨会上一位历史老师说出的一席话,它代表了新课程实施后,部分教师教学的一种现状。有老师称,现在每天备课都得到晚上十一二点。教学内容增多,课时紧张、教学负担加重成为困扰大家的难题。而不少高一的同学也纷纷感觉,课堂上老师讲得东西一下多了起来,有些消化不了。
论坛家长(匿名):现在西城区的各重点示范校全部加课了,原因主要是:高一新课改使得数、语、外、物、化五门课课时在第一学期各少20个课时,共计100个课时,而且教材在编排上打破了系统连贯性,老师讲课不适应,讲得太简单不适应高考,讲得深了,学生没有消化时间,受众面缩小。为保证学生有个好的未来,从四中开始,到实验、二附、八中等学校都开始用课余时间上课以增加主课课时。四中的高一9点10分下晚自习,所谓的晚自习,一半时间学生做作业,一半时间老师讲课,目前西城区没有加课的学校就只有十三中了,各位家长难道你们都不知道,为什么没人说这事啊!
论坛家长(向前奔跑):这个高一为什么上的这么忙呢?!才上高一,学校就安排了很多课程!周六上午是数学和物理,下午是化学,孩子整天在课堂上奔波!我也整天在接送孩子的路上奔驰!是新课改造成的吗?孩子太辛苦了!
论坛家长(匿名):我们学校也有,但孩子不想上,就一直没上辅导班。期中考试考的还可以,不知期末怎样。我的心悬着,别人都上,咱不上能行吗?等等看吧。上了可能心里就塌实了。
专家支招 升学考试制度应多元化
对于学生课业负担与日俱增的现实状况,汤林春博士(市教科院普教所)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症结在于高一级学校招生过分依靠单一的升学考试成绩。”
近几年,高校招生增加了学校自主权,中等学校招生增加推优名额,“但规模太小,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凭最后一次高考或中考成绩决定升学。”对此,汤博士提出设想,如把体育成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事科技活动情况等作为升学的硬指标,使它们在升学总成绩中占相当比例,就可引导学生注重学科以外的竞争。
由于学习时间与学生课业负担的主观感受呈正相关,但是好的学业成绩并不能靠一味地增加学习时间来获得。那么,花多少时间才能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呢?汤林春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法:一是设计绝对标准,如以80%的学生达到掌握水平所需的时间为最佳时间;二是设计区间标准,如以60%的掌握水平为最低标准,以90%的掌握水平为最高标准,达到60%~90%掌握水平的时间区域即为最佳学习时间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