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学生今后可“逛”课程超市_高中课改_高中频道-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北京中学生今后可“逛”课程超市

发布时间: 2007-02-03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日前,一则资讯牵动了北京市众多中学生和家长的心:北京市教委宣布,从今年9月份开学起,北京市330多所高中的高一新生将以修学分的方式开始高中学习。高中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

长期以来,北京的高中教学主要以高考考核的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生物、物理、历史、地理、政治和体育课程为主,以是否通过高中毕业会考为毕业考查标准,此次北京高中课改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学生必须修满三年并至少获得144学分方可毕业。

家长学生对课改忧心忡忡

虽说“高中课改”早已经被关注,但在大多数即将升入高中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心中,“自主学习”、“选修课”、“模块教学”等还是很陌生的概念。说起即将在高中实行的学分制,中年知识分子夏女士为自己即将上高一的儿子捏了一把汗:“我的儿子在学校成绩中上等,考一个区重点中学应该没有问题,但是他的性格十分内向,不爱说话,跟着老师的课堂进度走没有问题,可一旦实行了学分制,又要到社区做公益活动,又要完成各种兴趣选修课,真怕他适应不了。”

北京东城区初三学生王建萍则说出了自己的另一番担心:“上了高中我打算报考《中国中学生报》中学生通讯社,做一名学生记者。现在大学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前我们学校一些高年级同学由于经常参加各种大型活动,发表了不少文章,最后被大学破格录取。要实行学分制了,像我这样爱好广泛,有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会越来越多,我的优势是不是就不明显了?”

面对北京高中课程改革,更多家长的忧虑和疑问还是缘自两个字:“高考”。在北京市教委网上意见箱中,一位家长留言表示反对课改:现在高中生们要实行学分制,还要选修好多门课,我不赞成,如果高考的内容不跟着做相应的改革尝试,北京的孩子注定要吃亏。还有一些家长反映:孩子们上高中,没有人只图拿一个毕业证,大家共同的目标是考大学。在目前的大背景下,只能是高考考什么,我们的孩子就学什么,谁都知道发展综合素质是好事,可是没有分数行吗?北京高中生要修满144个学分,我们想知道,这些学分里对高考有用的,到底有几分?

课改对教师知识是个挑战

在北京市第一中学邓少军校长眼里,课改并不是新鲜词,他说,关于课改的理念很早就听说,学校其实前几年已经开始零星的实验,但未纳入评价体系。目前该校有20多门选修课,学生可以自己选择。邓少军认为,这既是一个挑战,更是机遇,所有学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而该校党委书记毛玮华最担心课改与未来的高考是否配套,她说,现在很多都是未知数,心里没底。高考的配套改革应该进行,有相应的评价体系,有的地方已经有一些经验,譬如海南,会考成绩占高考成绩的10%%,有的地方加大选做题目的分量。她认为,高考肯定会有变化的,否则是不配套的,希望高考的评价体系早一点出台。当然,教育部门可能也有这个顾虑,想看看课改的效果来制定,这里有矛盾。

不少家长担心第一批孩子成为试验品,毛玮华给予这样的解答:其实大家的机会都是一样的。她担心的是老师的知识是否衔接上,课改对教师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教师也是挑战。譬如以前教语文,可能仅仅是课本,现在划分为戏剧、杂文等很多模块,这些老师都要深入研究。

北京市一中教师左家燕认为,培训不能只培训理念。左家燕最担心的是新教材,她说,对老师来说,教材是最关键的。“没有教材,老师现在不知道如何准备,如果到快要开学教材才到,老师忙活的很多东西可能又白忙了。所以越早见到新教材越好,培训不能只培训理念,理念大家都明白,关键是要实践。”而且课改的关键就是老师,她举例:现在有学生在网上留言调侃:“没关系,老师弄明白了就行,他们明白了,再教我们就容易了。”

课程改革会带来教育者观念的变化

“‘新课程’‘旧高考’并行是不可能的!”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院长王云峰一直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北京高中课程改革的研究与政策制定,他在接受采访时首先否认了课程改革可能与高考脱节的猜测。王云峰教授透露,北京高考近几年实行的是自主命题,有关部门在制定高中课程改革的相关事项特别是学科教学安排时,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研究北京高考命题与阅卷工作的相关专家始终参与其中。教育考试部门参与高中课程改革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根据教育部的有关精神,在对学生选拔考试时充分融合新课改的相关内容,保证课改与考试协调有序进行。王云峰认为,北京高中课程改革绝不仅仅是考试的变化,更将带来基础教育高中阶段教学、学习与学生评价体系的变化。首要的,将是教育者观念的变化。

王云峰表示,此次课程改革首先带来的将是对校长管理水平、老师教学观念更高的要求。学生和家长可以打消顾虑,高中课改特别是学分制是循序渐进的,是与基础教育初中阶段的实践与教学相衔接的。普通同学只要按部就班跟着学校的要求走,一定能够顺利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而对于有能力的学生,有关部门在制定计划时也做了充分考虑,144个学分是下限,上不封顶,在学生中能够形成争修学分的局面,也是好事。现在高校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学分的数量很可能成为高校考查学生的一个标准。

对于“模块”教学的新概念,王云峰解释说,模块其实是一种教学计量单位。它改变了以往以门类为单位、按学科知识系统划分课程的方式。新课程将首先划分大的领域,下设各学科,学科课程由模块组成。模块教学的最大特点是相互连贯,灵活弹性。比如语文教学,围绕阅读理解与表达运用的学科主线下设多个模块,在整体教学计划的指导下,选择学习古代诗歌还是现代散文,将由学生说了算。

课改将为特色教学提供空间

据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高中课改将呈现出课程设置稳中求变、建立三级考试体系、全市统一培训教工、打造课程超市等特点,而核心理念是给学校和学生广阔的发挥空间,基本原则是坚持低成本理论,保持和谐平稳发展。

就社会最为关心的考试制度与教学计划的调整,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李奕表示,在保持课程最本质的价值取向和改革有序进行的前提下,调整将不搞课程和科目设置的颠覆性变化。原有高中会考虽然不会取消,但其认定学生毕业的职能将会调整。未来将形成高考、高中会考、模块考试三级考试体系,三级考试体系不会出现简单的重复设置,高考将尽量保持稳定。

记者从北京教委了解到,北京还将充分利用首都的各项优势,根据不同中学的特点打造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超市,引进职业学校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给普通高中生上课。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