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网游 家长情急之下“吊”死十三岁儿子_天下杂谈_高中频道-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沉迷网游 家长情急之下“吊”死十三岁儿子

发布时间: 2009-07-29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母亲说,在广州打工10年,期间只回家3次,和孩子交流少;

*老师说,家长和留守儿童沟通不到位,造成孩子进网吧成瘾;

*专家说,戒除网瘾,家长要要讲究教育方式给孩子足够的信任和时间;

13岁的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逃学、夜不归宿,伤心失望的父母又急又恨之下,采取了极端的教育方式--捆吊孩子,于是,悲剧就这样发生了,孩子凋零在最美好的花季近日,蓬溪县法院刑事审判庭内,一场备受关注的庭审正在进行.

犯罪嫌疑人蓬溪县蓬南镇蓬安街敬某、杨某夫妻过失致人死亡,而受害者正是夫妻二人最疼爱的儿子--年仅13岁的敬某。

事件回放:父母吊死不回家的孩子

2005年10月23日上午10点多钟,经常玩网络游戏夜不归宿的儿子敬某终于被母亲杨某找到。回到家中,夫妻俩追问在外一天一夜的儿子究竟做了些什么?儿子却一直沉默。午后1点左右,气极了的母亲杨某说:你不说,就照你前天写的保证书上说的,把你捆吊起来!父亲敬某便用绳子捆住儿子的上身和手脚,吊在自家卷帘门横轴上,仅让其脚尖着地。直到下午4点左右,儿子说还有作业要做,杨才放儿子下来。

敬某的堂叔帮他洗澡时,见孩子呕吐,大小便失禁,冷得浑身发抖,就把他抱到床上休息。次日凌晨零点至3点左右,敬某3次向父亲要水喝,敬即兑白糖开水给儿子喝,谁知喝了后呕吐,敬便给儿子服下感冒药两片。到凌晨5点半钟,敬又起床去看儿子时,却发现儿子已死亡。经省公安厅、南充市公安局技术鉴定,敬某是体位性窒息死亡。今年2月23日,蓬溪县检察院以被告人敬某、杨某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对话实录: 网络游戏是罪魁祸首

之后,记者采访了本案的承办检察官蒋伟、两名犯罪嫌疑人以及死者的老师等人,从一番对话中掌握了一个年仅13岁的留守儿童死亡的真正原因。原来,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正是被专家们称作精神鸦片的网络游戏。

1、检察官蒋伟:孩子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

记者(以下简称记):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采用极端的体罚手段导致孩子死亡,这是犯法吗?

蒋伟(以下简称蒋):孩子不是私有财产,其人身权利受到法律保护,父母采取非法手段致其死亡依然算是犯法。

记:据你们调查,孩子敬某在外的一天一夜究竟是怎么度过的?

蒋:他白天在网吧打游戏,晚上在一个三轮车上过夜。邻居朱某家的10岁男孩朱龙(化名)一直与他在一起。两个孩子到晚上都没回家,两家人找到半夜未果。第二天上午,邻居朱某经过蓬南小学附近网吧,碰巧看到孙子朱龙正和敬某在打游戏。据朱龙说,他们一起玩游戏,不知不觉就夜深了,敬某说:我不回去了,我写了保证的,回去爸爸妈妈会吊起来打我。我只好出去流浪,在外面乞讨过日子。

记:保证书是怎么回事?

蒋:是敬某写的检讨,保证不打游戏按时回家。这样的检讨从去年7月以来有4份。去年7月,敬某偷了爷爷的300元钱后很快就花了,被父亲罚跪,写下检讨保证不偷东西不打游戏。事发前的星期五,学校很早就放学了,可敬某晚上很晚才回家,又被罚跪写下保证书。

记:敬某夫妇现在哪里?

蒋:两人保释在家。夫妻俩上有80岁的父亲,下有一个上高中的女儿。

2、母亲杨某:10年打工回家3次,儿子让我很失望

记:事发当天,孩子一直不回答你们的问话。平时你们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杨某(以下简称杨):孩子不说他那一天一夜究竟到哪里去了,我心里着急啊,我守着他哭啊!我一心希望他成为一个好人,走好人生路,谁知道会是这个结果!平常我和孩子的交流少,确实是个不称职的母亲。(眼圈红了,泪光闪烁)我一直在广州一家袜厂打工,有10年了!1995年,孩子没满2岁,我就出去打工了,直到出事前两个月才回来。10年里我只回过家3次。在家时间短,疼爱孩子还疼爱不过来,孩子要钱我总是信他的话,要10元不会给9元。孩子总以为我很有钱。我哪里有钱呀?我在外面打工,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都是穿厂服,在流水线上干活,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也才1000多块钱。我拚命挣钱,去年刚刚把房子修了,可以回家照顾孩子了,他却就这样死了(泣不成声)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