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模后着手做好三件事 打赢“志愿大战”_名师点评_高中频道-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高考一模后着手做好三件事 打赢“志愿大战”

发布时间: 2013-04-11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4月对于北京考生而言意义重大,高考研究中心刘业翰老师把它定义为整个高中阶段最繁忙、最紧张的一个月:4月初,各区安排一模考试;4月中旬,全国各大高校在京召开招生咨询会;4月下旬,志愿填报进入最后倒计时。这其中有许多信息需要考生和家长去接收、甄别。如果没有充分准备,高分考生也很有可能无缘名校和理想的专业,甚至滑档、退档。那么,填报志愿前应该做足哪些功课?

一模后着手做好三件事

高考研究中心刘业翰老师提醒,由于北京考生在高考前填报志愿,需要面对更多不可控因素。在一模后这个时间点,大厚本、区小本等资料会下发到学生手中。拿到这些资料之后,考生和家长一定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根据一模成绩在全区的排名,估算出自己如果参加去年高考能够取得的分数,并据此锁定分数段,确定数所目标学校。

第二,一定要去参加高招咨询会,着重了解几所目标学校,并尽量争取到与目标学校招生办负责人面谈的机会,以便掌握最权威的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目标校是京内学校,还要关注校园开放日的时间,提前去学校感受一番,亲身体验将对选择大有裨益。

第三,将确定的目标校进行分类。

A类为可冲刺类,即历年录取分与自己预估分相差不多,甚至略高于预估分的学校。

B类为正常类,即历年录取分略低于自己的预估分,不失手即可进入的学校。

C类为保底类,即历年录取分比高考预估分低,但不超过40分的学校。

D类为二志愿类,即录取分比高考预估分低40分以上,并接受二志愿的学校。填报二志愿,切记把握几个原则:京内降批次,不降去京外,避掉985,少选211。客观地说,填报二志愿,不出京又不降批次的话,操作难度会很大。如果不愿意降批次,最好选择京外高校,但尽量不要选择京外985高校。因为,一般情况下,京外985高校生源充足,除非分数优势非常大,否则希望渺茫。

如果考生和家长在四月份严格按照以上三个步骤来执行,完全可以胸有成竹地面对志愿填报。

关注目标院校全面掌握信息

了解院校信息,不能只看名气和分数,更重要的是院校本身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硬实力指的是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设备、校舍等一系列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这类信息可以从学校官方网站和门户上寻找。如果未来希望在学术上有所突破,那么可以从该校的论文数据入手。如果大学毕业后准备进入企业发展,那么要着重了解就业率。当然,有些数据易于查询,有些则比较隐晦。除了就业率、就业薪资等比较容易得到的信息之外,建议家长多关注目标高校的校园招聘信息,了解哪些企业对目标高校存有好感、认同感。如果校招名单中有知名企业,即可证明学校的就业情况乐观。如果参与校招企业少,但大多集中在某一行业,则说明某些特定专业就业良好。此类信息的收集,需要在5月初前完成。

注意志愿填报技巧避免误报

从给学生定位、给院校定位,到相互匹配,再到实际操作二志愿,甄别真假二志愿、真假加分,区分专业优先、分数优先等,填报志愿涉及的内容多且杂,混杂在一起难免令考生和家长茫然。

刘业翰老师建议,考生和家长进行情景模拟用一模后得到的高考预估分,按去年的方式填报志愿,看看会出现什么问题,再逐一分析,寻找解决方案,尽可能不让同样问题在真实的志愿填报中发生。另外,可以求助于老师、专家,拓展信息来源。但是,由于高考志愿填报复杂且专业性强,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抱着货比三家的心态,多看、多问。如果某种情况是每个人、每本书都提到的,一定是重点。如果某类情况只在一处出现,或者只听某一个人说过,那么请行动起来,从学校渠道了解、核实信息。但是,千万不要放过关于目标校以及关于填报技巧的任何观点、评论。一定要弄清楚产生这种观点的原因,然后再根据自身情况加以斟酌,做出判断。

如果能从以上三个方面着手准备,那么考生和家长不仅离打赢这场志愿大战为期不远,而且也为迈入理想的高校迈出了关键、坚实的一步。

相关阅读:

高考倒计时:高考冲刺阶段提分建议

2013北京海淀区高考一模各科试题解析

2013年北京各城区高考一模试题及答案汇总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