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宗教改革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16世纪始于德意志的西欧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想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锁。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一目,教材主要写了以下两个问题:
1.西欧宗教改革的背景。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西欧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主。对于其经济特权,教材已有详述。在政治上,教皇不仅掌握着教会的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还可以裁决俗界各国的纠纷,任意废止各国的世俗法律,甚至决定各国皇帝和国王的废立;中世纪教会还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用神学理论为封建统治辩护,使封建制度神圣化,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教会的政治权力及其对人民的精神统治,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当时贪污、腐化之风弥漫在教会的特权阶层,所有的教皇都是靠贿赂当选的,教皇卖官鬻职,提拔亲故。高级教士都过着奢侈淫逸的生活,教皇英诺森八世就不遵守独身的教规,据说他有八个私生子。教会的专横、腐败、对人民的搜刮,激起了社会各阶层的不满,使广大农民、城市平民、部分贵族和个别国王都投身于资产阶级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
2.西欧宗教改革的实质。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以后,资产阶级在思想上的反封建斗争,一种形式是文艺复兴,另一种形式就是宗教改革。在宗教垄断一切的形势下,人们进行斗争的形式也只能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16世纪开始于德意志,并波及到西欧诸国的宗教改革运动是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二、宗教改革的经过和意义一目,教材主要写了以下几个问题:
1.德意志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5~16世纪,德意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一些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但是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德意志经济的分散,影响了政治上的统一。中世纪以来的割据局面仍然存在,政治上的分裂便利了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勒索。它成为罗马教会榨取最严重的地区,素有教皇的乳牛之称。摆脱教会的压榨和束缚,是德意志发展资本主义必不可少的条件。
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派人去德意志兜售赎罪券,教皇特使宣称,只要购买赎罪券的钱一敲响钱柜,灵魂即刻应声升入天堂。这种无耻的勒索,激怒了德意志人民,维滕堡大学的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在1517年10月31日,写成九十五条论纲贴在维腾堡教堂门口。他痛斥教会的无耻行径,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指出:当钱币在钱柜中丁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对钱财的贪欲。论纲虽然没有公开反对教皇,但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神权。在德意志社会各阶层尖锐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形势下,论纲尤如放出闪电般地迅速传遍全德。路德得到广泛的同情和支持,态度变得更加坚定,他拒绝了教皇撤回论纲的要求,并当众烧毁了教皇开除他教籍的敕令。1520年,他连续写了三篇文章,系统阐述了他的宗教纲领和政治纲领。他在《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的公开信》中,建议组织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由德意志人自己委任教士,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由世俗当局处理,这实际上是德意志独立的宣言。他在《论基督徒的自由》一书中,宣传每个信徒都有读圣经的权利,可以直接同上帝交流,凭着虔诚的信仰可以得救,而神职人员是多余的。路德还主张简化繁琐的宗教仪式。无疑,这样做将使所谓拯救人类的教皇、教会和教律都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路德所领导的宗教改革,客观上有反封建的作用,并且蕴藏着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倾向。但是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路德投入到萨克森选侯的怀抱寻求保护。人民拥护宗教改革是要推翻封建制度,所以当路德成为诸侯的奴仆和代表之后,人民就团结在宗教改革激进派闵采尔的周围,于1524~1525年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战争遍及德意志大部分地区,全国大约有2/3的农民参加了斗争。在农民战争中,教会的许多的寺院、教堂被捣毁,教会财产流失,教士的威信扫地,农民战争动摇了天主教会在德意志的统治地位。
宗教改革后,一些诸侯国成为路德派新教国家,同天主教诸侯抗衡。1555年双方缔结了奥格斯堡和约,确立教随国定的原则,承认诸侯享有决定其臣民宗教信仰的权力。德意志北部、中部的许多诸侯都改信了路德教,路德教还传入北欧和其他一些欧美国家。
2.加尔文教和瑞士宗教改革。继德意志之后,宗教改革波及到了西欧许多国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加尔文的宗教改革。瑞士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加尔文宗教改革的良好条件。1536年他发表《基督教信仰典范》,表示赞同路德的信仰得救理论,反对教阶制度和繁琐的宗教仪式。他还提出了先定论,他说上帝的旨意决定世界上每一个人的成就,上帝创世纪时,就已经将人分成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受罚。这种宿命论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鼓舞了在商战中发财的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加尔文还设计了一个民主和共和的教会组织形式,教职都由选举产生。根据加尔文的改革方案,在瑞士日内瓦建立了一个政教联合的政权。
加尔文派的宗教主张和教会组织更适合新时代的要求,是新教中的激进派,影响遍及欧洲。恩格斯指出:当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国已经蜕化并把德国引向灭亡的时候,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却成了日内瓦、荷兰和苏格兰等地共和党人的旗帜,使荷兰脱离了西班牙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并为英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二幕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外衣(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3.法国的宗教战争。16世纪40年代,加尔文教开始在法国传播,资产阶级、手工业者和农民接受了这一宗教思想,法国南部的大贵族出于政治野心,也改信加尔文教。加尔文派在法国被称为胡格诺。宗教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使法国形成了以北方大封建贵族吉斯公爵为首的天主教集团和以南方波旁家族为首的胡格诺派。双方从1562年开始进行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宗教战争,史称胡格诺战争。1594年胡格诺派的领袖波旁家族的亨利加冕为国王,称亨利四世,战争遂告结束。1598年亨利四世颁布敕令,宣布天主教为法国国教,胡格诺教徒享受宗教信仰自由。胡格诺教在法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4.英国的宗教改革。从15世纪开始,尤其是1485年都铎王朝统治英国之后,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支持下,专制主义王权大大加强。这时的罗马天主教会在英国有大量土地,教会贵族是社会的特权阶层,英国每年要向罗马贡献大量的财富。强大的王权无法容忍教会的特权。英国的宗教改革表面上是王权与教权的冲突,实际也是新贵族、资产阶级与旧贵族特别是教会贵族的矛盾,是形成中的民族国家与外国干涉掠夺的矛盾,也反映了农民要求土地的愿望。
国王为打击天主教会势力,自上而下地推行了宗教改革。英国国王与教皇的决裂是由教皇拒绝英王亨利八世离婚的请求而引起的。1529~1536年,国王利用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宗教首脑,握有任命教职和决定教义的权力,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岁贡。从此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都与罗马教廷断绝了关系。亨利八世还在1536~1539年间,封闭了六百多所修道院,没收其全部财产,并将没收的土地赏赐或廉价卖给新贵族和资产阶级。这次改革的主要成果是在英国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最高权力,使英国教会成为国教教会,进而加强了君主专制的统治。但英国国教中还保留了天主教的教义、教仪和主教制度。
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日益不满专制君主制横征暴敛和种种限制的英国资产阶级要求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的残余,要求清除限制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主张改革教会的组织、教义和教仪,建立一个廉俭的教会,这就是所谓的清教运动。1640年,资产阶级终于在清教徒的旗帜下,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革命。
5.宗教改革运动的历史意义。宗教改革是西欧反封建斗争的重要形式,它在解放人们思想、促进近代文化的繁荣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见教材的论述。
附:本节参考书目
《世界通史中古部分》(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世界史近代史编》(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朱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作者: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高级教师 孙楠)
资料和注释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宗教改革前的天主教会
天主教是与东正教、新教并列的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而基督教又是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基督教诞生于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392年,罗马帝国皇帝正式宣布基督教为国教。由于政治区划和语言、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庞大的罗马帝国全境在事实上一直分为东、西两部分。基督教从3世纪以来,也逐渐形成东、西两大派。西派以罗马为中心,传播于高卢、意大利和北非迦太基及其以西地区,通行拉丁语,又称拉丁教会。东派散布在马其顿、希腊半岛至埃及及其以东地区,通行希腊语,又称希腊教会。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设东都于拜占廷,并将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此后,君士坦丁堡教会在东部教会中渐居首位,与西部的罗马教会对峙。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6世纪,罗马主教在罗马城建立政教合一的统治,并扩大统辖范围,进一步提高罗马主教的权力;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一世自称为教会元首,使东部教会依附于国家政权,并不承认罗马教皇为教会最高首领,东、西两派裂痕日益加深。1054年,东、西部教会正式分裂。东派自称正教(东正教),西派自称公教。
公教一词源自拉丁文catholica,原意为全世界的和普遍的。天主教自称是惟一的公教,并以罗马为中心,故又称罗马公教。16世纪传入中国后,其信徒所崇奉的神称为天主,故在中国称天主教,或音译为加特力教。
自9世纪中期起,教会统治阶层日益腐化,经济上横征暴敛,欺诈盘剥;许多教皇软弱无能,威信急剧下降。以后教皇又与世俗王权进行了长期的夺权斗争,13世纪初,教皇权势臻于鼎盛。但是,14世纪教廷势力急剧衰落,到15世纪初期,教皇威信降至最低点。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造成基督教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分裂。新教形成三大主流教派即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派,结束了天主教在西欧一统天下的局面。
腐败的天主教会
天主教会是封建制度的巨大国际中心,它把整个封建西欧联合为一个庞大的政治体系。多少世纪以来,它的权势和财富在增长,它的腐败也在随着加深。15世纪后半期,英、法、西班牙等西欧国家都走向中央集权,逐渐摆脱教皇的控制。罗马教廷的收入越来越减少,就不择手段地聚敛钱财,15世纪末16世纪初已经达到不能容忍的地步。教会贪污受贿,敲诈勒索,裙带关系有增无已,出售神职习以为常。它设立了许多挂名的或闲散的官职,专供出卖。据统计,单是在1520年,就有大约两千个官职是卖出去的。天主教会变成了一个腐朽的官僚机构。教会各级上层人士都过着奢侈淫佚的糜烂生活。瑞士一个主教不但对教士的放荡犯罪行为放任自流,而且向他们按私生子的数目收款,名为实行惩罚,实为中饱私囊,由此得了一大笔钱。在法国,有的教士竟然把自己的住处变成赌窟。在意大利,有的教士为了侵吞病人财产,竟与医生合谋毒死病人。教皇英诺森八世在位时(1484~1492),有人问他的一个大臣:为什么犯罪的人不受上帝惩罚?这个大臣竟公然回答说:上帝不愿罪人死去,愿意让他活着出钱。教会还出卖免罪符── 一纸空文,胡说只要买了它,就能免罪,死后就能升入天堂。教会的丑闻和聚敛行为不胜枚举,引起社会上的极大愤慨。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教会十分猖獗,它一方面阻挠统一,一方面把德意志作为重要的搜括对象。流入罗马教廷的财富每年达30万金币,人们称德意志为教皇的奶牛。
二、宗教改革的经过和意义
赎罪券
天主教认为,世人犯罪之后,就失落了上帝的宠爱,谁想要重新获得,必须悔罪做善功以赎罪,这样才能获得免罪罚。天主教还认为,每个人的能力有限,须靠耶稣救赎之功。因耶稣钉在十字架上所立的功劳是无限的,加上圣母和其他圣徒们的多余功劳,形成了教会的功劳宝库。个人所做善功不足以完全补罪,教会可从功劳宝库中取而赠补之。教皇和主教对教徒施行大赦,即以此说为依据。14世纪以来,这类免罪罚的方式,逐渐演变成出售赎罪券的方式来进行。这成了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16世纪60年代,售卖赎罪券的做法被废止,但免罪罚的原则仍保持不变。
宗教改革前夕的德意志
十五六世纪,德意志的纺织、采矿、印刷、造纸等工业都有显著发展,也出现了手工工场。商业相当繁荣,从东方运到意大利再转往北欧的商品,需要从德意志过境。北方和南方的一些城市经营对外贸易。但是,德意志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意大利和英国等欧洲其他地方。由于封建割据,德意志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没有一个城市成为德意志的工商业中心,对内贸易少于对外贸易。在政治上,德意志除了七大选侯之外,还有十几个大诸侯、二百多个小诸侯、上千个帝国的骑士,交通不便,关卡林立,币制庞杂,局面混乱。经济的分散性不利于政治统一,而政治不统一又影响经济发展。德意志的社会矛盾十分复杂,矛盾的集中点就是天主教会。
在德意志,教会和世俗诸侯掌握着最大的权力。他们的领地俨然是独立王国,但是他们之间也有矛盾。世俗诸侯不满德意志教会的横行无忌,他们不但反对财富流向罗马,还觊觎教会的巨大财产。骑士阶层已经日渐没落。随着火药和步兵作用的增大,他们的地位已经大大下降,收入不多,甚至债台高筑。他们既反对诸侯的专横跋扈,也嫉视教会的富有。市民阶层,即富裕的手工业者、商人、新兴的工场主,受教、俗诸侯的压迫,他们反对对发展经济的限制,不满意教会的特权,嫉妒它的财产,想把送给教会的钱用来发展自己的企业。他们当中的激进派要求用廉价教会来代替想尽办法压榨勒索的封建教会。城市中的平民群众,如破产的手工业者、帮工、日工、广大农民,生活十分困苦。境况尤其悲惨的是农民。农民遭受着教、俗封建主、商人、高利贷者的层层盘剥,肩负着什一税、地租、人头税、战争税、死亡费、结婚费、财产转移费和劳役的繁重负担,面临着挖眼、割鼻、截指、断手等刑罚的威胁。他们燃烧着对教、俗封建主的怒火。15世纪末,秘密组织鞋会在南部一带的农民当中发展起来。农民在旗帜上画着一只鞋子,表示决心和穿长靴的贵族对抗。一些地方性的起义已经在不断地爆发。教士集团内部情况也不一致。上层人物行为堕落,生活腐化,为人们所深恶痛绝。低级教士出身平民,收入微薄,生活接近普通群众。他们对于上层人物同样心怀不满,自己也想分享教会产业。因此,德意志的一切社会矛盾都围绕着教会剧烈地发展着。教会统治集团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一场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马丁路德和宗教改革的开始
16世纪初,马格德堡大主教又当上了美因兹大主教。由于兼任高级教职违反教规,他准备为修缮罗马圣彼得大教堂送给教皇利奥十世一笔款项,贿赂教皇不过问这件事。为此,他向经营银行业的富格尔家族借了债。事后他又与教皇密商,靠贩卖免罪符来凑集一笔钱,一半用来还债,一半交给教皇。于是教皇借口修缮圣彼得大教堂,让他在所辖的教区之内贩卖。富格尔家族的代表也随同贩子们出发。推销免罪符的老手、教皇的使者特兹尔一路兜售,还无耻地宣称:只要买主的钱落入钱箱丁当一响,他已死家属的灵魂马上就从炼狱飞升天堂。他们骗到不少的钱,但同时却招来一片非难和愤懑。这件事直接导致了宗教改革运动。特兹尔兜售到维滕堡附近的时候,他们的活动受到了阻挠。
1517年10月31日,维滕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14831546)在维登堡教堂门上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就免罪符问题提出异议,要求进行争辩。马丁路德曾在爱尔福特大学学习,后来又在维滕堡大学学习和任教,熟悉人文主义思想。他曾长期思索过灵魂得救的问题,对教会的说教越来越感到怀疑。他认为一个人应该通过虔诚的信仰来获得免罪,达到灵魂得救,而虔诚的信仰来自崇敬上帝和对于《圣经》的心领神会;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和上帝交往,不须通过教会和教士的媒介;否认需要履行种种圣礼,即教会规定的一套繁缛的礼拜仪式、朝拜圣地以及向教会输赠等善行,来实现自己的信仰。他的主张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关于廉价教会的要求。他在论纲里说:教皇无权免罪,他只能宣示和确证上帝对罪愆的赦免;符券贩卖者们宣传教皇的免罪符能免除对人的一切处罚是错误的;当钱落入钱箱丁当一响,贪婪和爱财的欲念就会增加;基督教徒凡诚心忏悔者,不用免罪符也可以赦罪免罚。他还指出,符券贩卖者们关于免罪之道所作的胡乱宣传,会使哪怕是有学问的人都难以回答世俗人士的流言蜚语和尖锐的质问,从而影响人们对教皇的尊敬,比如说,他们会问:既然教皇比当代最富有的人还富有,为什么他不拿自己的钱财来修缮圣彼得大教堂,而要用贫苦的信徒们的钱财呢?等等。
路德提出论纲的时候,并没有要同教皇决裂,也没有想到要发动大规模的改革运动。但是事出意料,论纲立即在德意志,接着在西欧引起强烈的反响。人们议论纷纷。尖锐的社会矛盾使论纲成为燃起一场斗争的导火线,路德本人也成了这场斗争的发动者。
路德得到社会上的广泛拥护,他的态度逐渐坚决。但是教会方面不甘罢休。1519年夏,双方在来比锡展开一场论战。维滕堡大学的校长亲自护送路德前往,还有二百名学生执戟带盔充当卫队。会上,路德不但揭穿免罪符的欺骗性,还进一步否认教皇统治基督教徒的权力。从此路德举起了反对罗马教皇的旗帜。1520年6月,教皇发布敕令,宣布路德的论点是异端邪说,限令他在60天内撤回他的主张。路德不予理睬。时限期满,维滕堡城里点起了庆祝营火。路德当众把教皇的敕令扔进火里。1521年1至5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在沃姆斯召开帝国议会,要路德到会上承认错误。路德在4月18日作出答辩,他说:我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撤销任何事情,因为违背自己的良心而行动,是既不安全又不诚实的。
路德反对教会的一系列举动,固然得到广泛拥护,但是不同的阶级和集团却是根据其不同的利益来支持宗教改革的。除了皇帝、高级教士、部分诸侯和掌权的城市贵族反对改革以外,在要求改革的势力当中很快就分裂为两个集团。以路德为代表的温和派倡议建立新的教会,主张用早期的、比较简单的基督教会来代替已经封建化和官僚化的教会;主张教会脱离罗马控制,取消复杂、森严的教阶制,取消繁缛的礼拜仪式,把教会土地收归国有。路德反对暴力,主张和平发展,消极抵抗。他的宗教改革主张,不包含社会改革的要求,它代表富裕的手工业者、商人、工场主、小贵族和部分诸侯的利益。随着改革运动的进展,人们按照对社会改革的要求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形成较为激进的另一派,他们的代言人是托马斯闵采尔。
加尔文
加尔文(15091564)是瑞士宗教改革家,新教加尔文宗创始人。他生于法国。16世纪30年代,他参加巴黎的宗教改革运动。由于法国政府对新教徒的迫害,他逃往瑞士,发表其主要神学著作《基督教原理》。从40年代起,他在瑞士日内瓦领导宗教改革和市政工作。他废除主教制,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贷钱取利,同担任教士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在许多方面与路德宗相同,如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惟一根据和权威,主张因信称义等。但加尔文还主张预定论:认为人的得救与否,贫穷与富贵,早已由上帝预定。
加尔文宗又称归正宗,归正一词译自英文reformed,意指经过改革复归正确。
胡格诺战争
胡格诺战争是1562~1598年间法国新教胡格诺派和天主教派之间的战争,具有下层的宗教改革运动和封建主内讧相交错的双重性质。战争期间,曾发生圣巴托罗缪惨案。1572年8月24日(圣巴托罗缪节)的前夜和凌晨之间,巴黎天主教徒乘胡格诺派的领导人为议和而齐聚于巴黎之机,向胡格诺派发动突然袭击,杀死胡格诺派二千多人,暴行蔓延至各省,胡格诺派五万多人被杀。战争重起,愈演愈烈,法国四分五裂。1598年,法国国王颁布南特敕令,战争才告结束。敕令规定天主教仍为法国国教,但胡格诺派享有信教自由和政治、经济上的平等权利。南特敕令实行不到百年,于1685年被路易十四废除。
英国国教教会
英国国教教会即英格兰圣公会。圣公会的英文为Anglican,音译为安立甘,原意为英格兰的,因圣公会起源于英格兰,故名。圣公会在英格兰被定为国教;在英格兰以外的其他地方,如苏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等地以及其他国家皆非国教,组织上也不属于英格兰圣公会(即英国国教教会)。
清教徒
清教徒教派起源于16世纪中期的英国,原为英国国教会内以加尔文学说为旗帜的改革派,后又从其中发展出一些脱离国教会的新宗派,如长老会、公理会等。它们要求清洗国教内保留的天主教残余,反对贵族的骄奢淫逸,提倡勤俭清洁的生活,因而得名。16世纪末开始形成两派:温和派即长老派,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的利益,主张君主立宪;激进派即独立派,代表中层资产阶级和中小贵族的利益,主张共和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