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口述:在香港上大学的真实感触_港澳报考指南_香港大学-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高考生口述:在香港上大学的真实感触

发布时间: 2008-07-23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万恒,2007年以理科663分的高考成绩申请进入香港浸会大学会计专业。

到香港求学近一年间,万恒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初到高校他有没有出现“水土不服”?香港高校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教学理念?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万恒的母亲——贵州师范大学副教授李亚军。

最大的改变:更懂事,更懂感恩了!

“他最大的改变是更懂事了,更懂感恩了!”万妈妈感慨到,从儿子赴港求学近一年来的很多点滴小事,自己强烈地感觉到儿子长大了,从男孩成长为男子汉了。

“爸妈注意身体!”万恒每次发给父母的Email里,这句话必然会出现。4月16日是万爸爸的生日,当天一大早万爸爸上网打开邮箱后发现,儿子的祝福邮件已经早早送到。“老爸,我就不相信还有人比我更早祝你生日快乐!”幽默的邮件开头,让父母心头既惊又喜,“细心一看,发现邮件发送的时间恰好是4月16日凌晨过1分。”万妈妈满脸甜蜜地感慨到“儿子长大了!”

全英文教学“咬咬牙”才能适应

虽然赴港之前,做了全方位的准备,但万恒仍然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出现了“水土不服”。

“去港校,首先要过的是语言关!”万妈妈说,尽管儿子高考英语成绩137分,高中时候已经过了大学英语六级,但对全英文的教学方式还是有一个艰难的“适应期”。“上高等数学也用英文,里面包含很多专业术语,确实一下难适应。”万妈妈分析说,但“咬咬牙”还是能挺过去的,听大量的原版英文资料,上课积极发言,课后主动多和同学交流,一个多月后,万恒顺利挺过“适应期”。

“贵州孩子去港校,饮食口味上也大都有个‘适应期’。”万妈妈说,港校食堂提供的食物大都是西餐和一些广东菜。但令人放心的是,食物的营养搭配很合理。“而且如果实在吃不了,孩子还可以自己单独‘开伙’”。万妈妈说,在浸大,学生宿舍楼里每层楼都有一间大厨房,所有的餐具配备整齐,如果愿意,孩子可以自己买菜做饭。

港校很人性 充分尊重学生

“浸大的人性,最先让我体会到的是充分尊重学生。”万妈妈回忆说,去年送儿子到学校时,第2天开家长会,校方说家长对学校有任何要求都可以提出。“请问孩子每次的考试成绩能不能即时反馈给家长呀?”一位家长首先提出。“考试成绩属于孩子的个人隐私,如果经孩子同意,签订承诺书后,校方才能把成绩反馈给家长。”校方的这个答复让在场的家长为之一振,忽然惊觉“对待孩子,我们应充分尊重”。

万妈妈说,这一年里,还有一件事让自己很是感动。开学时,万恒对所选其中两门课有些拿不定主意。向老师征求意见时,老师并没有立马给出建议,而是约上万恒到一间咖啡馆里聊了两个多小时,全方位了解孩子的想法,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给他提出建议。在老师帮助下,万恒最终选定了现阶段最适合自己的课程。“每门课的老师甚至还会给每位同学‘量身定制’个性化参考书目。”万妈妈说,在综合每个同学的知识结构、平时爱好后,老师会给每位同学提供参考书目。“在书目上甚至还会列出阅读时间顺序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