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华师大的免费师范生正式报到。这一届免费师范生的录取成绩让人大吃一惊――上海录取的52人,文科和理科的最低分为506分和511分,分别高出一本线41分和40分,是近年来分差最高的一次。
传说,这批学生中不少人家境贫寒,但学业优异,免费政策圆了他们的大学梦。
“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就是要在全社会真正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真正成为最受尊重的事业,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师范大学和该校今年招收的免费师范生座谈。
与此同时,全国6所师范大学试点招收的10933名免费师范生,陆续抵达各自的学校,开始迎接4年的大学生活。根据免费教育协议,大学毕业后,等待他们的是至少10年的教师生涯。
上海唯一的试点高校是华东师范大学。
究竟是什么动机让他们报考了免费的师范专业?他们是否如我们想象中来自贫寒人家?“免费”的身份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面对至少10年的教师生涯,他们会不会有动摇?4年后,他们中又究竟有多少人会如约走上讲台?
带着好奇和疑问,我们走进了华师大校园,走进了免费师范生们的梦想和现实。
免费师范生打算各不同
2007年9月8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迎来了首届1000余名免费师范生。
这些师范生一样十八九岁的年纪,一样刚经历过高考的洗礼,但他们似乎又和别的大一新生有着不同,他们不需要交学费和生活费,生活补贴远远高于一般本科生;他们不需要面对就业的压力,一出校门就能走上讲台;他们是不是大多来自中西部地区,家境贫寒?他们将得到什么样不同的教育?他们又是怎么看待自己的未来?
报到处:贫寒还是富有?
9月8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华师大第一届免费师范生陆续来到闵行校区报到。早上9点多钟,一批新生拖着行李走下校车,来到了教学楼前的报到处。
中文系的师范生小华独自一人,坐了3天2夜的火车从新疆来到上海。瘦弱的她连拖带拉地把行李挪到了报到处。她告诉记者,父母不陪她来是因为这段日子家里要收棉花,不能耽误收成。
新生报到时,要交一张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有一位女生在“家庭月收入”这一栏上写的是:150元。师范生虽然免学费,但还是要交学杂费。交表时,女孩怯生生地问学长:“我一下子拿不出800多块的学杂费,有什么办法吗?”
家境贫困,但学业优异――很多人对免费师范生有这样的印象。记者走进一间寝室,4位同学全是从偏远地区来的少数民族。和别的寝室相比,她们的屋子里空荡荡的,行李特别少,桌边还整整齐齐地排着几列矿泉水瓶子。
不过,免费师范生也不全是贫困生,历史系的小青就算是个例外。在她的行李中,上万元的笔记本电脑特别惹人注意,据说这样的“奢侈品”全系只有2台。她说在哈尔滨时,妈妈就为她读书搬了两次家,这次,说不定也会在上海买个房子安个家来陪她,“不过,还要跟我妈妈商量一下。”
看到那些贫困的同学,小青感到有些内疚:“我觉得我不该考免费师范生,好像是我挤占了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的名额。”
大礼堂:荣誉感还是大道理?
9月10日教师节这一天,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大礼堂,学校特地为这届免费师范生设计了一个专属于他们的开学典礼。
对于小青来说,这个开学典礼是她人生迄今为止最光荣的时刻――幸运的她作为全校免费师范生代表上台发言。
迷迷糊糊下了台,还没等反应过来,小青迅速被一群媒体“围攻”,伸到面前的话筒、闪烁的闪光灯,“我突然觉得我红了!”那一刻,小青就像在云上一般晕眩而兴奋。
她对记者说:“一开始我还觉得这么说挺假的,但后来一想,能代表这么多同学宣传这个政策,多光荣啊!”
历史系的雯雯也因为这个开学典礼,开始爱上了这所学校,爱上了老师这个职业。她本来想考武汉大学,阴错阳差进了华师大令她一度有些遗憾。但典礼上校长的侃侃而谈却改变了她的想法:“我现在才知道这所学校有这么多的院士、著名教授,我们的文科在业界原来很强的呢。”
典礼上的宣誓仪式也令她有些感动,在念出“我志愿成为一名人民教师”那一刻,雯雯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是“使命感”。
而对于福州的余洁和她的室友来说,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有些沉闷的开学典礼。“这些大道理我们都懂,但更想知道些实际的东西,比如上课的老师到底好不好,或者有没有比较好玩的选修课。”
寝室楼前:被重视还是被孤立?
雯雯第一次来到自己居住的8号楼时,就感觉很不一样。外墙上“砥砺自我,志存高远,努力成为未来教育家”的大红横幅迎风飘扬,楼门口“孟宪承书院”银牌闪闪发亮,一楼的楼道里还贴着许多知名教育家的头像和事迹。
原来,雯雯他们并不和自己院系的同学住在一起,而是和所有的师范生一起被安排在了独立的寝室楼――孟宪承书院,这是为免费师范生特别成立的学院。
受到学校这样的重视,雯雯觉得很温暖。她更高兴地发现,第一天上课的老师就是个名教授,满满当当的课表令她格外有学习的动力。虽然并不是很理解校长说的“书院式管理”,也不知道能不能成为“未来教育家”,但她说:“学校花了这么多精力在我们身上,我就觉得我们如果学不好,中国还有多少人学得好?”
同样的重视,却让中文系的张菁感觉有点别扭。在食堂边校社团联合会招新的现场,一位负责同学拿着麦克风反复在喊:“请免费师范生在报名表右上角注明‘免费’字样。”
据说学校会为免费师范生单独成立一个社团,直属校团委管理。
“闵行校区到最近的吴泾镇要坐两站公交车,就像个大笼子跟市区隔绝。而这个只有师范生住的寝室楼和独立的社团会不会像是个小笼子,把他们和其他专业的学生隔绝了?张菁有点担心。
课堂到讲台:允诺还是毁约?
每个免费师范生在入校的那一刻,似乎都看得见自己的未来:从课堂到讲台。
对于生长在哈尔滨的小青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聊到自己的将来,她不禁神采飞扬。虽然要去农村支教两年,她也很乐观。“只是带完一个中学班级要3年,我只有2年就要走了,肯定很舍不得。”
但也有人却悄悄嘀咕,将师范生的教育协议称为“卖身契”。章宜同学算了这样一笔账:每年学费5000元,住宿费1500元,每个月生活费600元,大学4年,国家补贴给每个免费师范生大约5万元。如果毁约,除了毁约,还要付50%的违约金,就是一下子赔偿7.5万元。如果按照毁约后每个月薪水4000元,拿2000元还债,不出任何意外,也要3年多才能分期还清。
像章宜这样家境一般的孩子,协议规定的赔偿令毁约的成本变得很高。
而也有一些人,从进校第一天起,就一心想着毁约。
报到那天,在寝室里,一位同学的父母就拉着记者问了一连串问题:“怎么才能转专业?”“能不能毁约?我们宁愿出点钱。”“诚信档案是什么东西?是不是很重要?”
言谈中,这对父母不停地叹气,说女儿当初填报华师大的免费师范生,只是随便填着玩的,没想到真录取了。在来上海的火车上,一家3口反复地讨论着毁约、转专业的问题。女儿自己也对未来感到很迷茫,她并不喜欢现在的专业,对于是否要做老师,也不置可否,“先念着再说吧”。
还有不少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了免费师范生―――志愿填报失误、迫于老师和家长的压力、想来上海读大学、华师大在当地只招免费生……这些不纯粹的动机,和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初衷相去甚远。此刻,他们将开始在同一个书院苦读。四年后,他们又将做出怎样的选择?
资讯链接
华东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部分政策
1.免费师范生免除学费(5000元)、住宿费(1500元),发放生活补贴(600元)。
2.国家负责落实教师的就业岗位。师范生回生源地就业。
3.免费师范生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不少于10年。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2年。
4.提供直接攻读教育硕士的便利条件(在职硕士)。
在华东师范大学里,师范生原本就是学校的“保护对象”。现在又迎来第一批“免费师范生”,当属“重点保护对象”。同为师范生,一个“免费”,一个“非免费”,只相差一个字的这两类学生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
问题一:生活福利差多少?
免费生:月补600元 非免费:月补129.5元
这次国家实行“免费师范生教育”,之所以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免费师范生们所享受的优厚待遇是没有先例的。
就华师大而言,免费师范生们可以免除学费和住宿费,四年下来就能为他们的家庭节省26000元钱。如果按中西部普通家庭每个月2000多元的月收入来看,相当于全家一年不吃不喝能攒下的全部。
此外,学校还补贴他们的日常生活开销。据华师大招生办透露,每个月学校会给免费师范生发放大约600元的补贴。在得知了这一消息后,一位来自新疆的中文系新生说:“在我们那儿可能一个月300多元就够花了,但是上海物价比较高,每个月600元还是很合理的。”
而且,华师大历来会对所有有勤工俭学意向的同学进行上岗培训,在拿到勤工助学证以后,就可以得到校内校外很多打工的机会。相信只要他们懂得节俭和勤奋,就算不花家里一分钱都可以在学校里生活得很好。
与他们相比,前几届的师范生的学费、住宿费都要自己掏腰包,每月的生活补贴为129.5元,比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也只多出了90元。
如此一算,国家一年要在一个免费师范生身上投入11900元,而非免费的师范生享受1165.5元,两者相差近10倍。
问题二:学习环境差多少?
免费生:专门“书院”
非免费:一般待遇9月10日正值教师节,华师大在中山北路校区的大礼堂内特地为免费师范生举行了专门的开学典礼。在典礼上,还进行了“孟宪承书院”的揭牌仪式。
孟宪承是华师大的第一任校长。所谓“孟宪承书院”,是华师大经过研究后针对免费师范生专门组建的,闵行校区的7号楼男生公寓和8号楼女生公寓就是其所在。学校特意让免费师范生们能居住在一起,旨在创建一个相对集中的学习圈子和生活圈子,促进他们互相间的交流。
从外观上看,这两栋楼和其他的本科生公寓没什么区别,可走进去就会发现许多中外著名教育家的画像和名人格言,无不显示了免费师范生们的特殊性以及他们身上所背负的责任和希望。
除了独立的寝室楼,免费师范生还有听“两院”院士和终身教授上通识课的机会,有“双导师制”的福利,有长达半年的实践教学期……这些都是前几届学长们所没有的。
问题三:心理状态差多少?
免费生:我们很荣幸非免费:没有“师范”意识在入学典礼之后,记者采访了来自新疆的中文系新生米兰,小姑娘显然被被这个仪式深深地感染了,激动地说,“我觉得俞校长的讲话很亲切,一点都不像以前听到的领导发言说的都是大话。听他讲了之后,我真的发觉我们很幸运。一方面,华师大是个很有人文气息的地方,在这里学习一定会大有收获;另一方面呢,我也觉得教师是个很荣耀的职业,以后回到家乡作点贡献,也是我们应该做的。”
那天,在免费师范生乘校车离开中山北路校区之后,校车还特地带他们去外滩逛了一圈,带这些以中西部孩子为住的学生初步领略了大上海的英姿。为此,许多学生都很感谢学校这一贴心的安排。
可以说,在九月的华师大校园里,免费师范生无疑是最受学校和社会各界重视的一批人。各种各样特别的待遇,让他们胸中激荡着作为免费师范生的特殊荣誉感。
而在记者采访前几届的师范生时,却发现到他们并没有这样的感觉。华师大06届心理系的唐谭是大一结束后从资源与环境学院转入这个师范专业的。问她转专业的理由,她回答得轻描淡写:“因为我想学基础心理学,所以就转进来了,也没考虑到这是个师范专业”。
说到做了师范生感觉和以前有何不同,她说道:“除了每个月的90元师范补贴之外,基本没什么太大的改变,我还只是个普通的大学生而已。”
免费师范生“闪亮入学”,四年后直接拿到教师上岗证书。几乎同一时刻,过程繁复的“教师资格证”社会考试开始报名。
然而,在外人看来波澜不惊的教师行业,对师范生来说,也并非光秃秃一条朝天大道。从他们成为师范生的那一天起,就不得不面对一连串的现实考量。
做老师?改行?
同济大学去年有位本科毕业生,放弃了微软的工作机会,去了郊区某中学教书。她的想法比较能代表“从师派”的价值观:“教师是个性价比很高的工作,对女孩子来说实在是个很好的选择。”
华师大中文系毕业生小孙说,他们班的同学毕业后,一般是3种去向:做老师,考研,转行做媒体。一年后的同学聚会后,做老师的同学已经有了明显的“老师腔”,“开口闭口就是‘我们家小孩’如何如何,很让人感慨教师圈子对人的气质影响之大。”
“老师的工作环境相对封闭。我们学校有一些老教师,比较婆婆妈妈,有时甚至有些斤斤计较。”一位毕业不久的中学老师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环境。正是出于这样的担心,不少男生对当教师比较犹豫。上师大中文系的男同学小卢就表示:“任教以后的发展会有局限,特别是男生,应该寻求更好的事业,做老师太荒废了一点。”
在这点上,女生的想法恰恰相反:“老师确实是女性比较多,可是你看看,当校长的男女比例是多少?女生的发展前途显然没有男生好。”
如果改行,师范生还面临着违约赔偿的问题。
留上海?回原籍?
本届免费师范生的政策中有一条,便是毕业后必须返回生源地当老师。这倒是替同学们做好了一道选择题。对往年的师范生来说,留沪还是回原籍,往往需要经历一番痛苦的挣扎。
对一个外地学生来说,在上海读了4年大学后,不少都会想尽办法留在这个城市。但现实情况是,如果想留在上海当老师,难度比较大。
“上海的学校更倾向于招收上海毕业生,外地人的机会很少,而且最近几年,要进重点中学,至少需要硕士学历。”上海某市重点高中的张老师坦言:“学校已经好几年没有招应届毕业生了,若要招人也往往从其他学校挖有经验的教师过来。”
华师大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告诉记者:“现在上海对师范生的需求已经近乎饱和,我们的师范生毕业后任教的比例越来越少,师范生从事非师范领域,这是一个愈发明显的趋势。”
而在上海挤破头都未必能进好学校的师范生,回来原籍后往往会受到青睐。华师大中文系师范类毕业生小潘记得,当年班里有一位成绩不怎么优秀的同学,毕业后知道自己无法在上海立足,便回原籍,进了一所不错的学校。4年后,这位同学已然成为当地教育局的青年骨干老师了。
小学?中学?大学?
潘还记得另外一个故事。前几年,华师大的本科毕业生,要在上海市区的高中找一份工作并不是件难事。他的一个同学要求比较高,想进重点中学的高中任教,于是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硕士。没想到等她硕士毕业后,竟然在市区的中学难觅一份工作,最后只能去郊县的一所初中当老师。
上师大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师范生说:“老师都鼓励我们去做小学老师,或是去郊区任教,因为现在市区的中学一般只招华师大的毕业生甚至研究生。”
去小学还是中学,首先体现出的差别就是各方面的待遇。另外,小学老师也是一份很操心的工作。一位刚当了一年小学班主任的师范生说:“我现在才知道,为什么要用呕心沥血来形容老师。整天基本上都要关心着这些孩子,生怕他们出什么事情。”
另外,学校还有公办和民办的差别。若非万不得已,师范生一般不会轻易去民办学校任教。“各方面教育资源现在还是向公办的学校倾斜的,在公办学校的发展会比较好。民办学校比较清闲,压力不太大。”一位老教师这样解释。
要说有什么梦想的话,不少师范生其实都希望能成为大学老师。但这又是一道更难跨进的门槛。首先一条,要读出博士学位。如果说毕业生找工作,主要是看大学成绩和各项表现的话,那博士生要进大学当老师,则更看重“师从”――如果你的导师是德高望重的教授,那有他的推荐,自然会加分。
“但是,好的教授就那么几个,一年才招几个学生啊!”小潘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