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王海越:国产“常春藤”或沦为利益联姻

发布时间: 2009-10-16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12日,包括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在内的9所高校强强联合,签订协议,共同培养拔尖人才。根据协议书,9所高校将加强深层次合作与交流,互认交换生的成绩和学分,共同培养年轻学者。(10月13日 《每日商报》)

九校联合被誉为中国版的常春藤联盟。他们确实有着强大的资源与资本。然而仔细分析,却可以发现,中国版常春藤联盟却与美国常春藤联盟所代表的内涵与精神大相径庭。

常春藤联盟之所以得名,是源于美国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8所名校之间的橄榄球联赛,这种学术与运动竞争性记录更是始于十九世纪末。如今, 常春藤联盟被用来指代这些学府所共有的学生素质、教育价值观、质量标准、办学传统与特色。所谓的哈佛人、耶鲁人即意味着:爱好运动、公正、勇敢、谦逊、富有人格魅力以及领导能力,这是常春藤联盟的精神内涵。

由此观之,我们的联盟还只是停留在资源共享等物质层面,比如,联合开展教材建设,学分互认课程,共享远程教育平台等,而真正触及到常春藤联盟实质的精神与价值层面,我们还没有相应的建树。

此外,众所周知,我们的9所高校,其背后财力更多的来自于国家财政,而真正的常春藤联盟,其教育费用大部分来自社会捐助。因此,表面上9所高校内部打造了一个无壁垒的平台,但却无形中制造了更大的壁垒。因为,在如今的高校格局中,这制造了一个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容易演变成一种利益联姻。既然大家都是利用国家资源来办学,一种小范围的开放,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相的赢者通吃。

同时,与美国常春藤联盟相对的,还有盛名远播的个性化独立学院,如阿姆赫斯特学院、威廉姆斯学院和威斯理安学院等等。而我们正好相反,过分推崇巨无霸,而民办大学、独立学院则发展不足。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我们不应搞赢者通吃,而要打破利益联盟,强调多元化与竞争性。同时摒弃过分功利化的办学目的,更多关注精神与价值层面。

中国式常春藤诞生:

中国九大高校结盟 拟打造中国式常春藤

中国九校联盟旨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推进高校间联合培养:

国内九所顶尖高校建立结盟 互认本科学分

清华等九大高校建立C9明年互派交换生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