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双冠王”害人不浅 南京理工大学陷“承诺门”

发布时间: 2009-07-14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如果要用一夜成名来形容2009年在京招生的高校,恐怕非南京理工大学莫属了,并成为荣获最伤北京考生心的高校和最神秘的高校两项殊荣的双冠王 。

之所以南京理工如此受青睐,是因为其近日深陷饱受谴责的承诺门。南京理工承诺门事件并不复杂,就是学校在招生宣传阶段的承诺,而且是写进招生简章的承诺,却在录取阶段无法兑现,而又没能及时给出一个详尽合理的解释。

来龙去脉:

南京理工的招生简章第三项第2条第8款内容对考生家长存在着十分明显的误导作用。这里通过择优录取四个字在考生家长面前玩弄文字游戏,逃避责任。晨雾在此对因此受到损害的考生和家长表示同情。建议有做律师行业的家长义务为这些家长分析一下,南京理工大学在法律上是否对考生和家长构成欺诈。

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中的第8条明文说明:

8) 我校在北京、山西、重庆等省,择优录取第二志愿报考我校且高考成绩原始分超出该省本一批次控制线80分以上的考生,这部分考生用预留计划录取,并满足其专业志愿。

这条消息害了不少人。

在此谴责某些高校在高招咨询中不负责任的行为。一向认为高校是不会承诺任何事情的,即便承诺了,没有书面的合同,处于弱势的家长和考生们到头来又能把高校怎么着呢?

我知道,从法律上讲, 有了择优俩个字,表示过了80分的考生不一定被录取。法律上,南京理工大学没有承诺过了80分就一定录取。但是,如果不一定被录取,这句话除了骗取考生报考这个学校, 还能有别的含义吗?

承诺门之后:更应该关注什么?

骆驼以为以下三点值得关注:

一是,在招生过程中明显带有误导性的夸大宣传,相关管理部门是不是有责任去管一管,规范一下。比如南京理工,在招生阶段公开发布这种在极端情况下根本无法兑现的承诺,相关管理部门是事先不知情,还是听之任之?还是一直与南京理工一样属于判断失误?

二是,事情发生后,相关学校及管理部门为什么不能在第一时间主动站出来,给焦急万分的考生及家长一个详尽合理的解释和说明,而一定要等到兵临城下才不得不签订城下之盟,采取亡羊补牢的措施?如果考生、家长及热心博主不气愤,结果又会怎样?

三是,现行的平行二志愿录取规则应当是遵循分数优先,考虑志愿的原则,那么为什么二志愿录取开始后,有很多高分考生没有被2A志愿南京理工录取,而是优先被2B甚至是2C志愿录走了?是考生及家长对规则理解有误,还是有人为善意的擅自变通?

上述三点不仅关系到今年报考南京理工考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报考其它类似院校(比如东南大学)考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未来下一届、下下一届考生的切身利益,这也正是现在考生、家长及更多人更应该关注的。

也因此,骆驼倒是希望看到相关学校和相关部门在采取补救措施的同时,能给出一个相应的详尽的合理的说明和解释,以致歉于考生及家长,以解惑于公众与社会。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