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十大审题分析方法(1) _高考作文技巧_高考作文-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高考作文十大审题分析方法(1)

发布时间: 2015-09-20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十大分析方法

开讲之始,有必要对本节课的课题作个解释,“高考作文十大审题分析方法”,首先这“十”是一个虚数,材料分析方法远不止十种,而我们要重点讲的,在十种左右。

第二,这里所讲的“分析方法”准确地说,应该是“思维方法”,“分析”本是思维方法的一种,由于习惯性地说分析材料,故而以“分析方法”指代“思维方法”。分析或者说思维是贯穿于整个作文写作过程的灵魂,因此,分析方法不仅用于审题,还用于构思和行文。

第三,既然称之为方法,就一定会给每种分析方法命名,这些命名的词有些来源于逻辑学,有些是老徐自编的,能理解就好,不必纠结于这些名称本身。

概念分析

所谓概念分析,指的是对材料中的核心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性质进行分析的方法,具体可分为内涵分析、外延分析以及性质分析。概念分析常用于话题型材料及论述型材料,通过对材料中核心概念的内涵、外延和性质的分析,可以让思考和写作更加具体深入。

“内涵”、“外延”和“性质”都是逻辑学名词,内涵指的一个事物的定义,外延指的一个事物的分类,性质指的是事物的特性。

比如,“三角形”这个概念,它的定义是“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的多边形”,这就是内涵;从角度来分,三角形可以分为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这就是外延;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是三角形的一个性质。

当然,在实际的作文题分析中,我们并不需要对把一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和性质全部都作分析,可以有所选择。

内涵分析可以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实现大题小作。很多话题型的作文题,其实都已经将核心话题的内涵,放进了材料之中。比如2015年天津卷的“范儿”,材料对“范儿”的解释是: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这样对话题的内涵进行界定以后,我们再去思考和立意的时候,就不会再因为“范儿”这个词过于抽象和笼统而不知从何着手了。

外延分析可以让立意不再简单粗暴一刀切。比如下面这样一道作文题: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假如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梁启超说拿趣味做人生根底,趣味这个东西是有雅俗之分的,我们可以根据趣味的雅俗程度,将它分为雅趣、俗趣和低级趣味,这样一分,作文立意就可以不再是简单粗暴的支持或者反对梁启超的看法了:追求精神的雅趣值得肯定和赞赏;追求物质的俗趣无可厚非,可以理解;追求暴力色情等低级趣味就要不得了。

我们再以这个例题来讲讲性质分析。人生观的根底,既然称之为根底,那应当是要深而且坚固的事物,显然人的趣味常常只是一时兴起的,所谓三分钟热度,那么人生处事以趣味为根底的话,就没法深而坚固了,这样的人生会不会时常走入迷茫呢?

小结

总结起来,其实对一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和性质的分析,是最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其实就是当我们面对材料中那些大而抽象的概念是,不妨多问自己,这个事物指的是什么,能不能具体一点,可以分为哪些种类,有什么特性等等。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