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指导规划之职业规划先要审视自我_填报指导_高考报考-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志愿填报指导规划之职业规划先要审视自我

发布时间: 2011-03-16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本文转载孙甜的博客 点击查看原文

填报高考志愿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填报志愿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怎样才能把志愿填报的出神入化?这就需要考生从自己的兴趣、志向和性格三个角度去认真的思考。兴趣、志向和性格中隐藏着学习的动力,只有符合自己兴趣的事,做起来才会更加投入,凡事有了兴趣才能够持久的做好。同时,考生也要明白自己的志向所在,从大的方面讲是志在文史、理工、艺术等方向,还是小到法律、工程、主持等专业,这些都需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长远规划。再细致的人生规划也是要建立在自己性格的基础上的,因此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性格特点的职业将会使自己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兴趣主导原则

在志愿填报的过程当中,我们也要清楚地意识到兴趣的重要性。要知道,自己在这短短几天里的选择,将要拿出3至5年去感受。这次选择会决定考生的大学生活是在轻松安逸中度过,还是在痛苦挣扎中度过。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考生对自己所选的专业是不是发自内心地感兴趣。

调查数据显示,只有33.42%的考生对自己的专业兴趣有比较多的了解,其余接近70%考生对自己的兴趣所在只是简单了解,或者不太了解。这无疑给自己的大学生活和未来的发展造成了隐患。那么在填报志愿之前,该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呢?其实,想搞清楚这一点,没有人能真正帮得上忙,心随所愿,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我们能做的就是对大学的各个专业进行研究,看哪些专业能够让考生发自内心地想去体验,也许这就是考生的兴趣所在。

小贴士:职业规划先要审视自我

1、你是什么样的人?这是自我分析过程。分析的内容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倾向、身体状况、教育背景、专长、过往经历和思维能力。这样对自己有个全面的了解。

2、你想要什么?这是目标展望过程。包括职业目标、收入目标、学习目标、名望期望和成就感。特别要注意的是学习目标,只有不断确立学习目标,才能不被激烈的竞争淘汰,才能不断超越自我,登上更高的职业高峰。

3、你能做什么?自己专业技能何在?最好能学以致用,发挥自己的专长,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自己的专业相关知识技能。同时个人工作经历也是一个重要的经验积累。判断你能够做什么。

4、什么是你的职业支撑点?你具有哪些职业竞争能力?以及你的各种资源和社会关系了。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种种关系,也许都能够影响你的职业选择。

5、什么是最适合你的?行业和职位众多,哪个才是适合你的呢?待遇、名望、成就感和工作压力及劳累程度都不一样,看个人的选择了。选择最好的并不是合适的,选择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这就要根据前四个问题再回答这个问题。

6、你能够选择什么?通过前面的过程,你就能够做出一个简单的职业生涯规划了。机会偏爱有准备的人,你做好了你的职业生涯规划,为未来的职业做出了准备,当然比没有做准备的人机会更多。

2、社会需求原则

最近有一则报道,建议考生和家长适当关注两会和国家十二五规划,了解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把握未来吃香的行业和专业方向。这也给我们透露了一个讯息,就是一定要瞄准需要来选择专业,尽量避免出现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尴尬局面。

曾经有不少人认为,大学里所学专业大体上就是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这种说法已经渐渐被事实否定。从媒体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毕业时没有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大学生们不想从事自己所学的专业,而是目前激烈的就业压力,破事很多同学不得不选择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工作。由此看来,大学就读期间,不仅要学好本专业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以最快速度适应环境并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

3、性格适合原则

不是任何专业对每一个人都合适。确定专业,首先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性格。我们可以有理想、有志向、有规划,但这一切的大前提就是不能违反自己的性格。再喜欢、再追求、再憧憬的事情如果与自己的性格不相符,那么只好说服自己放弃,因为每个人都曾有过三分钟热血的情况。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