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电子书:人教版政治选修3教师用书专题二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_新课标教师用书思想政治选修2_高考资源网-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高中电子书:人教版政治选修3教师用书专题二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发布时间: 2009-09-27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高中电子书:人教版政治选修3教师用书专题二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本专题介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因而,本专题的重点,应该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观点。学生把握这些重点问题,要依据教材。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问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及其伟大意义

进入19世纪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暴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为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揭示其发展趋势提供了可能性。19世纪上半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表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在欧洲的发达国家已经提到了首位,工人运动呼唤科学理论的指导。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主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

1842~1843年,马克思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遇到了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困难。这是马克思研究经济问题最初的动因。自此以后的40年里,他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写作《资本论》,直到生命的最后。马克思写作和出版《资本论》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充满艰辛和斗争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疾病、贫困、亲人的去世、统治阶级的不断驱逐和迫害以及繁忙的社会活动常常困扰着他。他以真正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顽强刻苦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才最终达到了自己预期的目的。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版)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是人类经济思想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性变革。它不仅使劳动价值论进一步科学化,而且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实现了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变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趋势,而且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对于无产阶级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2.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因素。物品的有用性即它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这种属性,便是物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商品的自然性质决定的,因而使用价值是产品的自然属性,它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使用价值又是交换价值从而也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

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这种统一性表现在: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它就是无用之物,无用之物不可能有价值,因而不会成为商品;有些东西虽然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不具有价值,也不是商品;还有些东西是劳动产品,又有使用价值,但不是用于交换,也不是商品。所以,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二因素的对立性表现在:无论是对商品生产者来说,还是对商品购买者来说,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能同时兼得,要取得一方就必须同时让渡另一方。解决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商品顺利通过交换。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特点的没有质的区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它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具体说来,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由马克思首先创立的。这一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这是因为:第一,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第二,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第三,劳动二重性理论,是马克思解决政治经济学中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的基础。

3.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及其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大发现之一。这一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实现和剩余价值的分割三部分内容。

剩余价值的生产理论认为,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不是一个简单的价值形成过程,而是一个价值增殖过程,即超过了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雇佣工人的一个工作日,劳动时间分为两个组成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雇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形成的价值等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形成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和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方法;二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科技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方法。

剩余价值的实现理论认为,产业资本在它的一个运动过程中,要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下去,其三种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并存,三种形式之间的转化在时间上必须同时进行。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叫资本周转。商品生产的周期、企业内部管理状况、市场供求状况以及生产资本的构成都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在资本完成一次周转获得的剩余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可以增加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剩余价值总量。在社会化生产条件下,国民经济的发展要顺利进行下去,要求不同部门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剩余价值的分割理论认为,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不同的资本家集团之间进行分割。产业资本家获得的企业利润、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家获得的利息、银行资本家获得的银行利润以及土地所有者获得的资本主义地租,最终都来自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趋势,同时还包括了一些反映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的内容。

4.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及其意义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一种过剩。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经济危机给生产带来的破坏,使社会化生产所需要的比例关系强制性地得到调整,从而使资本主义再生产进行下去。由于经济危机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因此,会导致经济危机的再次爆发。

由于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资本主义再生产不断被经济危机所打断,从而呈现出周期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

在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周期中,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既使资本主义经济走出萧条,步入复苏,又为下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和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联系在一起的。首先,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走出萧条、走向复苏的物质基础。当处于萧条阶段时,那些熬过了危机阶段、力图早日走出萧条状况的资本家,往往通过更新固定资本,投资于新的更高效率的机器设备来求生存、求发展。这样,在萧条的中后期,全社会范围内就会出现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其次,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发展实现高涨、导致危机的物质基础。这种集中更新固定资本发展生产的行为,又为下一次的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埋下了伏笔。所以说,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