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09招生计划1700人_院校动态_高考报考-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09招生计划1700人

发布时间: 2009-05-11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由中国教育网、中国教育在线联合主办的2009年全国高校招办主任访谈活动的现场。在我们的节目当中会邀请全国高校招办主任来为您答疑解惑。如果您想参与到我们的节目中来,可以把您的问题以文字的形式发送到我们的直播平台上,我们的网址是http://gaokao.eol.cn,非常欢迎您的参与。今天来到我们嘉宾聊天室的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招生办主任王淑芬老师,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首先请王老师介绍一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基本情况。

[王淑芬]:我首先介绍一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基本情况。我校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而且有很深的底蕴。我们最早的前身是创建于1946年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1949年初迁至天津,更名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1949年9月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改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李立三同志担任第一任校长。1954年经党中央批准,学校从天津迁至北京,刘少奇同志亲自审定学校校址,并在全国首创劳动经济专业。到1984年时,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正式改建为中国工运学院,这时我们开始面向全国工会系统和社会开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2003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中国工运学院改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我们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院校。

[主持人]:2009年学校的招生计划情况?

[王淑芬]:我校是一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属中央部委院校,我们的招生计划分布在除西藏以外的全国30个省市,90%的生源是在北京以外的其他省和直辖市。今年,招生计划是本科1100人,专科600人,总体1700人。在各省市的计划少则20余个,多则40、50个,北京的计划是最多的,一共招收本科生148人,高职生254人,一共招生402人。

[主持人]:学校都开设了哪些专业?介绍一些特色专业。

[王淑芬]:这几年我校的发展办学指导思想是靠特色求生存,靠质量求发展。在这样的办学指导思想下,我校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自身发展的特点、优势,一共申请开办了13个本科专业、15个专业方向。其中,非常有特色的专业有劳动关系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法学专业、安全工程、社会工作等。我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第一家开办劳动关系本科专业的学校,法学专业的专业方向是劳动法方向和社会保障法方向,这两个专业分别在07年和0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此外,我校文化传播学院中的三个专业,资讯学、汉语言文学、公共事业管理也是非常有特色的,我们传媒学院的实验教学中心被确定为北京市实验示范明星,教学师资也被评比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主持人]:专业录取的时候有特别的要求吗?

[王淑芬]:没有。

[主持人]:请介绍一下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情况。

[王淑芬]:随着这几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对教学水平、质量的要求,我们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为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优良的学习环境,现在设立了两个校区,一个在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另外一个在涿州,这两个校区的总占地面积是630亩,建筑面积是30余万平方米,每个校区都分别设有比较完备的教学楼、图书馆、礼堂、学生活动中心、现代化运动场、游泳池(涿州校区),语音教学楼等设施。学生大一、大二在涿州,大三大四在北京。在涿州校区,我们设立了基础实验和专业基础课的实验,实验室有几十个;大三、大四学生回到北京校区学习,在本校区也有将近30余个专业实验室。我们现在基本上每一个教室都覆盖了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为了把涿州校区的教学环境搞得更好,我们在教室里都装了空调。同时,学校也实行了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

今年正好是我们建校60周年。我们有一批非常有影响力的专家和学者,他们不仅立足于工会理论、劳动关系理论的研究,更多的面向社会进行科研和教学。这些老教师的基本年龄在45岁或以上。这几年我们为了适应教育的发展,广集人才,特别是从05年开始,我校每年都从社会上招聘或吸纳30到40名左右的年轻老师,一般条件都是博士以上学位,还聘一些其他优秀人才。这些老师的到来为我们学校的知识复合、杂交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不断带来新的理念、观念和新的知识,使得我校这几年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主持人]:请王老师介绍一下学校的录取规则,以及考生填报志愿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王淑芬]:我们完全按照教育部及主管部门和各地教育招生主管部门的要求。具体到我们学校来讲,我们总体的录取规则是按照分数优先。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学生,够了投档分,符合当地的高招办投档线,投档到我们学校后,由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如果第一志愿录满了,第二志愿就不录了;第一志愿没录满,我们再录第二志愿。这里面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今年有16个省实行平行志愿,有的省市可能是填三个学校,有的省市是填五个学校。如果是外地考生报我们学校的话,我觉得填第一志愿,即是平行投档填的第一志愿,因为我们是分数优先,这样其他条件具备后,考生被录取的可能性比较大。对于非平行投档的省市考生,我建议考生如果比较青睐我校的专业及我校,希望考生第一志愿报我们学校,因为我校连续几年的一志愿录取率基本在98%、99%的样子。

我还想补充一点,我校没有预留第二志愿的计划。还有一些家长会问加分怎么录取?我们的录取原则是一加到底,按总分录取,一般情况下不看小分。

[主持人]:请问王老师学校是否按大类招生,各专业之间有没有设级差?

[王淑芬]:今年,我们对整体的教学计划做了重新修订,我们是与时俱进的。今年的计划是按专业招生,为了更好的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状况选择理想的专业,新生入学后,第一学期结束时可以有10%的同学申请转专业。

[主持人]:学校对优秀学生是否设置奖学金呢?

[王淑芬]:这几年我校这方面的工作也是比较完善的。我们实行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奖学金制度,其中还包括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特困生补助等。我首先介绍一下奖学金,学校设立了一二三等奖学金,获奖人数分别为2%、5%和10%,即是一等奖占班级人数的2%,三等奖占10%,奖励金额是1千元以上至几百元不等。同时,学校在此基础上还增设学习优秀奖学金,获奖人数为班级总人数的5%,获奖金额是1千元左右。另外,我校还设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及国家助学金等。2007年、2008年,我校都有很多同学获得了此奖。08年我校按照人数比例,26人获得国家奖学金,101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522人获得国家助学金。

[主持人]:学校对于贫困学生有资助政策吗?

[王淑芬]:新生入学时,在我们发放的新生录取通知书里标明了助学贷款的体系、政策及手续。同时,我们会告诉考生,我们不会因为你的家庭经济原因而让你上不了大学。在报到时,我们开辟了绿色通道。绿色通道主要有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助学贷款主要是帮助贫困生办理助学贷款申请。另外,学生可以申请减免学费,根据贫困程度不同,减免学费的程度也不通。入学以后,我们还有延续的工作,我们设有勤工助学。虽然对这些困难学生进行学费减免,但是生活费也是个大问题,所以我们尽最大可能为这些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学校要求每个部门提供相应的岗位,现在有数百个勤工助学岗位。其实,很多岗位我们需要2个人,但是我们会设立4、5个人,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既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渠道,同时又提供了助学渠道。

[主持人]:请老师介绍一下学校的校园文化、校园环境,以及住宿条件等。

[王淑芬]:我校有两个校区,设施设备及生活条件是改善得比较好的。我们的增光路校区去年年底盖起了一栋20层的学生公寓,里面设施设备不仅是新的,而且是比较现代化的。在楼里面有自习室、洗衣房、盥洗室等,网络、电话也畅通,住宿条件是六人一间,里边有空调、暖气等,每个学生的床位上面是床铺,下面是写字台,而且是进行物业标准化管理。在涿州校区是六人一间,单元室是三人一间。我们按照有关主管部门的要求,住宿费用也不高,一个是750,一个是1020,其中三人间是1020元。

[主持人]:请给学生介绍一下学校的就业情况?

[王淑芬]:就业问题既是我们国家的大事,也是我们学校的大事,近两年我们一方面抓教学,一方面抓就业。今年,我校明确提出就业工作是学校的一把手工程,从学校领导层面一直到各院系及每个老师都有责任帮助学生就业。我们建立了帮助就业的四个渠道。第一个渠道,我们在课程体系设计上把课程分成两个模块,学生在大三大四的时候,如果愿意考研,我们就建立一个助学考研模块,我们就请老师、专家对考研的学生做辅导,使得学生考研的成功率提高,从去年的情况来看,我校考研的比例还是非常高的,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基本去的都是211、985重点大学。还有一个课程模块是针对就业的,我们开设一些相关就业的课程,学涯设计和职涯设计结合起来,使得学生有更多能力进行就业,在课程模块上我们将实验型的、实践型的和动手能力结合起来。

第二个就业渠道是,我们广泛利用工会庞大的组织体系,建立一个向社会各个方面推荐优秀考生的一个体系。由于我们是全国招生,虽然很多同学留在北京就业,但同时也有不少回到各地,到各地的学生我们就通过工会体系进行宣传、介绍,推荐我们的优秀人才和特色人才。

第三个渠道是双向选择,我校联合社会上各种招聘平台,携手使学生能够参加各个行业、各个企事业单位的竞聘。

另外,考公务员就业,北京市在这方面的力度比较大,我们的专业很多比较适合考公务员,所以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公务员考试辅导工作。而且,我们把就业与毕业实习结合起来,除了固定的20几个实验教学基地以外,在学生大四毕业时,我们的老师全部发动起来,推荐学生到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很多优秀人才就留在了实习单位。我们通过这样四个渠道开展就业工作,今年的数据我们还没有统计,去年我校平均就业率是94%。

[主持人]:介绍一些报考咨询的常见问题。

[王淑芬]:首先,问得最多的问题是我校的最低录取分。其实每个省市都不同,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考到我们学校的考生基本上一志愿报考,我们是二批次投档学校,考生分数在二批线擦边或是略微高一些,被录取的可能性比较大;不过大部分省市一般要高于二本线20、30分,有的省市要高出60分,一类本科线上的学生报考我校成功率比较大。大家可以到我校网站查询一下近三年我们在各省市的录取线。

其次,被问的比较多的问题是入学以后能不能转专业。有些学生在报考过程中相对有点盲目,很多家长把一些个人意愿加给孩子,说报什么专业好。事实上,在孩子入了学以后,通过第一学期的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学生更能看出自己合适学什么专业。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第一学期结束后有10%的学生可以转专业。这几年基本上申请转专业的同学都可以获得批准。

第三个考生问得比较多的问题是专业对身体条件有没有特殊要求。我校完全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对身体条件的报考专业要求,各专业不提出额外的限制条件。但是,我们对报考高职学院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有一定身体条件方面的要求,希望大家关注一下。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推荐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