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概览:那些孕育名校的大学_高校面对面_高考报考-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中国高校概览:那些孕育名校的大学

发布时间: 2013-05-28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翻开中国近代高校发展的历史长卷,中国共产党人先后在苏区、边区和解放区兴办的大学,是这一历史长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红军大学、陕北公学、延安鲁艺、华北联大、北方大学等的创建、发展和传承,还孕育了新中国一批各种类型的高校。比如,由华北联大和北方大学合并组建的华北大学并以之为基础,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也分别由华北大学的外语系、工学院、戏剧系、美术系、音乐系等逐渐发展而来。

郭小川概览中国高校系列之四:

那些孕育名校的摇篮

近代中国高校的发展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除了国统区高等学校外,还有由中共在土地革命时期的苏区、抗日战争时期的边区以及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兴办的高等学校。

苏区创办的大学主要有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苏维埃大学和工农红军大学。边区和解放区的大学如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华北联合大学、中国女子大学、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中国医科大学、东北行政学院、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延边大学等。

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和苏维埃大学于1933年在江西瑞金创办。苏维埃大学是中央苏区的最高学府,1934年并入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1935年11月,中共中央达到陕北瓦窑堡后,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正式定名为中共中央党校。1937年中央党校迁入延安。1948年中共中央创办高级党校,名为马列学院。北平解放后,马列学院迁往北平,1955年改称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1977年定名中共中央党校。

工农红军大学于1933年创建于瑞金,是当时中央苏区最高军事学府。其前身是1931年秋建立的中国工农红军学校,1933年改为工农红军大学,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第一所高等军事院校,1934年编入干部团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6年,干部团部分师生同陕甘宁红军政治学校合并,在陕北瓦窑堡成立红军学校,并在此基础上成立西北抗日红军大学,于同年6月成立。1937年,西北抗日红军大学随中共中央机关迁至延安,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

今天一些大学的历史,就可以追溯到当年的抗大。如临沂大学的前身之一是抗大一分校;北京外国语大学、黑龙江大学的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抗大三分校俄文队。

抗大第一分校于1939年由开赴晋东南的抗大第五、六大队组建,随即又开赴山东抗日根据地。1941年,抗大一分校与中共滨海区委于共同创建滨海建国学院,后几经合并、停办、恢复,先后改名为滨海乡村师范学校、临沂师范专科学校、临沂师范学院等,2010年定名为临沂大学。

抗大第三分校于1939年由留在延安的总校部分师生组建。1941年,抗大三分校俄文队成立,后发展为延安外国语学校。抗日战争胜利后,延安外国语学校师生分批离开延安,前往东北、华北解放区。1946年1月和11月,先后到达张家口和哈尔滨的延安外国语学校部分师生,分别组建华北联合大学外语系和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

1948年,华北联合大学与建于1945年的北方大学合并,组建为华北大学。华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与北方大学外文班也合并为华北大学外语系。华北大学外语系后又同以华北联合大学英语系为基础、组建于1948年的外事学校合并,于1949年成立外国语学校,并与1954年改称北京外国语学院,199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后经历了1949年的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1953年的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1956年的哈尔滨外国语学院,1958年定名为黑龙江大学,逐渐由单科性外语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变。

了解院校的历史,不仅可以了解一所学校的文化底蕴,也可以了解一所学校的传统根基。比如,发源于抗大第三分校俄文队的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何以会赢得全国俄语根据地俄语人才培养摇篮等诸多美誉?对于这个问题,相信不难找到答案。

还有如国防大学、石家庄陆军学院、南京陆军指挥学院、西安陆军学院等军校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当年的抗大。

抗大总校部分师生于1946年奉命进驻吉林通化,组成东北军政大学,新中国建立后迁入北京,发展成为今天的国防大学。

抗大第二分校于1939年由抗大第七大队和创建于1937年的陕北公学、安吴青训班的部分师生组建。抗大二分校后成为石家庄陆军学院的前身之一。

抗大第四分校于1940年在安徽涡阳成立。1946年改编为华东军事政治大学。1949年,华东军事政治大学与三野军政干校合并成立新的华东军事政治大学。1951年,华东军事政治大学主要部分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高级步兵学校,1952年与当时已有的几所高级步兵学校组建为总高级步兵学校。1959年,以总高级步兵学校为主体,合并成立南京军事学院,后历经南京高级步兵学校、南京高级陆军学校、陆军指挥学院,1999年更名为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抗大第七分校于1941年在山西兴县成立。后历经西北军区军官学校、兰州军区步兵学校时期,1981年改名为西安陆军学校,1986年定名为西安陆军学院。

陕北公学是抗战时期中共创办的一所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干部学校。1937年7月,大批爱国青年从全国各地来到延安,一所抗大已不能满足需要,陕北公学应运而生。8月,陕北公学开始招收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侨青年入学,9月1日编班上课,11月1日正式举行开学典礼。

鲁迅艺术学院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1938年在延安成立,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

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创办于1937年,原为战时青年短期训练班,创办时在陕西三原县斗口镇,1938年迁到泾阳县的安吴堡,所以通称安吴青训班并在当时扬名国内外。

1939年7月,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等院校部分师生在延安联合成立华北联合大学,随即开赴晋察冀根据地办学,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最高学府。陕北公学的部分师生留在延安,并于11月恢复重建。

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其前身是于1939年在延安创办的自然科学研究院,1940年改为自然科学院。

1940年,留在延安的陕北公学继续招生。1941年,陕北公学与1939年成立的中国女子大学和1940年成立的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组成延安大学。

1943年,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及1941年成立的新文字干部学校、民族学院等并入延安大学。

1945年,鲁迅艺术文学院大部分和自然科学院全部教职员调出延安大学,开赴华北和东北办学。

调出延安大学的鲁艺迁校至东北后,先后迁址至齐齐哈尔、佳木斯、哈尔滨,1948年底定址沈阳,改称为东北鲁迅文艺学院。1953年,在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乐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东北音乐专科学校;以东北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为基础组建成东北美术专科学校。1958年,东北音乐专科学校更名为沈阳音乐学院;东北美术专科学校更名为鲁迅美术学院。

如今提起现在的鲁迅美术学院,人们也许会联想到当年的鲁艺。其实,除了前文提到的鲁迅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与鲁艺的渊源外,今天好些著名艺术院校的历史,都可以溯源至1938年建于延安的鲁迅艺术文学院,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等。

1946年,调出延安大学的自然科学院改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1948年,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与建于1946年的北方大学工学院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工学院,1949年迁入北京,1951年改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52年,学校成为为国家培养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航空系被抽调参与组建北京航空学院,冶金系被抽调参与组建北京钢铁学院,采矿系及专修科被抽调参与组建中南矿冶学院。1988年,北京工业学院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还进一步发展了正规化的高等教育,成立了一些新型的高等学校。

1946年,中国医科大学由延安迁至佳木斯,改称东北医科大学,从1948年初起,陆续建立4所分校。第一、第二分校合并组成为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分校组建为承德医学专科学校,1982年更名为承德医学院;第三分校合并于总校,迁往沈阳,恢复名称为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的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1931年创建于江西瑞金,是中共最早创建的院校,1932年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是唯一以学校名义走完长征并在长征中继续办学的院校,是我国最早进行西医学学院式教育的医学高校之一,1940年在延安更名为中国医科大学。

1945年12月,延安大学部分师生开赴东北、华北解放区,1946年初到达张家口,加入华北联合大学。延安大学其余部分后同西北人民艺术学校、西北财经学校合并,于1949年成立西北人民革命大学,迁往西安。1953年、1954年,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先后改组为西北政法干部学校、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1958年西北大学法律系与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合并,成立西安政法学院。西安政法学院1963年更名为西北政法学院,2006年更名为西北政法大学。1958年,延安大学恢复重建。

北方大学是晋冀鲁豫边区创办的一所规模较大、学科专业比较齐全的大学,1945年11月成立,学校下设行政学院、财经学院、教育学院、工学院、医学院、农学院、艺术学院。1948年,北方大学与华北联合大学合并,在河北正定成立华北大学。

当时的华北大学是一所实力较强,集中了许多知名学者和演员的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她孕育了新中国一批各种类型的高等院校。1949年,华北大学从正定迁到北京。为了适应文化教育事业大发展的需要,一些下属单位陆续分离学校独立办学。如前文提到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分别由该校的外语系、工学院、戏剧系、美术系、音乐系等逐渐发展而来。还有如该校的农学院,与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合并,发展为北京农业大学,1995年,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前身为1952年成立的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并入,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此外,1950年还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创办了新中国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东北解放区除前文提到的院校外,还有东北大学、东北行政学院、东北农学院、延边大学等。

东北大学前身是1945年10月从延安来的一批抗大式干部在本溪创办的东北公学。1945年底,延安大学一大批干部挺进东北,筹建东北大学。1946年2月改东北公学为东北大学。这是中共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0年,东北大学易名东北师范大学,1958年改名吉林师范大学,1980年恢复东北师范大学校名。

东北行政学院始建于1946年,是当时的一所抗大式的干部学校,1950年更名为东北人民大学,1952年经院系调整成为中共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8年更名为吉林大学。

东北农学院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是中共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1950年改名为哈尔滨农学院。1950年,沈阳农学院与哈尔滨农学院合并,恢复东北农学院原称,后经1953年、1994年调整、合并,组建为东北农业大学。

延边大学是中共最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校,始建于1949年。1958年,延边大学分立为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延边工学院。1959年,延边工学院并入延边大学。1996年,原延边大学、延边医学院、延边农学院等院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延边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为培养新中国急需的财经、政治和外交等方面的专门人才,1949年底,中央决定以有着解放区教育传统的华北大学为基础,创办一所新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总之,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根据地创建的高等学校,培养了革命斗争所急需的大批干部和各种专门人才,在探索高等学校的办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革命根据地的高等学校的创建、发展和传承,还孕育了新中国一批各种类型的高校,为新中国高等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做了重要的铺垫。

本系列文章主要参考书目、文章、网站:《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史》(新世界出版社)《20世纪50年代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历史考察》(高等教育出版社)、相关高校官网、《中国近代私立大学创建考辨》(田正平陈桃兰)《20世纪50年代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研究》(杨文博)等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