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1977-2016: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高考大事件_高考新鲜事_高考报考-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盘点1977-2016:那些年我们经历过的高考大事件

发布时间: 2016-06-10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一年一度的高考如期而至,万千学子通过这场试炼,走向诗和远方。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这场举国关注的年度盛事,伴随着不同人的时代记忆,走过了40个年头。

1977,从农门跃龙门

陈政的老家在江西省宜春市的一个小县城,为了一家人的城市梦,自1974年高中毕业后,就在省城南昌的农药厂打工,那一年,他17岁。

如果不是高考,也许我一辈子就只能在农药厂里做个临时工。对于未来,陈政似乎不敢有太多畅想。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儿成为了第一批参加高考的幸运儿。

那年冬天,全国有570万考生走进了曾被关闭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场。这次高考,不仅是一场改变万千青年命运的特殊考试,更是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新标志。

陈政说,当时的招考对象有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这样一代人能够参加高考甚至上大学真不容易。

1978年,沉甸甸的上海交通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录取通知书终于交到了陈政手中,当希望的烛火被点燃的瞬间,他潸然泪下。

大学毕业后,陈政到了当时的江州造船厂工作。从农药厂的临时小工,到企业的管理骨干,正是高考翻开了他人生崭新的一页。

1986,上大学就能端上铁饭碗

1986年,17岁的南昌青年黄勇跨入高考考场。那时的我们,能有参加高考的机会就已经弥足珍贵。黄勇回忆,在高考前两个月还要经过一场预考,优中选优,精益求精。

那年高考时间还是7月,正是天最热的时候。黄勇说:我们参加高考是自己一个人去,完全没有家长陪考这回事儿。

黄勇说,那个年代进入大学就端上了铁饭碗,国家每月给他发放伙食费,毕业还包分配。对于农村的孩子而言,想要跻身大城市,除了高考,就没有太多选择。

然而,那又是一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代,金榜题名的依然是极少数人,黄勇反倒觉得放松。能考上,鱼跃龙门,考不上也不足以抱憾终身。黄勇是幸运的,高考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江西省社科院工作的他一干就是20多个年头。

1997,高考不是我唯一的出路

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几天下雨,天气比较凉爽。二十年前的高考,对于今年37岁的唐女士来说,记忆已经有些模糊。

唐女士父母都是江西新余市的铁路职工,由于当时铁路部门大量扩充人员,作为铁路子弟的她可以享受优先招录的机会。对我来说,高考并不是唯一出路,只要我愿意,高中毕业也能顺利就业。唐女士说。

当时高考没有扩招,考上大学的机率还是很低,大学又实行并轨制,毕业也不包分配了,所以父母也没有给我太多压力。唐女士说。

可考前那个晚上,她却有些失眠,只要能够考上大学,就是一个家族的荣耀。对于高考,唐女士充满了敬意。

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下海经商成了当时的流行词,读大学找铁饭碗也不是人生的唯一选择。

在高考中与大学失之交臂的黄琳赶上了南下淘金的热潮,在深圳一家证券公司担任客户经理。平时就爱与人打交道的她做起销售更是如鱼得水。虽然没能抓住上大学的机会,但在社会这个大学校中我也学到了不少为人处事的本领。

凭着自己的踏实肯干,黄琳在深圳买了房,站稳了脚跟。如今她和家人一起又搬回了江西老家,一家人有滋有味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2006,高等教育走进大众化时代

1999年的大学扩招,堪称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大事,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教育。2006年,正是高考恢复的第30个年头。那一年,全国高考录取比例提升至57%。

现在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彭志飞正是当年的考生之一。作为参加过两次高考的考生,高考的那些日子,也让他辗转难眠。在两次高考完后,我心情不好,觉得天快崩塌了。进名校、读热门专业,不少学子已不满足于上大学那么简单,而是向金字塔的顶端不断攀登。

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这是彭志飞对高考最真切的感触,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虽然高考考得不好,但是不妨碍我追逐梦想的脚步。

如今阴霾早已散去,在彭志飞眼中,高考只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机制。或许今后能够完善学生道德评价机制、特长表现评价机制、社会实践评价机制、选修课程评价机制、多次高考分数评价机制和面试评价机制,更真实地考核出一个学生的水平。他说。

与彭志飞同年高中毕业的余欣高考失利后就选择去澳洲深造。与许多留学生一样,我在餐厅洗过盘子,在公益组织做过义工,有了和国内大学生不一样的人生经历。28岁的她如今在澳洲成了家,并在一家旅游公司工作。

如今我每天与沙滩和海浪为伴,我一直相信,不同的人生道路会遇见不同的风景。余欣说。

2016,追梦的路上大步前行

对于今年18岁的江西南昌市的学子刘亮韬来说,高考是现在进行时。

无论是国内高考,国内职业化深造亦或是出国留学,随着教育多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将高考当作是自己成才的唯一路径。

这几天我都十分放松,我认为高考就是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检验和评价,是我们踏入社会的第一步,不需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平常心就最好。对于刘亮韬而言,高考不过是一道通向社会的门。门的那头,是更多的朋友,更接地气的知识,和无限的可能。

未来,刘亮韬希望自己能考上广东的大学,去自己喜欢的城市,从事金融行业的工作,追逐梦想,走好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

纵观走过40个年头的高考,未必是全部考生成功的敲门砖,却是一场所有参加者进入社会的成人礼。无论成功与否,只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梦想便不再遥远。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