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合并, 会诞生一所世界超一流大学吗?_院校动态_高考报考-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清华北大合并, 会诞生一所世界超一流大学吗?

发布时间: 2016-08-29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两座公认Top2高校的“相爱相杀”由来已久,近年来,随着滴滴Uber、美团点评、优酷土豆等“前两名合并”的频繁发生,加之清北在各个世界大学排名中突飞猛进的表现,让人不由得大开脑洞去思考:清华和北大可能合并吗?假如合并,合并后能否诞生一所世界超一流大学呢?

清华北大合并,该叫什么呢?

2015年愚人节,《清华大学整体并入北京大学工学院》一文传遍朋友圈;紧接着,《清华大学统一委员会告燕园同胞书 》称“燕园自古就是清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清北合并,乍一听似乎只是玩笑;但细一想,却早有先例——1937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南开大学因抗战南迁,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后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直到1946年北返。此外,1952年院系调整,清华北大也曾交互重组,北大机、电、土、建四系并入清华,清华文、理、法三学院并入北大。

如此看来,清北合并也并非天方夜谭;那么问题就来了,清北合并后该叫什么名字呢?(以及,校徽该是什么样子呢?等等…)

一个流传已久的段子说:取“清华大学”的前两字与“北京大学”的后两字称“清华大学”。这从实践上当然是不可行的,但却也道出了起名的困难。一些命名方案的问题如下:

常言道:“名不正言不顺”;假如清北合并,校名一定是一个需要首先解决的重要问题。但在那之前,我们讨论清北合并的可能及其影响时,总还是要有个名字的,姑且称之为“清北”大学罢;英文名除了翻译为TsingPe University,或可为TP-LINK University。

“清北”大学的世界排名超过哈佛了吗?

8月15日,2016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以下简称为ARWU)正式发布,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首次入围世界百强,分别位列第58和71名。受此启发,我们可以运用ARWU的方法论,计算一下“清北”大学的单项及综合得分,看一看清华北大合并后能不能跻身世界超一流大学,并尝试发现一些有用或有趣的结论。

为简化问题,假设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合并为“清北”大学,并设此合并是名义上的:即,将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在一起称为“‘清北’大学”,但两校实质上依然分别独立运转。

对“清北”大学的学术水平测量和总体排名的计算采用ARWU2016年的数据及方法论,各指标的具体含义见下图:

实际算法和数据处理较为复杂,下面直接给出计算结果: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与合并后的“清北”大学在2016年ARWU上的世界排名和各单项指标的世界排名,如下图所示:

只看总分和总分的世界排名,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第58名的清华大学与第71位的北京大学名义合并得到的“清北”大学,在2016年ARWU中世界排名达到了第28位,但离世界前十位的一众顶尖高校仍有距离。

清北合并,没有惊喜

首先,通过三校各项指标排名的比较,我们可以说: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在以下各指标为衡量标准的学术水平上基本相当。即:对于上述指标,并不存在一个清华比北大强很多或者北大比清华强很多的方面。

总体而言,清华和北大目前在教育质量(Alumni)、教师质量(Award、HiCi)和师均表现(PCP)上与世界一流水平有着或多或少的差距,而在科研成果(N&S、PUB)方面则相对领先。

对于教师质量,清华与北大在高被引科学家总数方面与自身实力相适应,但在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方面则明显不足(数量与得分为0)。也就是说,与自身总体学术水平相比,清华与北大的整体教师质量没有问题,但在最顶尖学术水平方面与世界一流尚有差距。

对于科研成果,清华与北大在《自然》《科学》上发表论文的折合数量这一指标上的表现与自身水平相适应,而在被SCIE和SSCI收录的论文数量上则世界领先(合并后的“清北”大学其PUB指标排名上升到了世界第二)。也就是说,与自身总体水平相比,清华与北大在顶尖科研成果上表现并不突出,但在整体实力上很强。

而在合并前后的比较上,除师均表现和教师顶级奖项外,“清北”大学与清华北大单校相比在各方面都有提高,这种提高直接来源于学校体量的增加。与自身相比,合并后的“清北”大学与合并前的清北的表现一致,其学术水平被校友及教师所获的国际顶级奖项数量与师均表现拉低,被以PUB衡量的科研成果水平拉高,而在以HiCi衡量的教师质量和以N&S衡量的顶尖科研成果上则表现一般。

可以说,清华北大及“清北”大学相对领先的总体学术水平,主要得益于科研成果(且并非顶尖科研成果)。而如果进一步追究原因,个人认为,清北的科研成果优势一定程度上来源于较大的体量。同时,这也为整体教师质量和顶尖科研成果提供了助力,但在国际顶级奖项上帮助不大,且对师均表现有负面作用。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合并前后的各指标变化。若考虑到学校规模的相对稳定性,则可以说,清北最有提升空间的方面是以国际顶级奖项衡量的教育质量和顶尖教师质量。

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问题”

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的合并,最大的问题可能正是“没有问题”。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发现,清北在学术表现的各个方面基本相当,不存在非合并不可或者合并后能够各指标优势互补的情况(当然,在学科等方面存在互补)。此外,由于清华与北大均为公立大学,财政上受国家支持,不存在产业整合、市场竞争、资本压力等因素。亦即,合并缺少动力。

而即使清北真的合并,实际情况也会远比上面的分析复杂。上面的分析基于一个简化问题的假设:清北的合并是名义上的,两校实质上仍独立运转。

假如清北实质合并,一方面,清北的资源相互流通交融发展,对其总体实力有积极影响,有着使其学术水平超过上述名义合并的“清北”大学的趋势。而另一方面,就像企业合并会导致诸多整合上的问题,清北合并也会产生许多负面因素,有着使得合并后的新学校的水平低于上述“清北”大学的趋势。

合并可能会导致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体量翻倍导致的管理难度增大、两校合并导致的管理权分配问题、各种有形无形资源的分配、各类资产的融通整合、教育管理理念的调节、科研格局的联合、校风氛围的统一、不同学术观点的调和、竞争环境的缺失、校名等具体操作,等等。

此外,清北合并后少了互黑的乐趣,实乃憾事。

更多资讯请关注查字典高考网,我们将持续为你更新最新资讯。敬请期待!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