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方案带来巨变 高职招生迎来“黄金时代”_高考新鲜事_高考报考-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新高考方案带来巨变 高职招生迎来“黄金时代”

发布时间: 2014-09-29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这几天,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校长邬宪伟的电话就没断过。

今年9月3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下称《意见》),随后,上海浙江相继出台高考改革试点方案。

大家都在讨论这件大事儿,各方在解读高考改革对我国未来教育的深刻影响,在职业教育领域,各方也一直认为,《意见》也将给高职教育带来巨大变化。

《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并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同时继续推进分类录取的模式,力求在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在邬宪伟眼中,《意见》作为一个风向标,清晰地向社会传递了一个信号:高等职业教育不能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选拔和培养上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用这个50后高职校长的话来讲,《意见》的出台,为高职学生的多元化选拔和培养真正开启了一扇门。不过,职教界在欣喜之余,更应思考,脚下的路该往哪里走。

拓宽入学渠道,高职院校招生迎来黄金时代?

学生上高职的渠道宽了!这是浙江教育研究院院长方展画看到《意见》后最直观的一个感受。

《意见》中写到,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

这3条入学途径,在方展画看来,给了学生多次选择的机会。他打了个比方,未来,一个学生既可以在中考时直接进入中职就读,在以后选择是否升入高职;还可以在高中时选择参加高职的单独招考;此外,这个学生仍然能通过高考进入高职。

之所以制定这样的政策,和一个高中生究竟是适合高等职业教育还是普通高等教育,需要学生自己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有关。毕竟,高中生的兴趣会变,想法也会变,方展画强调,要给学生试错的机会。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树超同样认可这一关怀学生的政策调整。他希望,政策能在中学校园内得到更广泛地传播,让高中生明白:并非要把普通高考和高职招生彻底分开,逼着学生选择,相反是有了更多上高职的机会。

入学渠道越来越宽,那么这是否也意味着高职院校招生迎来了黄金时代呢?

对高职院校来说,这是机遇更是挑战。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丁金昌说,学生的的确确能多次选择是否进入高职,但高职院校能否抓住这些机会吸引学生就读,是巨大的挑战。

《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下称《方案》)于本月19日公布,《方案》明确了高职提前招生这一思路,如何和普通高考叫板,在激烈的招生竞争中突围,通过分类招考的模式招到合适的学生,还需要高职院校不断探索。

还是不能操之过急。马树超说,高职招生分类招考已在全国多地试点多年,去年通过分类招考进入高职的学生已经占到了43%,高职自主招考的改革是有基础的,但普通高考仍然是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重要渠道,这一点不能忘记。

引入多元评价,偏才怪才快到学校碗里来

扩宽招生渠道的背后,不难看出,如今的改革方向是,高职院校要更多通过分类招考,而非通过传统的普通高考来选拔学生。

这在《意见》中可以找到佐证: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将成为主渠道。

分类招考登台唱主角,怎么考?考什么?迅速成为职教界人士讨论的焦点。《意见》表明,要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

这样的评价方式更能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专业性。方展画提高声音说到。

在马树超看来,过去的评价模式大多是野蛮的一刀切,只注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但实际上,这种模式仅仅做到表面公平,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马树超说,学生的发展路径应该是多元的,所以考察方式也应当多元化。

方展画同样认为当下高等职业教育招生的评价体系,并不符合职业教育本身的规律。他担心,越来越多的学生整天学数学外语,完全不会动手,也难以成长为技能型人才。

说到底,职业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该在考试中体现这样的导向。方展画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当起了例子,现在每年搞一次大赛,拿奖的学生有免试上高职的机会,这不就说明,高职真正欢迎的学生就是这些技能型人才。

正因如此,当《意见》出台时,职教界人士普遍的反应是欣喜。

原来是让考试机构来选择人,来划考试的分数线,太过机械。现在考试机构把权力还给学生和学校,让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从学生出发,有利于学生发展和高职院校的发展。马树超对《意见》持积极的态度。

方展画则寄希望于这个利好政策,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拒绝唯分数论,把会动手的差学生从考试中解放出来。用多元评价手段让这些偏才怪才走进高职院校碗里去。

在马树超看来,《意见》还将带来更深远的红利:对于未来有志于要接受职业教育的初中生乃至小学生来讲,他们对职业生涯的重视程度会提高,这个评价方式会反过来鼓励学生重视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设计,这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也有好处。

在一片叫好声中,也有职教界人士对评价模式提出了担忧。邬宪伟表示,职业教育门类太多了,每个人读的课程学的专业都不一样,这个职业技能到底要怎么考?它的具体考察形式仍需探索。

不能让这么好的一种多元化评价手段成为下一个应试教育。邬宪伟强调,评价模式一定要做到既保证公平,又坚持科学选拔。

针对职业教育领域不同类型的学生,丁金昌认为,考察方式要做到因材施评,要报考艺术类的学生要重点考察艺术天赋而非语数外成绩,要报考工程机械的学生要看重逻辑思维,不能用一种手段去衡量所有的学生,不同的专业一定要有不同的评价模式。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