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新高一语文最有效的3大技巧_语文_成人高考-查字典高考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学好新高一语文最有效的3大技巧

发布时间: 2019-01-11   来源:查字典高考网

从心态、要点、方法等方面,解说一下如何做好初升高语文学习的衔接、过渡工作。

一、心态调整。

首先,熟知盲点。即了解初高中语文课标的要求差异及变化,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衔接过渡的着力点。

初、高中语文,考查的重点基本上聚焦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语言运用和作文这五个方面。

与初中语文相比,高中语文学习的难度明显在增加了。其具体变化情况简要归类如下:

①语法修辞进考查要求。初中对语法、修辞、文言文词法、句法等知识,侧重于了解,教学中淡化且不作为考查内容;而在高中则重在运用,对语言知识的要求较高,教学中强化且作为重要的考查内容。

②诗歌阅读增加了难度。从初中的了解到高中的学习,从初中的重在考查积累,到高中强化理解分析,体现了初高中诗歌学习的变化。

③文言文阅读要求提高。初中强调理解文言文基本内容,淡化词法、句法考察;而高中则要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课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并力争在实践中一反三,能力要求明显增强。

④新增精读的阅读要求。初中现代文阅读仅仅要熟练运用略读、浏览,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而高中则要能根据阅读的不同目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法,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并从不同角度评价、质疑。

⑤课外练笔要求数量陡增。初中要课外练笔不少于一万字;高中则要课外练笔不少于二万字。课外练笔新增一万字。

总之,文言词法与文言句法、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知识,是制约初高中语文学习衔接的瓶颈、盲点。为此,在初高中语文学习衔接时,同学们要加以重视。

其次,摆渡自我。

记得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天,徒弟们恳请大师表演移山大法。大师欣然应允,开始打坐。可是数个时辰过去,山仍岿然不动。面对疑惑不解的弟子,大师不慌不忙地说: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世上本没有什么移山大法,面对瞬息万变的客观现实形势,刻舟求剑,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此时,需要适时改变我们自己。不用扬鞭自奋踢。较为常见且实用的做法有:

⑴做好心态摆渡,提前上岗。作为刚刚从中考战场上走下来的初三同学,大都会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认为中考已经过去了,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阵啦!这种思想或现象的产生属于人之常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同学们也应该更为清醒地认识到,中考既是一个中转站,同时也是一个加油站。它承前启后,是高中学习生活的前奏或序幕。同学们可以利用中考后的暑假时间,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早实现角色转变。

⑵依据差异摆渡,有的放矢。高一语文学习既是初中语文学习的延续与跨越,又是高中语文学习的起跑线,起着初中语文学习向高中语文学习过渡、衔接的桥梁作用。所以,同学们应该主动地去了解初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摸索到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式、方法,牢牢把握住高中语文学习的主动权。不打无准备之仗。

初高中语文学习存在四个方面的明显差异:①初中侧重于识记,高中侧重于理解;②初中强调知识考查立意,高中强调能力考查立意;③难度不同。中考是水平性考试,语文试题难度低,高考是选拔性测试,语文试题难度大;④学习方法不同。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与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初中语文学习主要是接受式学习,而高中语文学习则强调自主学习。

⑶强化预习摆渡,转变学习方式。初中语文学习是以获得知识为主,属于被动学习;高中语文学习则以探究性获取为主,属于主动学习。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这对即将进入高一学习的同学来说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高中语文教学,立足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思想,教师的教学职能发生了转变,他们不再是简单地奉送真理,而是教给学生发现真理的方法、途径和规律。这是一个从授鱼向授渔转变的质的飞跃。为此,同学们应尽早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训练阅读的最主要的阶段。预习以定向预习为主,切忌遍地撒网。暑期预习更要针对薄弱环节,运用勾画圈点看注释等方法来培养自学能力。如,文言文的预习,要做到字字实,句索要旨,预习重点应放在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理解及翻译等双基知识上。

⑷瞄准盲点摆渡,完善知识储备。配备《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成语词典》、《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等语文学习等工具书。养成正确使用字典、辞典的好习惯。

毕达哥拉斯说:自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和财富。离开了自主学习的学生,既走不远,也学不好。同学们要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实现初高中语文学习摆渡自我,顺利适应高中语文学习而奠定良好的坚实的心理与技能基础。

二、要点。

本着提高听、说、读、写语文综合素养的思想,关注主干知识要点。主干知识:知识范围涉及语言运用、文言文阅读、小说散文阅读、诗歌鉴赏和作文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语言运用,着重于成语、语病、标点、对联等最为基础的语文知识;语法知识,重点关注文言词法、句法和常见常用修辞;阅读理解,重点关注文言文的意译,散文阅读侧重分析结构和梳理思路,小说阅读侧重人物形象分析;关注资讯,主要包括资讯播报和资讯阅读;诗歌鉴赏,侧重意象把握及鉴赏角度;作文方面,重点解决审题立意和素材料理等关键问题。

下面仅以成语为例子,解说如何学习掌握要点知识,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 梳理成语知识

正确使用成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万辨义为先。现实生活中因不明成语特性而误用的现象随处可见。成语也有脾气,也有生活习性,需要同学们去熟悉、理解、把握。成语的脾气秉性呈现为以下方面:

成语有谦敬。成语也有谦词和敬词之别。有些成语是谦词,只适用自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适于别人。如果辨析不清,就会导致谦敬错位。如抛砖引玉谦辞;不耻下问敬辞。

成语有感情。成语本身具有褒贬之意,讲究喜、怒、哀、乐等人之常情。其感情色彩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三方面,其中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是训练、考查的重点。

成语有性别。即成语有性别歧视,也讲男女授受不亲。有些成语只用于男性,或只用于女性,或用于夫妻之间。如果把握不准,就会造成误用。如举案齐眉,适用于夫妻之间。

成语表数量。即成语也有集体与个体之分。如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其前面不能再用数量词修饰限制,其后面,也不能再用们来表示多数。

成语有兼职。即成语具有多个义项,多种色彩,身兼数职。如灯红酒绿,①多用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用此意时为贬义词);②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热闹的景象(用此意时为中性词)。

常见的兼职成语集锦可圈可点,秀色可餐,数米而炊,灯红酒绿,平铺直叙,洁身自好,淋漓尽致,想入非非,贪多务得,乘风破浪,百花齐放,不翼而飞,美轮美奂,呆若木鸡,左右逢源,陈陈相因,分道扬镳,剑拔弩张,另眼相看,若即若离,作茧自缚,拖泥带水,粉墨登场,另起炉灶。

2. 熟知误用类型

成语误用常见类型:望文生义,误用褒贬,叠床架屋,谦敬错位,前后矛盾,不合逻辑,搭配不当,不合语境,以偏概全。

3. 总结规律方法

造成成语误用的根本原因是不熟悉成语意思及使用特性,造成词义理解、语境判定失真。可采用猜谜语、成语接龙、成语对联、分类整理等方法,丰富积累成语,在关注成语的整体意义的基础上,细心弄清成语中某些字的古义,如屡试不爽的爽(差错)等,扎实强化词义理解;经常做些成语题目,提高识别语境的能力。

4. 迁移训练巩固。可采用猜谜语、成语接龙、成语对联、分类整理等方法,丰富积累成语;经常做些成语题目,提高识别语境的能力。

三、方法措施。

俗话说: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孟子云:事必有法,然后可成。这里所说的方法,主要是指学习方法。作为一名提前上岗的高考预备役战士,不妨从以下方面做好初升高临近开学前的语文学习准备工作:

⑴制订学习计划,确保语文衔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中语文共有五本必修教材,其中高一四本,占必修的80%。不论是从知识的广度还是深度来看,高

中语文知识都明显多于初中,单纯的想把学习重心放在高二或高三的想法,是非常幼稚的,而且还会给以后的语文学习造成很大的负担。

为此,同学们可采取四定法制定个人暑期学习计划。所谓四定法,即定向、定量、定时、定法。四定之中要特别强调定量与定时,此两点是落实循序渐进复习策略,提高暑期补习效率的关键因素。

定向,即补什么。补汉语语法知识。汉语语法知识包括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两类语法知识。即补初中语文教学中被淡化的文言词法与文言句法、现代汉语语法、修辞知识等内容,使弱化了的语法知识重新被我们重视起来,并加以修补和强化。

定量,即补多少。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针对《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所欠缺的知识进行增补训练时,要立足于基础性运用的原则,尤其是因初中与高中的要求不同而对高一新生高中语文学习造成困难的语法知识等内容。从现代汉语的词、短语、句子、修辞等内容补起,明确梳理短语的结构、句子成分及结构类型、常用修辞手法等内容。

定时,即用多少时间完成。针对补习的汉语语法内容和数量多少,结合自身学习需要,科学设计补习时间安排表。因人而异,重在有效。

定法,即如何补。相传,古代有一中医为病人看病,一直不得其法。有一次无意中按到病者患处,病者随即大声呼喊啊!中医对此加以针灸,痛症果然得以缓解。于是这些特殊的痛点便被称为阿是穴。在此,我们不妨借鉴中医看病的做法,寻找同学们的知识缺陷这一阿是穴,对症下药。即头疼治头、脚疼治脚,不搞一刀切,以便使同学们的语文知识补习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⑵铺路搭桥。有人曾说:初高中语文是个同心圆,只是半径大小不同。此话道出了初高中语文的联系与差别。其实,高中语文学习并不可怕,温故而知新,即可轻松搞定。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从初中语文知识的结构层次来看,六册教材的每个单元、每篇课文前面都有简明的内容介绍和预习提示,课后的研讨与练习设计较为全面,且富有层级;课文之间穿插介绍了阅读、写作、语法知识;每个单元后面设计有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很好地体现了初中语文教学对语文基础知识及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视与培养。

同学们可以利用开学前的时间,借阅高一上学期语文教材尤其是必修一教材,翻看目录,按照文体和知识点的分布来绘制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知识树;同时,做好初高中语文教材中相关文章及作者的专题对位工作,以便更好地温故知新,学以致用。如,初中阶段学过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故乡》《孔乙己》、散文《雪》《风筝》《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议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文章,通过这样的对位复习,既熟悉了小说、散文、议论文等文体知识,了解了文章布局写法,又为高中语文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一石多鸟。

⑶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衔接过渡方法。

一要重视阅读记诵之功,增厚语文积淀。胸有万卷诗书,笔下才有锦绣辞章。天才出于勤奋,知识在于积累。没有量的积累,怎会有质的飞跃?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或学习过程中,要养成勤读、善读、精读的好习惯,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提起要,钩其玄,悟其理,品其味,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在阅读中学会借鉴与消化吸收。要尽量把自己所背诵的古代诗文及名言名句,合理地融入到自己阅读写作之中,以便更好地提高课外练笔的质量。

二要抓住老师的手,学会听课。初高中语文老师讲课风格存在明显的不同,尤其是同学们刚刚升入高一的前一、两个月,会普遍感到不适应。为此,同学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入乡问俗,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及早适应高中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

三要上好开学第一堂语文课。第一堂语文课是升入高中后师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语文老师精心准备,介绍语文学科特点、课程教学计划和自己讲课风格。老师们使尽浑身解数,把自己认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或窍门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同学们要用心倾听老师的讲解,以便让自己跟随老师的思想登堂入室,把握高中语文的学习的脉搏。

⑷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尽早融入新的集体。从初中进入高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将会面对新的环境和许多陌生的面孔,同学之间比较生疏,此时,应主动参加些语文课外活动,这样,既熟悉了新的环境,减少了陌生感,又展示了个人才华,提高了自身语文学习实践能力,进而为顺利跨过初升高这道人生门坎奠定良好的语文基础。何乐而不为呢?

每逢新生入校,一般都要举行自我介绍、我爱我家、庆祝教师节等活动,同学们要积极参加,并做好充分准备。自我介绍,是同学们进入高一后的第一次登台亮相,大家务必高度重视,用心准备。

⑸注重会话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学们在注重自我外在形象时应主动与父母、老师、同学、师兄、师姐交流,收集学习初高中语文的经验体会,提高自己说话、倾听的能力。

下面仅以文言文猜读词义为例子,解说如何掌握学习方法,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所谓猜读,即指在读书的过程中,依据已知的信息内容,去推断未知的信息内容。猜读,绝不是信马由缰,更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一种合乎情理的推理过程。正确使用猜读法,有利于促进阅读与思考的深入结合,给你的阅读插上联想、想像的翅膀,帮助我们摆脱山穷水复的窘境,迈向柳暗花明的前景,进而提高阅读的技能。猜读的八个锦囊如下:

⑴利用字形猜读词义。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每个汉字都是由一些零部件(形旁)按一定的组合规律构成的。汉字的形旁都具有明确的意义指向。如,贝与财物有关,戈与兵器有关,讠(即言)与人的说话行为有关。这就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具体凭借。如水中藻、荇交横。(《记承天寺夜游》)荇字属于合体字,艹是形旁,据此可知荇是一种草,再看前面的语境,荇应是一种水草。

⑵利用而字猜读词义。虚词而有一种用法,表并列关系,我们可以利用并列结构来猜读词义。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而表并列关系,多髯意思是长着很多胡子,是动词短语,据此可知,而前面的峨冠应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解释为戴着高高的帽子。这句话的意思是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长着浓密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⑶利用语法猜读词义。这里说的语法是就句子成分而言的。现代汉语主语、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定语一般由名词、代词或数量词充当,状语一般由副词充当。利用这些知识也可以猜读陌生实词的词义。如,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船,独往湖心亭看雪。(《湖心亭看雪》)余拏一小船是主谓结构,余是主语,小船是宾语,一是宾语的定语,拏是谓语,据此可知该词为动词,解释为划、撑(船)。

⑷利用语位猜读词义。阅读文言文时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紧邻的句子两两相对,结构相同,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捕蛇者说》)处在对应位置上(语位相同)的词语常常在意义方面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殚与竭意义相同,出与入意义相反,号呼与饥渴相关,触与犯意思相同。

⑸借助语境猜读词义。任何一个文言实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一定生长在具体的土壤中,即语境中。借助语境,瞻前顾后,也可猜读出词义。如,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核舟记》)了了常见义项为:数量少;聪明、机灵;明白、清楚。上文题名写文字数量,下文写字的颜色,从这些已知信息中,这些内容都被看得清清楚楚,可见了了应指清楚、明白。

⑹借助旧知猜读词义。有两种形式:课内前后结合和课内外迁移。如,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岳阳楼记》)鳞字便可借助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记承天寺夜游》)中鳞字来解释,都使用了借代的修辞,这里指鱼。

⑺借助成语猜读词义。有很多成语来源于文言文,并且有些字还保留着古代的意思。据此也可猜读陌生实词词义。如,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能字可以借助成语素不相能来解释,意思是友好、和睦。

⑻利用通假猜读词义。利用以上方法猜读,某词语的常见意义无法讲通时,这时就得考虑该字是否有通假现象。如,昂首视之,项为之强。(《童趣》)昂首视之写抬头观看,项(由曲项向天歌可知)指脖子,因看的时间较长而使脖子僵硬,可见强读jiāng,通僵。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大家都在看